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区区一个邓艾凭什么灭掉强盛的蜀汉?这四个原因注定蜀汉不得不亡

区区一个邓艾凭什么灭掉强盛的蜀汉?这四个原因注定蜀汉不得不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62 更新时间:2024/1/21 12:18:07

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代表当理由,认为蜀汉的覆灭就是由于邓艾的进攻。因为这场覆灭,不仅邓艾出了力,蜀汉自家人也有不少"贡献"。

01邓艾本人用兵如神,确实是蜀汉覆灭的直接原因。

嘉平元年(249),曹魏的大权落入司马懿手中,邓艾的上司郭淮成为取代夏侯玄的征西将军。邓艾也由此开始与蜀军对阵。

当时郭淮与邓艾面对的,是蜀汉的大将军姜维。在姜维的带领下,蜀军虽被郭淮与邓艾配合着击退过一次,但并未就此放弃逼近陇西。而对于姜维的考量,邓艾摸得是一清二楚。他提前布置好了兵马,不仅没被邓艾杀个措手不及,反倒是避实就虚迅速拿下一城。

可以说,从一开始,姜维就注定了是邓艾这把利刃的刀下亡魂。姜维数次伐魏都对上邓艾,也无一例外地铩羽而归。景元四年(263)邓艾奉命伐蜀,姜维也接连败退。所以好像在邓艾西征的一开始,进入成都就是他确定了的结局。

02姜维用兵不当,是蜀汉覆灭的又一直接原因。

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论个人能力,姜维在三国豪杰之中并不算差。但他任用贪生怕死的马邈驻守地势险要的江油,重用独断专行的诸葛瞻把守成都的门户绵亭……纵使姜维有三头六臂,也没办法拦住这些不争气的队友拖着蜀汉走向覆灭。

且姜维不仅用人不当,战术也颇有问题。自己对阵的明明是用兵巧妙的邓艾,可姜维却固守常规的策略,意图在剑门关将邓艾拦住。结果邓艾避开姜维大军,抄小道直奔成都而去。等到姜维反应过来,诸葛瞻都已经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因此就直接对阵的蜀汉和曹魏军队而言,蜀汉的灭亡就是姜维领导决战的失败。曹魏大将邓艾比蜀汉大将姜维用兵水平高出一大截,所以邓艾的胜利就看起来较为轻松。

03蜀汉地缘政治存在先天不足。

在刘备和诸葛亮初见时,他们定下的立国总纲领就是以荆州和益州两地为支撑,两路出兵。可后来刘备得到的,要么是失去了战略要地襄阳的"不完整"的荆州,要么是干脆只有益州。所以在蜀汉想要一统天下而频繁北伐的时候,他们只能做到一路出兵,与当初的纲领相差甚远。

而三国鼎立,曹魏想要一统天下势必也要逐个对蜀汉和东吴动手。蜀汉位于长江上游,东吴位于长江下游。这个地理形势决定了北方来的曹魏要想突破长江这道天险,就只能先对上游下手,再顺势突破长江防线拿下江南。因而在曹魏蓄势待发准备囊括宇内的时候,蜀汉首当其冲。这也不能算是蜀汉一家遇到了意外,而是西南割据政权历来的倒霉。

04蜀汉国力衰微,覆灭已然成为定局

蜀汉式微这事和邓艾没多少关系,但和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诸葛亮渊源颇深。作为蜀汉核心,诸葛亮在早期是为蜀汉发展国力的好手,为蜀汉能与另外两国鼎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后期,为了完成刘备一统天下的遗愿,诸葛亮数次发动北伐。接连主动出击却也接连失利,让蜀汉迅速从国富民殷的康庄大道走上了下坡路。之后由诸葛亮亲自选出来的姜维也继承了北伐的事业,数次把蜀汉的人力物力送出去"打水漂"。

且蜀汉内部从一开始就因为外来人才与益州本土人才之争而没有过平静。蜀汉以益州为立足点,自然有诸多益州人才加入刘备阵营。

可惜刘备身边环绕的心腹又多是非益州人士,蜀汉也曾打压益州豪强。因而蜀汉内部离心力本就较强。

再加上诸葛亮事无巨细地全面管理,对益州人士持不信任态度,蜀汉的人才便常常发挥受限。久而久之不仅已有人才的质量下降,人才的总数也较曹魏大幅落后。

本来蜀汉的国力在三国中就较弱,之后又走上了下坡路。所以即便景元四年(263)曹魏没有派遣邓艾伐蜀,这样的蜀汉也会在三国斗争之中迅速走向消亡。

不过历史的走向终究是邓艾奉命出兵,姜维节节败退,曹魏大军进入成都,拿到了后主刘禅的玉玺和降表。

邓艾本人也因为这次出征的优秀表现加封太尉,得到"虽白起破疆楚,韩信克劲赵,吴汉擒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的赞誉。

