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专权现象?清朝是怎么管理太监的

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专权现象?清朝是怎么管理太监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81 更新时间:2024/1/25 9:18:01

历史上的太监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很多个王朝,最终都是经历过宦官专权,然后加速灭亡的情况的,比如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唐朝不断涌现出来的太监,还有明朝末期的魏忠贤,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个朝代的覆灭。然而为什么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清朝的太监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专权的呢?

封建时期,皇家掌握着天下大权,士农工商听着命令过日子,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不甘于自己悲惨微小的一生,想方设法的上位掌握生杀大权,书写了一段黑暗的历史,那就是太监。

这类人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他们取信于皇帝,掌握朝政大权,然后打压权贵培养自己的势力,可谓说一不二。明朝时,皇帝一代比一代懦弱。太监却一代比一代强势,也许是因为制度缺陷的原因吧,太监一度成为皇朝说一不二的人物。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清朝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整个朝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仅仅出现过一个有点名声但是势力不是很大的太监吴良辅,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在大清近三百年里没有太监专权的呢?

一、限制人数

清朝入关之前的王族中是不用太监的,在入关建立皇朝之后他们才决定沿用前朝的太监制度。不过历史上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那里,他们也不敢重用太监,以免步了前朝的后尘。前朝时,皇宫简直是太监的天下,不大的紫禁城居然有着超过两万名太监,如果这些太监结成党羽,那么他们手下就算没有别的势力,光是这宫里的小太监也够用了,细细想来,这是一股多么恐怖的力量!

有着前车之鉴,清朝在这方面十分注意,顺治帝统共用了一千来名太监,有着人数的限制,他们就算有心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而且太监的“人身自由”得到了限制,行走宫中的权利没有前朝自由,太监和大臣之间的交往也基本被限制,在最大可能上限制了太监把持朝政的可能。

这类人整天呆在皇朝身份最高的人身边,时间久了难免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所以尽早防范、防患于未然才是正道,要是像前朝一样随意任用且偏听偏信,那么大权迟早旁落。

二、刚有起势,即被打压

康熙时期,宫里的宦官数量还是很少的,只有寥寥七百人,虽然不能给皇帝摆出什么大阵势,长面子,但是人手上够用,又不会出现什么乱政的现象,所以局势还是很好的。可是等到了他儿子的时候这种现象却变了,太监的人数激增到两千人,而且地位、权利比之前大了很多。

这主要是因为康熙在位时他的儿子们竞争的实在太厉害,雍正乾隆时对外展现的一直是一种温润无求的形象,所以他很少和大臣们有来往,全靠宦官传递消息。所以在他登基之后,这些曾经的功臣就得到了提拔,好在他还知道把握分寸,没有让那些太监重掌大权。

之后,乾隆即位,他不像他爹,皇位来的名正言顺不需要依靠那些宦官,所以他一上位就立刻整治了自己身边的大患。之前一些比较嚣张或者势力比较大的宦官被他用各种由头先后处死,压下了宫里太监们蠢蠢欲动的心,又在全国上下灭了太监的威风,雷厉风行颇见成效。甚至有过记载:有一名官员在外处置了一名耀武扬威胡作非为的太监,还因此得到了皇帝的奖赏!

三、势力壮大

没有哪个朝代是能够一直鼎盛的,昌盛了一段时间之后清朝也开始走下坡路,皇帝的能力远远不及他们的先祖。于是,日日陪伴皇帝左右的太监们又露头了。像是曹进喜,他一个人侍奉了三代帝王,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超级荣耀,也是为他带来财富的法宝。毕竟他侍奉了三代皇帝,所以在皇帝身边的地位很不一样,很多大官都争着巴结他,希望自己的职位能够再提一提,皇子们也巴结他,希望父皇能够常听到自己的好话。

那名位高权重的无知妇人慈禧太后也同样亲近了宦官,让那小太监打着她的旗号耀武扬威,干了不少缺德事儿。最重要的是,整个王朝最有名的反派宦官李莲英也是由她捧出来的,不过这名太监在本朝过的风生水起,要是换到前朝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一个个昏庸统治者的“帮倒忙”下,沉寂了一个朝代的宦官大家族又开始蠢蠢欲动,仿佛他们的春天要来了。

最后,在清朝灭亡之后,太监们没了主子要伺候,宦官制度自然而然的也就算了,在溥仪搬出紫禁城之后,他们更是没了盼头,只得做鸟兽散状,各自出宫谋生路去了。

标签: 清朝太监

更多文章

  • 清朝奇怪的侍寝规则是怎么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敬事房

    清朝这个朝代是很特殊的一个朝代,因为当政的人不是汉人,而是满人,因为是满人所以很多的规矩也就和我们印象中的皇朝不一样吧,首先是满人自己的祖先就定下了很多严格的规矩,那就是当皇帝的一定要恪尽职守,所以连皇帝的房事都是有规矩不能乱来的,在历朝历代中,皇帝的房事还被管的还是第一次听说,因为皇帝也是人,所以

