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曾经劝过武则天要戒色,最后为何不了了之

狄仁杰曾经劝过武则天要戒色,最后为何不了了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50 更新时间:2024/2/13 4:42:34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国家的的最高统治者,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权至上,皇帝专制的政治制度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在古代,皇权高于一切,皇帝也富有四海,我们可以在史书中或者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古代的皇帝是多么富有,拥有着无数的奇珍异宝,皇帝除了财富以外,还有着无尽的权力,皇帝有着后宫佳丽三千人,在古代,女子的地位都十分的低下,并且很多的传统继承都有着传男不传女的规定,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在中国历史中却有一位特殊的皇帝,同时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虽是女性,但国家制度基本延续前朝,其中也包含了“后宫”。武则天以开国功臣之女的身份进入后宫,可她并未得宠,李世民在位期间,武则天便与太子李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也为她日后登上权力的巅峰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去世后不久,李治便将武则天召回后宫,二人的感情也因此公开。最重要的是,武则天为李治生下儿子李弘,由此得到皇帝的宠爱。

武则天为走上权力的巅峰,她不择手段,《资治通鉴》中记载,安定思公主(武则天的长女)出生不久,王皇后特意前来看望,武则天却在皇后离开后将公主掐死,并且嫁祸给王皇后,李治得知此事后大为恼怒,便萌生“废王立武”的想法。而这仅仅是武则天为晋升使出的一小部分手段,足以可见其心狠手辣,也反映出古代皇宫中争权夺利之激烈。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能够痛下杀手,实在是残忍。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帮助李治实现君主集权,数百年来,关陇集团便一直制约着皇权,武则天为李治解除心头之患,所以更加得到宠爱。此后,武则天经常为李治代理朝政,直到登上帝位。值得肯定的是,武则天的确善于治国,她掌权期间重视人才的作用,如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中兴名臣,史书记载颇有“贞观遗风”,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打下基础。可武则天终究没有逃脱历史规律,古代帝王在晚年期间总会做出一些糊涂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

晚年时期的武则天,竟然重用奸臣小人,宠幸男宠,并任由其祸乱朝纲。

武则天登基时已有67岁,她春秋虽高,但善于化妆,所以显得容光焕发,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她不行让人觉得自己在慢慢变老,甚至在晚年不断找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男宠,对于帝王而言,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因此祸乱朝政,便是不应该。武则天的危机,由一件事引发。

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目无王法,在朝中肆意妄为,朝廷百官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有武则天的支持。当年太子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女儿李先蕙和女婿武延基三人因不满张氏兄弟的所作所为,便私下议论一番,没想到此事被张氏兄弟的耳目得知,最终事情被捅到武则天那里,让人诧异的是,武则天竟然下令将三人全部处死,以致于朝廷百官人人自危。

其实武则天宠幸男宠的时期,狄仁杰早就劝谏过,作为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宠臣,狄仁杰是有资格直言进谏的,他深得武则天的信任并以不畏权贵著称,即便是武则天非常忌讳旁人提男宠之事,却也能容忍狄仁杰,因为她知道狄爱卿是为国家着想。狄仁杰曾两次拜相,是武则天非常倚重的大臣,可即便如此,狄仁杰在进谏时也需要注意言辞,君命无常,狄仁杰虽两次拜相,却也遭贬官,所以在提到男宠之事时,狄仁杰也仅仅是说让武则天多保重身体,唯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治理国家,可武则天依然不听劝告。

不久之后,狄仁杰再次进宫劝谏女皇戒色,若再不加以制止,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如今朝廷之中已经是混乱不堪,百官人人自危。知道来意后,武则天并未怪罪于他,反而解释事情的缘由。女皇心里其实非常清楚,自己年事已高,其实也并非好色之人,平日里也坚持听从太医的建议采阳补阴,后来反而身体越来越好,甚至有变年轻的趋势,心里很是高兴。说罢,于是让狄爱卿上前来看,武则天却张开嘴,然后说:“来,你看这是什么!”

