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从盛世到衰弱

周朝从盛世到衰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1/19 23:46:57

周武王姬发

他的儿子姬诵继位,就是周成王。那时,周成王只有13岁,不能处理政务。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行使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直接称呼周公旦的名字,只称周公。

周公旦 周公

周公尽心尽力辅助成王、管理政事、但还是遭到他的弟弟管叔蔡叔的猜计、他们在外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篡夺王权。

这时,纣王的儿子武庚不满足于周朝封给他的殷侯地位、想重新恢复殷商的王位。武庚听说周朝内部动荡不安,就和管叔、蔡叔串通起来,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起兵叛乱。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很快传到镐京,一时谣言四起,连召公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更分不清事实真伪,所以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不太信任。

周公内心很痛苦,他首先向召公推心置腹地表明心意,告诉召公,他决没有野心,让召公顾全大局,不要听信谣言。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了召公,消除了大家对周公的误会。周公在调和了内部的矛盾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东征武庚。

这时候,东方有几个部落都与武庚串通一气,蠢蠢欲动。周公授权给太公望: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东方,周公自己全力讨伐武庚。

周公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杀了武庚。周公平定了叛乱,把管叔革了职,将蔡叔充军。管叔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去见他的兄长和侄儿,便上吊自杀了。

周公东征结束时,抓获了一大批商朝的贵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 “顽民”

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容易滋生事端;同时,又觉得镐京远离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控制起来很不方便,他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作洛邑,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这样一来,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都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不仅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而且还为周朝制订了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还给成王。周成王死后,他的儿子康王即位,这段时间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成康之治”。

在成王、康王之后,周朝逐渐加重了对平民和奴隶的统治与剥削,刑罚也变得严酷起来。周厉王是周王朝第十代国君,是个十分残暴的君主,他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加严酷了。

周国形成以后,渐渐破坏了原始部落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周朝初年,周天子又分封了70多个诸侯国,把土地山林赏赐给各级贵族国人可以进山采集果实、砍柴、打猎,在江河湖泊捕鱼。人们利用这些收人来填补生活上的不足。

到了周厉王做国君,他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荣夷公唆使他改变了原有制度,把原来公有的山林江河湖泊和贵族占有的山林土地收为国有,不准国人使用。荣夷公派兵在道路上设关立卡,盘查来往行人,不许人们上山打猎、下水捕鱼,把人们采集来的果实、山珍统统没收。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这样一来,上至贵族、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毫无例外地蒙受了经济损失。周厉王的暴虐措施,激起国人的强烈不满。

周厉王在政治上独断专行,无论事情大小都事必躬亲。为了防止人们的反抗,镇压人们的暴乱,周厉王施行残酷的刑法,导致国人怨声载道。后来,大臣召公虎进宫奏报厉王,外面的百姓对朝政不满,到处都在议论国事,并劝说厉王即早改变做法,免得出乱子。周厉王不仅不听劝说,反而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此后,还杀了一批国人,这样一来,国人都不敢大声说话,就连在街上打招呼也只能用眼光示意。这样到了第四个年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人们终于忍受不了周厉王的残暴,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史称“国人暴动”。参加暴动的人有平民,也有贵族,开始仅几十人,后来迅速发展到几万人,整个镐京成了沸腾的海洋。国人拿起武器、农具,像洪水一样向王宫冲去。王宫卫士看到愤怒的人群,吓得纷纷躲避起来。周厉王顾不得体面,慌里慌张带了一批人逃命。他一直逃到彘地才停了下来,总算保住了一条命。

国人冲进王宫烧毁了宫殿,搜遍了各个角落也没有找到周厉王,听说他的儿子静躲在召公虎家里,于是又围住召公虎家。召公虎无法控制住人们愤怒的情绪,出于无奈,只好将自己的儿子冒充静交给人们处死,这样才平息了这场规模巨大的暴动。

