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人龙诸葛亮:是合格的军事家,还是合格的政治家?

千古人龙诸葛亮:是合格的军事家,还是合格的政治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06 更新时间:2024/1/19 13:47:44

草船借箭周瑜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诸葛亮“草船借箭”,几乎是家喻户晓。当时的曹操,兵临赤壁,直逼江东阵营,使得东吴集团内部因“主战”“主降”而纷争不下,直到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返回议政时,方才使孙权有了“主战”的念头。然而,孙权“战”与“降”的意念却摇摆不定,并被当时身在东吴共谋筹划的诸葛亮察觉。周瑜为诸葛亮的才识与远见所震慑,暗起杀机。后来,诸葛亮识破周瑜用反间计杀蔡瑁张允,周瑜大惊,决意除之。

聪明如周瑜,他以对抗曹军为名,行谋害孔明之实。表面上,他谦逊有礼与诸葛亮谈论军事战略,暗地里却一再拖延材料及工匠人,如此一来诸葛亮定无法交差。更何况诸葛亮自己又将十日期限改成三日,还立军令状以示负责,乐得周瑜忙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以为证据。然而,诸葛亮对于周瑜想要借刀杀人一事早已心知肚明,在鲁肃的协助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完成了草船借箭。

布八阵图退陆逊

在《三国演义》中,吴军在夷陵之战中大获全胜,并试图追击蜀国溃军,然而遭乱石阵阻挡,陆逊年轻气盛自是不放在眼里,认为只是简单障眼法,但而后发现自己仿佛走进了一座巨大迷宫,不知身在何方,欲寻出路也始终一无所获,石阵中更是杀气腾腾,虽不见一兵一卒,却有毁天灭地之感。

原来困住陆逊的是诸葛亮名动天下的《八阵图》阵法,其为诸葛亮得意之作,经其非凡的创意巧思,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行军、作战或宿营等相关阵型,这样的布阵手法不仅相当实用,更对后世影响深远。无怪乎陆逊回营后,也仅能无助叹曰:“孔明真“卧龙”也!吾不能及!”

木牛流马运粮草

一位杰出的军事家,除了要熟稔于各种战略知识外,更是要据其所需,创造出神兵利器,方能因地制宜、克敌制胜。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描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

对于远伐曹魏的蜀军来说,粮草的搬运是个大难题,对于占地小、人口少的蜀国来说,分配大量人力于搬运粮草之上,必使得战场的可用之兵大为减少,战斗能力也会减弱。

于是诸葛亮发明了“皆不食水,可以搬运昼夜不绝”的“木牛流马”来解决蜀军粮草搬运的问题。在今日看来,或许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但被远在三国时期的军师所造出,那可就是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发明了。

依法治国、赏罚分明的统御之术

中华文化数千年来,读书人立身处世无不遵循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进而实现自己的愿望。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诸多有智慧、胆识、德行的怀才贤士,各凭本事辅佐主公拓展疆土。其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精英谋士非诸葛亮莫属了。

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

法律,乃是建立国家的基本条件,国家有完善的组织、规章,来规范其人民应有之行为,那么人民便不会像无头苍蝇般的无所适从、乱象丛生。因此,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可以看到初入蜀地的刘备,委请诸葛亮订定治国规章,展现其依法治国的坚定态度。

在诸葛亮的坚持下,蜀国的法政系统一步步趋于完善,国泰民安。可惜好景不长,诸葛亮誓死效忠的刘备病逝白帝城,此时的蜀汉内忧外患,岌岌可危,作为丞相,诸葛亮依旧奉公守法,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先帝“复兴汉室”的遗愿。

以信为本的治军态度

一位治军严谨、言出必行的将军,自然能够得到下属的信任与效忠;相反的,若是在上位者出尔反尔,毫无规准可言,那想必其领导的军队必然是一盘散沙。先前长史杨仪曾与诸葛亮提到,大军若是征战久驻于前线,必定是兵乏马困,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因此,采取“时限制”的方式轮番换兵,士兵们必然更有与敌军搏斗的意愿与体力。

然而,在紧急时刻,诸葛亮认为:“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而不肯为了一己之难,而背信忘义、失信于兵,宁愿独自领着四万军马去抵抗雍、凉的二十万大军。此举反倒激起了蜀军将士们的士气,兵士们也决意一同大杀魏兵、共抗外侮。诸葛亮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治军态度,树立了他在军中的威望与地位。