  • 和珅被赐死后,他的两位小妾却有情有义选择共赴黄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和珅

    虽然现在的人都特别痛恨和珅,但他这个人还是很高明的,完全不是影视剧中所表现出来那副龌蹉不堪的形象。首先他的模样长得特别好,放到现在就是花样美男了;其次就是他的文采特别高,这也是乾隆皇帝特别欣赏他的一个方面。还有一点,自然就是他会办事,经常能够办到皇帝的心坎里。由于受到了皇帝的宠信,他的职级就越升越高

  • 赵高是如何凭借一人之力将秦朝搅和的天翻地覆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赵高

    秦国完成统一后就迅速走向没落和一位关键人物离不开关系,这人就是赵高。赵高原本只是宗室远亲,但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政变成功,最后成为了秦朝实际的掌权人。秦始皇能完成统一的伟业,后代也没能保住这份功绩还是挺唏嘘的,毕竟被赵高一人就给搅得天翻地覆也是说明当时秦朝能人真的不多。最后还是子婴献计终于杀死了赵高。

  • 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有人说与卢生有关,其实不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秦始皇,卢生

    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谁知道在那个极不发达的年代,搞这么大工程意味着什么,作为刚刚一统天下的皇帝,再没有谁比秦始皇更明白,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卢生,原齐国的方士,是秦始皇在巡游天下的时候碰到的。方士在当时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他们身怀异术,对于这个世界有着

  • 秦王政、赵王迁、楚王悍的母亲都私通,赵国女人风气这么开放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赵国

    在大秦赋当中我们注意到这么三个国家秦赵楚,这三个国家可谓是当时战国时期的三剑客。三国当时实力在七国当中都是翘楚,但是这里却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三国君王的目前无一例外的都是赵国人,并且无一例外地与朝臣通奸。赵姬是秦王政的母亲,出生在邯郸。有人说赵姬是邯郸豪富的女儿,也有人说是吕不韦的舞姬,不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真的是心疼马谡这个人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马谡

    胜败乃兵家常事,马谡为何会因一场战败而被斩杀?爱民如子的诸葛亮,怎么会因为一场失败就冒然斩杀蜀国大将?这一仗的失败竟然成为了蜀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男儿有泪不轻弹,诸葛亮这一次的眼泪到底在哭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小编带大家回顾一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马谡是谁?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军师与

  • 关羽大意失荆州,到底是性格原因还是其他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关羽

    煮酒论三国前面几回都是襄樊之战的事情,这次我们说说襄樊之战的主角关羽,说起关羽的是吧,大部分可能会涌现出这样一个词语,大意失荆州,关羽因为性格问题导致最后败走麦城,兵败被杀,那我们抛开关羽的性格问题来分析下,关羽为什么会导致最后的大意失荆州了。《孙子兵法》上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

  • 刘备有卧龙凤雏相助,刘备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三国时期诞生了很多能力极强的谋士,比如一语乱天下的毒士贾诩,他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不惜用天下人的性命做交换,由此掀开了乱世的序幕。还有王佐之才荀彧,他作为颍川士族的代表,加盟曹操后为曹操带来了庞大的谋士集团和士族的支持,曹操凭借这些优势吞并一个又一个诸侯。荆州方向同样人杰地灵,除开“马

  • 为什么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再牛的编剧也编不出这样的开挂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东汉,刘秀

    公元前8年,王莽废掉了刘婴自己登上了皇位,正式代汉称帝,建立了新朝。此后王莽开始了许多不明智的超前改革,严重侵犯了世家门阀的利益,进而被世家门阀所抛弃,而整个大汉疆域也因此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公元22年十月,刘秀在起义浪潮的推动下,扛起了自己的大旗。在起义初期由于起步资本限制,刘秀部队兵少将寡、装备

  • 刘封为什么会自裁?他没死的话,蜀汉的北伐会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东汉,刘封

    东汉末年,神州大地风起云涌,诸侯群雄纷纷出世,在无数人杰的共同推动之下,时经一个甲子,九州动荡局势才稍微平缓,但随着三国各自霸主的逐渐离世,蜀汉贤相诸葛武侯为了实现先主遗愿,也为西蜀未来,六次挥师北伐,意灭曹魏,恢复汉室正统。但天意难违,六次劳民伤财的出兵,都是无功而返,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一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