周厉王被赶下台后,朝廷里没有国王,国内人民拥戴大臣周公和召公主持国政,替天行使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周厉王从这一年一直到共和十四年,一直待在彘地没敢回来,最后死在那里。这次起义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在起义者的打击下,周室王权大大削弱了,诸侯对王室的离心倾向越来越大。后来周厉王的儿子静即位,就是周宣王。此后,周王室虽然表面上仍维系着从前的制度,实际上已经外强中干,周王朝正走向分崩离析,渐渐衰落。

宣王中兴

周宣王,姓姬,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周朝第十一位王,公元前828年~公元前781在位。

周厉王昏庸无道,国人举行暴动,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姬静躲在大臣召公的家里。国人知道后,包围了召公家,要他交出太子。召公极力劝说国人饶恕太子,国人不听,强行闯入召公家里进行搜捕。召公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周厉王要施仁政,周厉王不听,以至于造大臣和诸侯们经过商议,推举了德高望重的大臣召公和周公共同主持国政,历史上称为“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有了明确而且连续不断的纪年。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病死在彘。一直躲藏在召公家的太子姬静已经长大成人,召公、周公利用迷信平息了国人的愤怒,拥立姬静为周王,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即位后,吸取他父亲周厉王的教训决心效仿文王、武王、成王、康王,重用召公、周公、尹吉甫等贤臣,整顿朝政,振兴周朝。在他的励精图治和贤臣们的精心辅佐下,国家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诸侯们又纷纷来朝见周王了。

刚开始的时候,周宣王在召公和周公等大臣的辅佐下,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地治理国家。可是时间一长,他就有些懈怠了。

周宣王的王后姜后,是一个既聪明又贤惠的女人。她看到周宣王天天早睡晚起,不想去上朝,心急如焚,心想:“要是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不仅不能振兴周朝,还可能重蹈周厉王的覆辙,这可怎么办啊?”于是,她决定向周宣王进谏。

姜后脱下王后的衣服,摘下头上身上的金银饰品,然后穿上罪人的衣服把自己关进监狱,命令宫女去禀告周宣王。宫女来到周宣王的寝室,告诉周宣王姜后的情况。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周宣王一听,立即从床上跳起来,急忙穿上衣服,来到监狱,看到自罚为囚犯的王后关在监狱里,周宣王急忙问怎么回事。

姜后跪下哭着说:“臣妾的品德太差,致使大王迷恋上我,害得大王上朝经常迟到,给大臣、诸侯和百姓们留下了大王好色失德的印象。大王好色,必然会穷奢极欲、酒池肉林,导致社会动荡,国家灭亡。当年夏王迷恋妹喜,商纣王迷恋妲已、结果导致百姓怨恨、诸侯离心,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如果说现在我们国家存在潜在的动乱,那么动乱的根源就是我,是我让大王沉迷女色荒废朝政。”周宣王听了,大受感动,非常羞愧,连忙把姜后扶起来,给她穿上王后的衣服,把她接回王宫。

从此以后,周宣王每天早晨准时上朝,勤于政事,不敢有丝毫倦怠。在大臣们的辅佐下,周朝逐渐恢复了过去的强盛。

周宣王非常重视黎民百姓的疾苦。有一年大旱,田里颗粒无收,周宣王亲自登上祭坛,向上天祈祷,希望上天把灾害降临在自己身上作为惩罚来拯救黎民百姓。

周朝四周的少数民族趁着周朝衰落不断侵扰。当周朝复兴后,周宣王命召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进,淮夷纷纷降服,向周朝进贡物品;派秦庄公兄弟五人和尹吉甫征伐猃狁(即西戎),大获全胜,迫使猃狁向西北退走。周宣王还命方叔率军征伐楚国,也获得了胜利。从此周朝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在周朝的君王中,周宣王是仅次于周武王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周朝复兴,史称“宣王中兴”。

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在公元前781年死了,太子宫湿即位这就是周幽王。周幽王又是一个昏君,只知吃喝玩乐,不理政事。

