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是如何成为权宦的,他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魏忠贤是如何成为权宦的,他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29 更新时间:2024/1/17 6:03:39

宦官制度自古有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专门服侍皇帝的“职位”。而宦官制度的正式创立,应该是在秦汉时期。但由于宦官的权力膨胀,也出现了许多宦官作乱的事件,如发生在东汉的党锢之祸和“十常侍”之乱。因此历代皇帝一方面利用宦官为自己稳固地位,一方面又大力限制宦官的权力。纵观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时代,以东汉、唐朝和明朝最为严重。在我们比较熟知的历史上真正存在的宦官形象中,最深入人心的无疑是赵高高力士魏忠贤等。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

为什么要把魏忠贤单独拿出来谈呢?因为魏忠贤毫无疑问是宦官专权的顶峰。魏忠贤把控朝政十余年,几乎满朝文武都是他的爪牙党羽。而且,他自封“九千九百岁”,以今天的眼光看,那就是无限接近“万岁”。而皇帝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见魏忠贤权势滔天。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贫困的人家,排行第二。早年的魏忠贤有着赌博的不良嗜好,不思进取。他的妻子也忍受不了,在他将要二十岁的时候离开了他。于是魏忠贤走投无路,恰逢宫里招太监,于是想要尝试一下。

但,太监可不是那么好做的。首先,皇宫每年招的太监数量是不定的。每年有多少太监去世或者退休才会新招多少。而且,应聘条件也很苛刻----必须自宫。民间有宫廷认证的机构,专门以“割人”为业。虽然这样相对安全,但收费也高。魏忠贤显然凑不出那么多银子,但还是决定自己动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魏忠贤的意志力还是比较坚定的,但随后发生的事让他昏了头。

当他“自宫”后,才知道原来今年皇宫只招十八岁以下的小太监。而他掐指一算,自己已经二十岁了。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时任秉笔太监孙暹看中了他,让他来自己的府里打杂。魏忠贤也算借此入了宫。他在孙暹的府里每天拖地打水。这样的生活,魏忠贤过了整整二十年。

这一天,魏忠贤的太监生涯迎来了转机。他被明光宗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选为了贴身太监。本来,他可以借这个机会飞黄腾达。但朱常洛因“红丸”早早去世,李选侍也在立储之争中落败,被赶出了后宫。

然而,魏忠贤却遇到了第二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女人---客氏。这个客氏是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在她的荫蔽下,魏忠贤很快得势,坐上了太监头子---掌印太监的高位。此时朝中东林党当政,大肆排挤异见人士。而这些异见人士就有许多投奔了魏忠贤门下,是为阉党。这种情况下,东林党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一向自诩正人君子,当然不屑于与阉宦为伍。于是,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朝臣之间互相倾轧,弹劾自然是首要的手段。但明熹宗沉迷“木匠活”不理朝政,而魏忠贤作为太监集团首领,在对皇帝传输的信息中有着相当大的可操作空间。于是许多东林党人被陷害入狱,并死于狱中。有前、后“六君子”死于与魏忠贤的斗争中,这也代表着东林党势力的衰落。借此魏忠贤彻底把握了朝政。而且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力,各地开始给魏忠贤兴建“生祠”,甚至要将他与孔子一起供奉。

但好景不长,明熹宗因落水落下疾病,英年早逝,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虽然明熹宗告诉朱由检魏忠贤是可以托付重任的大臣,但朱由检很清楚魏忠贤是什么货色。魏忠贤对朱由检也没有掉以轻心,曾以辞职做试探,但却得到了皇帝的极力挽留。这样魏忠贤些许放下了警惕。

但随后的一天,朱由检当众宣读了自己授意的由兵部尚书钱嘉征的上疏,其中列举了魏忠贤十大罪。随后当场将魏忠贤所有职务免除,贬往边疆。而魏忠贤在路上自杀,结束了自己既恶贯满盈又传奇的一生。

魏忠贤权势滔天,甚至朝中所有人几乎都是他的党羽,又为什么会被一个刚即位几天的皇帝给轻松扳倒呢?深究其原因,即是魏忠贤发家几乎全部是因为皇帝信任他。而在信任自己的皇帝去世后,魏忠贤无疑是失去了保护伞。而且,崇祯皇帝在入京后,是先将锦衣卫和禁军等控制,换上自己信任的人选。所以任魏忠贤在朝中有多少爪牙,都难以掀起风浪。