狄仁杰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武则天是想让他看新长出来的牙,同时也想想借此告诉狄仁杰不要再管这件事,而狄仁杰身为老臣况且又知道了武则天的用意,自然就不在管了,在公元700年,狄仁杰去世的时候,这个时候张张氏兄弟依然在祸乱朝纲,从而引发了神龙政变”,而武则天也被逼退位了。

标签: 唐朝武则天狄仁杰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晚期宠爱的阴妃,最后结局为什么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李世民,阴妃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的感情故事,小编相信现在很多人都能说出几个,就像他的结发妻子千古贤后长孙皇后,还有那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但是我们要明白是,虽然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宠幸了武则天,但是她在后宫的地位并不高,连妃位都没有,只是一个小小的才人。在那个时候,皇帝后宫中最特别的一个人应该就是阴妃了。这

  • 李渊给李世民留下的巨大的祸害,武则天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李世民,武则天

    古代社会或许对于诸多的人们来说还真是有着相当大的魅力所在,那时候虽说是皇权当道,但自己在做事方面还是有一定余地的,可如今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就显然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加成为了圈养的性质,要想逃脱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就是在隋朝末年,当时由于在陕西、山西两地之间是爆发了起义,隋炀帝就派出人

  • 安史之乱不解之谜,安禄山为何这么轻易就打到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最著名的有两件事,一个是他和杨贵妃的故事,另一个就是安史之乱了。不过让后来人有些惊讶的是,当时的唐朝怎么也是盛世暮期,虽然社会矛盾各类情况比较严重,但是国力毕竟还摆在那,可是一个安史之乱的爆发,安禄山的叛军势如破竹搅得北方大地混乱不堪,更是非常轻易就打下了唐朝的首都长安和洛阳。要知道

  • 唐玄宗用了什么方法让政治战乱之后的唐朝又出现了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唐玄宗,开元盛世

    唐玄宗在继任了皇位以后粉碎了武后之女太平公主的政治集团,牢固了帝位,改年号为开元,登基以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以后,是怎样的让因为兵变大伤元气,吏治混乱的唐朝,变成了一个盛世王朝呢?虽然,唐玄宗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在他执政之初就面临着许多问题

  • 唐代宗李俶,经历安史之乱后,是如何使大唐恢复盛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唐代宗

    唐代宗李俶,后改名李豫,他便是唐明皇李隆基最宠爱的皇长孙,无能昏庸胆小怕事的皇太子李亨的长子,那个文治武功都不输于李家祖辈的唐朝中兴之帝王,天下女子都想嫁的广平王,也是后来的楚王太子。李俶是幸福的,生长在唐帝国最为鼎盛的开元盛世,从小看尽长安繁华万里,看到人民安居乐业百姓叩谢大唐的情景,因此自小李俶

  • 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因此人一席话,既救了武后命又保了李唐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世民,武则天,李淳风

    唐朝是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三教九流皆有不凡的能人出现。唐朝在古代是较开明的,万邦来贺便是最好的佐证。唐朝出了许多传奇的人物,诸如李靖、袁天罡、李淳风等。关于他们的神奇传说可谓多如牛毛,比如由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完成的著作《推背图》,预言之准堪称罕见。由于这袁天罡与李淳风预言之准,故而关于他们的故事大都充

  •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唐德宗

    我们可能知道唐德宗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因为他任用宦官、埋下祸根,整个朝廷被小人把持。即便后来的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挽救回来,他的儿子做没有到半年的皇帝就被逼下位子。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心想要改变国家的命运,但是他经历了多次的忧患之后,开始转变性格反而不能容忍朝臣。有后人评价说,他这个人猜忌刻

  • 司马炎篡位后厚待曹奂,刘裕为什么对司马家族斩草除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北朝,刘宋,刘裕,司马家族,东晋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公元265年,司马炎从司马昭手中继承了晋王的爵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

  • 武则天登基称帝后,为什么要改国号为“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时期的周朝而称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正式掌权23年。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6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神龙元年(公元705),张柬之等人逼迫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

  • 唐朝宦官发起狠来到底是什么样的,看看甘露之变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太监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时期的宦官干政最为严重,东汉的阉党为祸,唐朝的宦官干政,还有明朝的宦官乱政,这三个时期都是宦官猖狂的时期,但是要说那个时期的太监最可恶,那就数唐朝的宦官最狠毒了,因为他们随意的可以废立皇帝,并且手里还掌握着禁卫军,大明朝的太监为祸到唐朝的太监来看,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明朝太监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