周幽王不仅残暴昏庸,而且沉迷女色。他整日派人四处寻找美女。有一个叫褒璃的大臣,劝谏幽王节制享受,幽王不仅不听,反而把褒殉判了罪。

后来,褒家人将褒姒进献给周幽王。周幽王一见褒姒貌若天仙,马上就把褒璃释放了。从此,幽王整天与褒姒在后宫饮酒作乐,将朝政抛在脑后。

然而,幽王虽然宠爱褒姒,但褒姒性格内向,不喜笑颜,任凭幽王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她欢心,褒姒都笑不出来。

有一天,幽王忽然心血来潮,让人在宫外贴一个布告:有谁能逗王妃娘娘笑一次,就赏他一千两金子。奸臣虢石父得知后,马上向幽王献计,用“烽火戏诸侯”的玩笑来博取褒姒一笑。烽火是古代军情危急时的报警信号,周王朝在骊山上建有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便有一座,专门用来防备西戎的进攻。一旦西戎来犯,烽火台上的烽火会像接力棒一样点燃,一个地点一个地点传下去,附近的诸侯远远见了就会发兵来救援。

烽火戏诸侯

第二天,幽王兴致勃勃携爱妃褒姒上了骊山,他们白天在骊山吃喝玩乐,到了晚上,让士兵把烽火台的烽火点了起来。附近的诸侯-现黑烟滚滚的烽火狼烟,以为西戎兵打来了立即率兵来援。赶到时,却不见西戎兵的影子只听见山上丝竹管弦之声。这时虢石父从山上下来说,大家辛苦了,这里没有什么事,大王和王妃放烟火不过想取个乐,你们回去吧!

诸侯们从老远跑来,却被幽王耍乐一番.一个个气得肺都要炸了,掉转马头就走。褒姒在山上,借着火光看到诸侯们气愤、狼狈的样子真的笑了一下。幽王瞧见了她这一笑,不由得心花怒放,马上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幽王自宠幸褒姒以后,被她迷得不分是非。竟然废掉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后来,西戎兵来犯,幽王下令点起烽火求援,结果各路诸侯对上次的羞辱记忆犹新,加上对幽王昏庸乱政的不满,连一个救兵也没有派。

西戎兵很快攻破周都镐京,把逃到骊山脚下的幽王和伯服杀了,又把美貌的褒姒抢走了。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在申国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为王,这就是周平王。平王后来回到镐京,看到镐京已被犬戎人破坏得面目全非,只好于公元前770年,东迁至洛邑。历史上把周朝定都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之后,称为东周。

欲知中原争霸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文章

  • 隋炀帝驾崩后,貌美的萧皇后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萧皇后是什么人呢?她是出身兰陵萧氏的贵族女子,因为容貌出众,肤白体柔称为“萧美娘”,很多人就见到她就走不动道了。后来碰上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选妃,杨广接连选了好几拨都没有中意的,每次都要求“来人,给本王换一批!”直到萧皇后登场,杨广估计口水都流出来,定了!就要她!萧皇后也就跟了自己第一个男人。两人结婚

  • 武则天宠爱一和尚背后,是见色起意,还是另有筹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见怀义和尚,武则天为什么选择和尚,武则天晚年为什么被人宠

    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哪个皇帝夺得江山后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样样齐全。不过自古皇家多薄情,嫔妃不过也是皇帝用来争权夺势的工具罢了。对于皇帝而言,床榻之乐始终比不过皇权重要,世间的好女子常有,失了这个还有下一个。而权力,也在争夺中变得更加珍贵。但在三皇五帝、男权当道的年代,偏偏就出现了一个女皇帝

  • 武则天第一次宠幸和尚后,为何会忍不住颤抖?有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最宠幸的太监,武则天有没有受先皇宠幸过,武则天秘史和尚被公主打死

    自封建社会出现后,女性的权利就受到了极大的压迫,男尊女卑是历史的常态。地下的地位让她们只能依附在男性身上,当一个附属品。而男性也为了让男权社会更好地维持下去,不管是从礼还是法上对她们都进行了限制,可是即便如此也没能完全阻碍女性的发展,武则天的出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李世民时期,武则天就进宫了,武才