标签: 明朝魏忠贤

更多文章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九阿哥胤禟,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胤禟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雍正,在继位后的首要之事便是稳定朝政、打击政敌,而“八爷党”就是雍正的最大目标。“八爷党”们的地位就此急剧下滑,除了党魁八阿哥胤禩被狠狠的整治之外,胤禩最得力的拥护者九阿哥胤禟可以说是

  • 康熙又不是顺治的长子,顺治为什么还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康熙,顺治

    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皇太极驾崩后,不论是立嫡或立长,皇位都轮不到顺治这个6岁的小孩子。不料因为多尔衮和豪格互争皇位不相上下,结果两人都退一步,皇位便给了6岁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真可谓是天上掉馅饼,顺治捡到了皇位。不幸的是顺治皇帝因为出天花在他24岁时便驾崩了。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固,顺治舍

  • 雍正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康熙传位还是雍正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雍正

    康熙皇帝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雍正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从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传位给老四胤禛的话,就会发现康熙传位给老四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延续康熙本人的执政思路。先从康熙初年讲起,康熙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康熙除鳌拜,那么康熙除掉鳌拜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鳌拜飞扬跋扈的资本背后就是满清八旗制

  • 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连个后代都没有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多尔衮

    关于多尔衮的野史传说不计其数,最为著名的便是影视剧《孝庄秘史》中,多尔衮的妻子大玉儿了,许多人说多尔衮之所以有十多个妻妾,但是只有一个女儿,原因便是因为他只接受大玉儿,因此才只有一个女儿,而之后便没有子嗣了。但实际上,虽然玉儿并不是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中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其原型是真实发生在历史当中

  • 同治帝去世的时仅19岁,他到底是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同治

    同治帝去世的时候,年仅19岁,是清代去世最年轻的皇帝。那么他究竟死于何因呢?对于同治帝的死因,历史上有着很多种说法,有说他死于天花,也有说他死于皇后的纵容,更甚者说他被慈禧太后所害。上述同治帝的几种死因,都比较正统,但却不是真实,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同治帝真实的死因,让人难以启齿,以上几种流传的死因,

  • 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和珅

    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背后什么原因?看清宫剧时,乾隆的爱臣和珅是出现次数较多的,细心的小伙伴们可以发现在剧中和珅的府邸被命名为和府,人们也都称和珅为和大人,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剧中和珅有个弟弟,叫和琳。这两兄弟都是以和为姓,可实际上和珅的儿子却不姓和,而是名为丰绅殷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样和绅和大

  • 佟妃并不受宠,为何她的儿子能够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佟妃

    顺治皇帝在位十八年,在十八年期间顺治帝曾先后有四位皇后,这四位皇后其实很有意思,前两位都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其中第一位因与顺治帝情不投意不合而被废为静妃;第二位是孝惠章皇后,也因不合顺治帝心意而险些被废;第三位是孝献皇后,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董鄂妃,她的皇后之位是在死后被追封的;第四位是孝康章皇后,

  • 咸丰后宫很多,为何却唯独很宠爱慈禧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咸丰,慈禧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女人,她是咸丰皇帝后宫内的其中一个女人,咸丰皇帝总共就只有一个儿子,正好这个儿子就是慈禧为他生的。据历史记载,当慈禧进入后宫之后,咸丰皇帝基本上到后宫都是找慈禧,都知道皇上后宫佳丽三千、女人众多,为什么偏偏独宠慈禧这么久呢?难道是因为慈禧真的长得很出众很漂亮吗?通过历

  • 道光帝并不好色,为什么还要招那么多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道光

    根据相关史料统计,道光帝一生中有封号的后妃达到23位,数量远不及康熙帝、乾隆帝,甚至还不如雍正帝。但是道光帝的妃嫔的“质量”却很高,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年龄差距。道光帝继位的时候已经39岁,此后他多次下诏“选秀女”入宫,基本按照三年一选的原则,甚至60

  • 为何清朝皇帝大多不是纯正的满族人,他们的生母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皇帝

    清朝虽然是满族人建立的,但是清朝的皇帝的血统却不是纯正的满族人,因为清朝的后妃里面有着大量的蒙古人和汉人,而且自康熙帝之后,清朝历代皇帝都带有汉人血统,这一点是需要的大家注意的。首先清朝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注重吸收蒙古人作为满族的同盟,努尔哈赤与蒙古的科尔沁部联盟,他迎娶科尔沁明安的女儿。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