更多文章

  • 区区一个邓艾凭什么灭掉强盛的蜀汉?这四个原因注定蜀汉不得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击败邓艾能保住蜀汉吗,邓艾暗渡陈仓灭蜀汉,邓艾为何灭蜀汉

    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代表当理由,认为蜀汉的覆灭就是由于邓艾的进攻。因为这场覆灭,不仅邓艾出了力,蜀汉自家人也有不少"贡献"。01邓艾本人用兵如神,确实是蜀汉覆灭的直接原因。嘉平元年(249),曹魏的大权落入司马懿手中,邓艾的上司郭淮成为取代夏侯玄的征西将军。邓艾也由此开始与蜀军对阵。当时郭淮与邓艾面

  • 为何刘备一开始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后来不再事事征求诸葛亮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和诸葛亮为何产生隔阂,刘备对诸葛亮态度的转变,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作用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刘备更懂得如何处理政事,换句话说:翅膀硬了。刘备在请到诸葛亮之前,曾经几度拥有地盘和数量可观的军队,但经常吃败仗,这些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势力,最终都烟消云散,这对刘备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打击。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在诸葛亮的出谋划策下,数次打败敌人,这让刘备把诸葛亮当

  • 历史上的妲己到底存不存在,她真的有没有狐狸精附身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朝,妲己

    关于妲己这个女子,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是在看了《封神榜》之后才了解这个奇女子的,对于神话故中的妲己相信大家都很痛恨吧,虽然她是个美丽的女子,却是一个蛇蝎心肠祸国殃民的附体狐狸精。对于帝辛(纣王),我们还是有些了解的,他是历史上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名为子受,世称殷纣王。帝辛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那么他的妃子妲

  • 商朝灭亡真是因为纣王吗,商朝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朝,商纣王

    历史上的帝辛是,当然我是说历史上,而不是周朝瞎编的那种,实际上帝辛是明君。电视剧里那些都是瞎编的,起码帝辛有很多功劳可以说。没有什么妲己,封神榜是小说。是虚构的,这句话说的很在理。什么叫替暴君翻案啊,自古以来一个朝代灭到另一个朝代都会把那个国家说的遗臭万年,以显示自己是顺应天道,难道他们就是个好的统

  • 刘秀是如何认识阴丽华的,她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东汉,刘秀,阴丽华

    阴丽华于永平七年,也就是他儿子刘庄做了皇帝后的第七个年头,以皇太后之尊去世,享年60岁,和光武帝合葬原陵。在皇后、皇太后位累计24年。阴丽华(5年-64年3月1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刘秀元配,东汉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汉明帝刘庄的生母。根据史书记载,阴丽华是历史上大名

  • 夏朝的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禹铸九鼎的传说解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大禹

    禹铸九鼎是真的吗?夏朝的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鼎在古代最初只是一种盛煮食物的陶制或铜制的普通容器。后来由于我们的祖先用它盛放祭祀天地神灵的牲肉,因而被赋上了神圣的含意,并从日用器皿中分化出来。到了阶级社会,鼎进一步又成为标志国家统治权力的重器。本文要说的“九鼎”(即九个青铜制

  • 周朝最特殊的诸侯国:宋国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周朝,西周,宋国

    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实行分封制,将天下的土地、人口分给了王室子弟以及功臣们。虽然如此,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依然是周天子的臣属,他们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向周天子行君臣之礼,按时缴纳贡赋等等。可是,周朝时期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诸侯国,虽然爵位最高,却不承担对周天子的义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诸侯国就是宋

  • 夏朝君主太康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是如何丢了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朝,太康,太康失国

    夏朝的历史距今十分久远,在5000年的历史中,夏朝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朝代,姒太康是启的太子,太康失国这一著名事件说的就是他的事情,那么太康失国是怎么回事呢?姒太康,姒姓,名太康,姒启长子,夏朝第三任君主,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 声

  • 盘庚为什么要把商朝的都城迁到了殷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朝,盘庚

    据记载,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是传说中的著名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估计比萨达姆、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们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于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把桀给了结了,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朝随后建立,开国君主叫汤,商汤。不知道他这名字是怎么起的,因为商朝国君的名字,一般都跟

  • 夏朝存在的未解之谜,是神话还是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朝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朝,通常被认为是我国的第1个世袭制朝代。从夏朝开始,绵延5000年的灿烂文明,让每个中华儿女都引以为傲。不过夏朝究竟是神话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夏朝共经历了471年,共传了14代,最后被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