  • 杨玉环为什么会认比自己大16岁的安禄山为干儿子,还为他时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玉环认干儿子安禄山,杨玉环跟安禄山有男女关系吗,为啥杨玉环要认安禄山做儿子

    身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无疑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个。貂蝉没什么说的,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用了离间计,关键是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还有待商榷。王昭君和西施也都算为国家做了贡献的人。唯独杨玉环,在历史上背负的骂名最多。而她最为人所议论纷纷的,就是和干儿子安禄山之间的故事了。要知道,安禄山可以说是唐朝的最大反动

  • 3吨重的清朝沉香“龙床”现身,专家建议上交,收藏家:给我8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20亿沉香龙床图片,沉香龙床收藏家,清代沉香木底座

    很多人拼尽全力去赚取更多的钱财,就为了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古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过度地追求权力和金钱,不惜手足相残,虽说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但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贝,也就是“古董”。在二零零七年,3吨重清朝沉香“龙床”现身福建莆田,专家建议上交,收藏家称要给他8亿。 一件真正的古董,分

  • 嘉庆:一位勤勤恳恳的好皇帝最终一事无成,难怪现在没几人认识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皇帝悲惨一生,嘉庆皇帝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客观评价嘉庆皇帝

    嘉庆:勤勉一生事,声名何不彰 历史上皇帝声名的大小,丰功伟绩自是主要方面,可另一方面,这野史笔记,戏剧小说,乃至文学艺术,花边逸事也占有很大的成分,比如我们成都的孟昶,不是他那花蕊夫人,能有几人知道这后蜀末帝?再如那李煜,如没有那“千古词帝”傍身,有谁能晓得还有个南唐小国?在有清一朝的12位皇帝中,

  • 璎珞早已宠冠六宫,为何还要天天霸占乾隆?娴妃一语道破,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娴妃对魏璎珞评价,乾隆是怎么看上魏璎珞的,魏璎珞刚刚进宫为啥就那么有心计

    璎珞受宠之后,在后宫之中的地位,一直都是固若金汤的,在后宫之中没有人可以跟她争宠。就连乾隆翻了嘉嫔的牌子,璎珞也是想了办法,让乾隆主动地去延禧宫;而纯妃约了乾隆下棋,但是璎珞用了孔明灯,就立马跑到璎珞的身边去了。可以说璎珞受宠之后,便一直都想着办法,让乾隆离不开她,百般的争宠,恨不得天天的霸占乾隆。

  • 清朝开国五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五大臣后代,五大臣,清朝24位名臣

    努尔哈赤起兵时,只有“13副遗甲”,四五十人。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领导群体作用很大。说到领导群体,首先要提到是“开国五大臣”。因为1583年5月努尔哈赤率众进攻图伦城时,长子楮英才4岁,次子代善只有2个月。皇太极、多尔衮等子侄还都未出生。这一时期,努尔哈赤主要依靠的是志同道合、勇猛善战的老伙计。军功

  • ​咬文嚼字: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皇帝谁的字最好,清朝皇帝写得最多的三个字,清朝皇帝的称谓

    见过很多“晋文公是伟大的皇帝”、“秦异人:短命的皇帝”等等说法,真叫人啼笑皆非。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这根本是常识好不好?秦始皇之后,也有被误会为皇帝的,比如曹操。曹操没有称帝。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武帝”。毛主席有一首词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就是说曹操写《观沧海》的

  • 他是努尔哈赤的女婿和叔丈,他们争斗了多年,他是—争锋(3)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努尔哈赤最荒唐的女婿,努尔哈赤兄弟三人,努尔哈赤和他的亲人

    为什么叫读起来特别拗口的“奴儿干都司”?因为该行政机构驻地在奴儿干城(今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与亨滚河汇合处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故地)。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纳尔干、尼噜罕。奴尔干,满语“图画”的意思,表示这里的山川景色美丽如画。这样,在整个东北地区,以辽东、奴儿干两大都司分辖南北,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