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做的最错的一件事,不听天启的告诫

崇祯皇帝做的最错的一件事,不听天启的告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4/2/12 15:18:05

明朝是由汉族所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纵观明朝16位帝王,褒贬不一,开国皇帝朱元璋,布衣之身成天下之主,让人钦佩,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下西洋,文成武功震撼世界,孝宗兢兢业业,”治隆唐宋,远迈盛唐“更是让人从心底里的赞叹,不过大江之水滔滔向东,世界潮流在变,而明朝也由盛而衰。

皇帝朱由校是明朝的第15位皇帝,也是一位被称为”木匠“皇帝的人,他在位七年,一心贪玩,将朝中大事都放置于太监魏忠贤与乳母客氏手中,因而造成了一大批忠臣良将被冤杀,朝政一度昏暗,大明王朝摇摇欲坠。

1627年,天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留下的是一片烂摊子,因为没有儿子,经张皇后的建议,也是当时的情况所选择,由弟弟朱由检继承帝位,他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

天启临终前曾告诫崇祯,魏忠贤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委以重任,他的意思也很简单明了,你上位后不仅不能杀魏忠贤,而且还要重用他,崇祯当着张皇后的面,紧紧握着天启的手,我记住了,三个月后,魏忠贤被迫自杀,一众阉党被打击,随后东林党把持朝政。

1644年,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这正是崇祯继位的第17年,也是在这个年头,崇祯终于明白了哥哥天启不让杀魏忠贤的原因,而他因筹款救国未果,在煤山自杀,留下著名遗言“诸臣误我”。

我们从大多数的史实来看,明末时期,魏忠贤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他大肆贪污享受,提拨无能之人,将朝政搞得是乌烟瘴气,而崇祯,则是一个有能力,但是生不逢时的皇帝,他出生时,明朝大势已定,他本身能力出众,但终究无法力挽狂澜,背了灭国的黑锅,而东林党人,则是一群一心救国,被奸臣所害的忠臣,可实际上是这样么?

东林党人在明末时期,并非全部都是忠君爱国的人,当时明末形势非常明了,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而东林党人不是在想着如何救国,而是忙着弹劾”什么楚党,什么齐党“仗着皇帝的支持,东林党人先是将这几位全部灭掉,而他们之后合并成一党,也就是”阉党“

东林党人与魏忠贤的阉党水火不相容,今天你杀我一个,我明天灭你一对,这是常态,当时的明朝,内忧外患,这些朝廷大臣整天忙着整人,明朝岂会不亡?

在天启的默许下,魏忠贤掌握朝中大权,将东林党人打压的非常低,那个时候的东林党人简直是无处可去,而崇祯一继位,支持东林党,将阉党全部干掉,还逼迫魏忠贤自杀,我们都知道,”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东林党人掌了权,第一个便是报复,他们面对对手,就算他不是阉党,也要把他列为阉党,最终,使得朝廷所有大权被东林党人掌握。

东林党人得权,也不是不办事,确实是办,但是大多数人当时已经有了私心,他们并不为国家着相,而是满足自己,崇祯在位,国库空虚,连前线士兵的俸禄都发不出来,李自成攻到北京,在京城的官员中搜出白银7000万两,当时崇祯年间,国库一年的收成才400万两,这难道不是灭国之兆?

崇祯临死前或许也明白,实际上自己的哥哥天启并非是一个糊涂的人,他是大智若愚,重用魏忠贤,可能全国政治混乱,民不聊生,但是明朝不会如此之快灭亡,而东林党人一上位,大肆的打压异己之人,使得朝政更加混乱,贪污成风,官员只图享受,办事能力不行,终究灭国,后来,他在城破前,还让人厚葬了魏忠贤。

标签: 明朝崇祯

更多文章

  • 朱标的地位为什么那么稳固,为什么没人与他争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标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长子,与弟弟朱棣相比,他自出生那一天起,就受到了重视。朱标不仅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时还赶上朱元璋在攻打集庆。朱标出生的消息传来,正在激战的朱元璋激动地在一块石碑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足见朱标的出生在朱元璋心头的分量。明朝的第