堂堂蜀汉最后给一介武将做嫁衣,也是可悲。

更多文章

  • 为何刘备一开始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后来不再事事征求诸葛亮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和诸葛亮为何产生隔阂,刘备对诸葛亮态度的转变,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作用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刘备更懂得如何处理政事,换句话说:翅膀硬了。刘备在请到诸葛亮之前,曾经几度拥有地盘和数量可观的军队,但经常吃败仗,这些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势力,最终都烟消云散,这对刘备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打击。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在诸葛亮的出谋划策下,数次打败敌人,这让刘备把诸葛亮当

  • 历史上的妲己到底存不存在,她真的有没有狐狸精附身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朝,妲己

    关于妲己这个女子,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是在看了《封神榜》之后才了解这个奇女子的,对于神话故中的妲己相信大家都很痛恨吧,虽然她是个美丽的女子,却是一个蛇蝎心肠祸国殃民的附体狐狸精。对于帝辛(纣王),我们还是有些了解的,他是历史上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名为子受,世称殷纣王。帝辛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那么他的妃子妲

  • 商朝灭亡真是因为纣王吗,商朝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朝,商纣王

    历史上的帝辛是,当然我是说历史上,而不是周朝瞎编的那种,实际上帝辛是明君。电视剧里那些都是瞎编的,起码帝辛有很多功劳可以说。没有什么妲己,封神榜是小说。是虚构的,这句话说的很在理。什么叫替暴君翻案啊,自古以来一个朝代灭到另一个朝代都会把那个国家说的遗臭万年,以显示自己是顺应天道,难道他们就是个好的统

  • 刘秀是如何认识阴丽华的,她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东汉,刘秀,阴丽华

    阴丽华于永平七年,也就是他儿子刘庄做了皇帝后的第七个年头,以皇太后之尊去世,享年60岁,和光武帝合葬原陵。在皇后、皇太后位累计24年。阴丽华(5年-64年3月1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刘秀元配,东汉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汉明帝刘庄的生母。根据史书记载,阴丽华是历史上大名

  • 夏朝的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禹铸九鼎的传说解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大禹

    禹铸九鼎是真的吗?夏朝的九鼎分别代表什么含义?鼎在古代最初只是一种盛煮食物的陶制或铜制的普通容器。后来由于我们的祖先用它盛放祭祀天地神灵的牲肉,因而被赋上了神圣的含意,并从日用器皿中分化出来。到了阶级社会,鼎进一步又成为标志国家统治权力的重器。本文要说的“九鼎”(即九个青铜制

  • 周朝最特殊的诸侯国:宋国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周朝,西周,宋国

    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实行分封制,将天下的土地、人口分给了王室子弟以及功臣们。虽然如此,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依然是周天子的臣属,他们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向周天子行君臣之礼,按时缴纳贡赋等等。可是,周朝时期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诸侯国,虽然爵位最高,却不承担对周天子的义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诸侯国就是宋

  • 夏朝君主太康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是如何丢了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朝,太康,太康失国

    夏朝的历史距今十分久远,在5000年的历史中,夏朝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朝代,姒太康是启的太子,太康失国这一著名事件说的就是他的事情,那么太康失国是怎么回事呢?姒太康,姒姓,名太康,姒启长子,夏朝第三任君主,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 声

  • 盘庚为什么要把商朝的都城迁到了殷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朝,盘庚

    据记载,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是传说中的著名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估计比萨达姆、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们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于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把桀给了结了,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朝随后建立,开国君主叫汤,商汤。不知道他这名字是怎么起的,因为商朝国君的名字,一般都跟

  • 夏朝存在的未解之谜,是神话还是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朝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朝,通常被认为是我国的第1个世袭制朝代。从夏朝开始,绵延5000年的灿烂文明,让每个中华儿女都引以为傲。不过夏朝究竟是神话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夏朝共经历了471年,共传了14代,最后被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

  • 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姜子牙是如何打赢商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朝,姜子牙,牧野之战

    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姜子牙是如何打赢商朝的?牧野之战是商朝军队和周武王军队之间的决战。这场战役最后也是直接导致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场战役依旧是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两边的人数差距还是非常大的。那么引起这场战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姜子牙是怎么带领周武王军队打赢商朝的呢?一、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