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派人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是不是真的

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派人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2/12 13:04:25

人在面临绝境时,往往会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崇祯皇帝也在这将要国破已亡之时,重新回顾了魏忠贤的价值,才发现,也许此时魏忠贤尚在,明朝不至于走到今天这样的境地。魏忠贤专权主政时,时任皇帝是明熹宗朱由校。这个皇帝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那个木匠皇帝,爱木匠活胜过爱国事,说实话,真让这个木匠皇帝来治理国家,明朝也许亡得更快。

也因为朱由校喜欢做木工,给魏忠贤制造了专权的机会。据记载,魏忠贤每次都在朱由校潜心于木工研究时奏报国家大事。每当这个时候,朱由校都会感到十分厌倦,对魏忠贤说,我知道了,你看着办就事。于是,逐渐地魏忠贤就掌握了朝政,导致奸佞当道,特务横行。

当然,站在正统的立场来说,魏忠贤身为太监,本不该弄政,加上魏忠贤本身贪图权势,谋害忠良,干了很多坏事,所以历史上都他的评价就是一祸乱国家的奸臣。

但抛开正统的言论,只就其个人能力来说,魏忠贤有良好的处理大事的能力,在明末党争不断的环境下,对于维护大明朝廷内部的稳定是有重要作用的。明熹宗朱由校在将死时还曾对崇祯说过: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虽然“忠贞”之说有失偏颇,但“可计大事”的评价却是很贴切的。

具体来说,魏忠贤在其专权期间作出的功劳有如下二点:

一是,魏忠贤阉党的得势,使得长于空谈的东林党人的势力大受打击,使得明朝从纷乱的党争中摆脱出来,国内政治得以稳定。

二是,魏忠贤善于用人,在边关的防御上,调拔适当,北方对于满清起到了有效的抵抗作用,所以,在魏忠贤专权时期,满清在边关上并没占到什么便宜。

当然,以上两点并不能抹杀魏忠贤扰乱朝政,“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崇祯语)的种种奸佞行为。但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一党后,由于他自身多疑等自身性格缺陷,却并不能很好的管理国家。重新用的东林一党又空谈误国,导致党争又起,朝廷内耗不断。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崇祯极为勤于政事,却始终无法阻止明朝的颓势,反而加剧了明朝的灭亡。

1644年3月,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城,面对已无力回天的大局,崇祯感到极为绝望。此时,身边的太监曹化淳感叹地说了一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让崇祯皇帝突然想到了明熹宗朱由校临死时说的话,想到自己未听从兄长的安排,仓促铲除魏忠贤一党,导致今天的亡国之境,于是就悄悄让人收敛魏忠贤的遗骸。

标签: 明朝崇祯魏忠贤

更多文章

  • 元世祖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都做了哪些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忽必烈,元世祖

    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世祖、薛禅汗,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的弟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以孝闻名,他熟悉汉文化,并任用汉人儒士整顿吏治和军政。其兄蒙哥即位为元宪宗,忽必烈受京兆封地,同年率军灭大理国,后随蒙哥伐宋。蒙哥逝后,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并出兵击败

  •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都有哪些共同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皇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此时的他雄心壮志,一心想要做一位开国明君,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许多家法。可是纵观明朝历史,像朱元璋这样有能力的君主太少了,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大部分帝王纷纷沦为“问题”人士。这些“问题皇帝”大多都有以下特点,快来与我一起看看吧

  • 胡惟庸为何会惨死,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胡惟庸,胡惟庸案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朝代,可能是由于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个传奇人物,让整个明朝的历史中也出现了很多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事件,这些事情在饱受争议的同时也为整个朝代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在发家之初曾经从事过很多底层人民的事业,这些不同于其他开国皇帝的经历

  • 张居正被万历清算时,有人替他求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神宗时期的内阁首辅,十年时间里,权倾朝野,还进行了张居正改革,对明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他对明神宗的影响也很大,导致其对他深恶痛绝。也因此,在张居正死后,明神宗还没有打算放过他,还把他的家给抄了。很多人觉得奇怪,张居正好歹也在官场混了几十年,同僚众多,虽说官场尔虞我诈很常见,但难道就没

  • 陈圆圆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明朝灭亡后她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陈圆圆

    从明代中期开始,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衰败的征兆。首先,受东南倭寇进犯的影响,东南沿海屡次实施海禁政策,不仅严重妨碍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还切断了中国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其次,土地兼并问题是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顽疾,发展到最后往往会引起农民起义。明代中后期,农民起义频发,而北方的后金则强势崛起,最终灭了明

  • 宋徽宗为什么要重用高俅 高俅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北宋,宋徽宗,高俅

    在《水浒传》里面,高俅原本是一个地方的小混混,整日在街头惹事生非,也就是个无业游民,可要是有职业吧,当时高俅确实在一家药铺给人抓药,可混混的性格让药店老板辞退了高俅,可哪知高俅赶上了好运气,经人介绍,成了苏大学士的书童,这苏大学士就是宋朝有名的大诗人苏轼,自从攀上了苏轼,高俅是好远连连,最后被苏轼推

  • 如果朱元璋没有清洗功臣,朱棣还能造反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棣

    朱元璋如果不清洗功臣,朱棣照样敢起兵造反。朱元璋死后,孙子朱允炆登基了,也就是建文帝。不过没有多久,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兵了,经过近四年的战争,打败了建文帝,取而代之了。朱元璋怎么算都没有算到这一层。他当年为了接班人的稳定,大肆屠杀功臣,可以说是杀戮殆尽了,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

  •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他解决了哪些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朱高炽

    机会从来不分先来后到,它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诚然,对于人一生的功绩,也是如此道理,可能有人需要用一辈子去实践,才会获取一定的价值,但有的人,或许一年时间不到,就会名流千古。这并非后者有多幸运,而是在他们蛰伏的日子里,用尽了一切精力,只为一朝盛放的到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明朝的灭亡跟崇祯脱得了干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崇祯

    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世人说起明朝都觉得非常可惜,明朝最后一个崇祯皇帝,即使明朝末年再怎么艰苦他也不和亲、不纳贡、不割低,从来没有使百姓的利益受到过损害。但此时的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李自成等人又掀起了农民起义,这无疑加重了明朝的伤势。而另一方面,外部的清朝也攻打着明朝的军队,还基本都胜

  • 崇祯皇帝做的最错的一件事,不听天启的告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崇祯

    明朝是由汉族所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纵观明朝16位帝王,褒贬不一,开国皇帝朱元璋,布衣之身成天下之主,让人钦佩,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下西洋,文成武功震撼世界,孝宗兢兢业业,”治隆唐宋,远迈盛唐“更是让人从心底里的赞叹,不过大江之水滔滔向东,世界潮流在变,而明朝也由盛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