  • 徐达与常遇春都是农民出身,为何能成为明朝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徐达,常遇春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英雄好汉数不胜数,能人异士不计其数。而明朝更算得上是不亚于汉初的群英璀璨年代,英雄豪杰辈出。多少文臣武将的芳名流传千古,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之称的刘基、有朱元璋称之为“与萧何比肩的才子”的李善长、还有创立九

  • 明宣宗朱瞻基身上有什么谜团,他为什么能快速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瞻基

    对于大明王朝的传奇故事应该是世人皆知,草根皇帝朱元璋在乱世之中不仅博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还建立了明朝,也因为这样,他的故事和事迹也是流芳百世,唯一一点遗憾的就是他最爱的儿子早夭,后来把皇位传给孙子却被别的儿子夺取,而这个人就是燕王朱棣。要说在明朝的历史上叔叔和侄子争夺皇位的故事那还真不止明成祖朱棣,因

  • 魏忠贤是如何成为权宦的,他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魏忠贤

    宦官制度自古有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专门服侍皇帝的“职位”。而宦官制度的正式创立,应该是在秦汉时期。但由于宦官的权力膨胀,也出现了许多宦官作乱的事件,如发生在东汉的党锢之祸和“十常侍”之乱。因此历代皇帝一方面利用宦官为自己稳固地位,一方面又大力限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九阿哥胤禟,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胤禟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雍正,在继位后的首要之事便是稳定朝政、打击政敌,而“八爷党”就是雍正的最大目标。“八爷党”们的地位就此急剧下滑,除了党魁八阿哥胤禩被狠狠的整治之外,胤禩最得力的拥护者九阿哥胤禟可以说是

  • 康熙又不是顺治的长子,顺治为什么还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康熙,顺治

    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皇太极驾崩后,不论是立嫡或立长,皇位都轮不到顺治这个6岁的小孩子。不料因为多尔衮和豪格互争皇位不相上下,结果两人都退一步,皇位便给了6岁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真可谓是天上掉馅饼,顺治捡到了皇位。不幸的是顺治皇帝因为出天花在他24岁时便驾崩了。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固,顺治舍

  • 雍正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康熙传位还是雍正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雍正

    康熙皇帝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雍正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从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传位给老四胤禛的话,就会发现康熙传位给老四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延续康熙本人的执政思路。先从康熙初年讲起,康熙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康熙除鳌拜,那么康熙除掉鳌拜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鳌拜飞扬跋扈的资本背后就是满清八旗制

  • 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连个后代都没有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多尔衮

    关于多尔衮的野史传说不计其数,最为著名的便是影视剧《孝庄秘史》中,多尔衮的妻子大玉儿了,许多人说多尔衮之所以有十多个妻妾,但是只有一个女儿,原因便是因为他只接受大玉儿,因此才只有一个女儿,而之后便没有子嗣了。但实际上,虽然玉儿并不是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中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其原型是真实发生在历史当中

  • 同治帝去世的时仅19岁,他到底是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同治

    同治帝去世的时候,年仅19岁,是清代去世最年轻的皇帝。那么他究竟死于何因呢?对于同治帝的死因,历史上有着很多种说法,有说他死于天花,也有说他死于皇后的纵容,更甚者说他被慈禧太后所害。上述同治帝的几种死因,都比较正统,但却不是真实,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同治帝真实的死因,让人难以启齿,以上几种流传的死因,

  • 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和珅

    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背后什么原因?看清宫剧时,乾隆的爱臣和珅是出现次数较多的,细心的小伙伴们可以发现在剧中和珅的府邸被命名为和府,人们也都称和珅为和大人,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剧中和珅有个弟弟,叫和琳。这两兄弟都是以和为姓,可实际上和珅的儿子却不姓和,而是名为丰绅殷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样和绅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