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甄嬛传》里都是假的!清朝贵妇“做头发”可不简单,耗时又耗力

《甄嬛传》里都是假的!清朝贵妇“做头发”可不简单,耗时又耗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6 更新时间:2024/2/17 4:57:53

在课《木兰辞》中,木兰在战场上赫赫威风,杀敌勇猛,营中几乎无一人发现木兰的女性身份。直到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把头发弄好,把面妆理好后,伙伴们才纷纷惊讶地说道,“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古代,发型发饰对女性来说都至关重要。越是大户人家,礼法规矩就越为严苛,对于还有着专门的部门负责礼法的宫廷内部来说,女性在做头发上就需要更加严谨。

在制作精美的电视剧《甄嬛传》当中,经是一个镜头一转,演员们的头上就换了另一个美丽华贵的发型,上一秒丫头们还在给妃子们梳头,下一秒妃子们就一个个顶着尊贵精致的发型出现在了画面当中。实际上,在真正的清朝时代,有钱的女性们“做头发”需要耗费非常久的时间。

越来越高

“头名架子太荒唐,脑后双垂一尺长。”这是描述清朝时期盛行的一种“架子头”,在清朝早期,国家刚刚经历完战乱,经济民生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因此即使是在后宫当中,妃子们的发型也大多以实用为主要目的。

清朝是由满族人所统治的朝代。“满族为适应中原统治,从不同时令的视角对女冠造型进行了官方调整”,满族本身是游牧民族,为了方便生存,方便日常生活捕猎劳作,女子的发型有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不能阻碍到做事。将头发高高的梳在脑后,这样一来外观简洁大方,二来方便干净利落的行事。

在清朝初期,为了配合前朝政事,即使是地位尊崇如后宫嫔妃,她们的发饰也非常简单,大多是“两把头”。这种发型的特点是“用本人头发梳成,无法分量重的金银首饰。”

随着朝局逐渐趋稳定,随着经济情况的逐渐改善,后宫内的发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当金银珠宝越来越多之后,头发上需要佩戴的饰品也就越来越多,这种时候,由自己头发梳成的“两把头”就已经不够地方放置各式发饰了。

为了能够让头发在别了那么多饰品之后还保持稳定,妃子们不得不在头发当中加入发架,并且使用“簪、钗、疙瘩针等长挺首饰”来将碎发固定在发架上,从而使得头发稳固,不会晃动。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想要将各式首饰都别在发饰上的妃子们开始将头发越梳越高,但即使高度在不断增加,面积上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少数民族之前的生活习惯让她们自然而然的将头发往高处集中,既能满足美观的需求,同时也不会过于妨碍日常生活。

越来越扩

“双头牡丹大如斗,足金小帽银花镂。”明朝进士宪曾在诗中描写了“牡丹头”的模样。因为统治者由汉族换成满族,因此原来的汉族发型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发展,大多都沿袭原来明朝的发型。

“牡丹头”最开始是从苏州流行开来的。不同于满族将头发汇集到一处梳成高髻的情况,汉族是将头发的面积铺得很大,这样来方便放置不同的首饰。

牡丹花雍容富贵,从古至今,无数诗文中都出现了牡丹花的赞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想要发髻美如牡丹,这其中所花费的代价是巨大的。

因为牡丹花开放时花瓣层层叠叠,簇拥无数,所以“牡丹头”势必也得做得膨大繁复。在《三冈识略》当中,描写牡丹头时写道“蓬松光润,其重至不可举首。”

为了能够让头发足够大,发丝中需要使用假发和衬垫,过大的衬垫和过多的首饰有时甚至会使得人被发饰压得头都抬不起来。

随着清朝环境逐渐稳定,民生问题也逐渐得到改善,汉族的富庶女子也开始往头上加越来越多的饰品。当“牡丹头”的面积已经不够摆放之后,“荷花头、钵盂头”等种种又高又大的新发型随之而生。

在古代,发饰和女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很多情况下,一个女子的地位,家中经济情况都可以通过发饰来得到体现。因此,为了能够在男权社会中尽可能的吸引到更多优秀的男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爱美之心,女性将发型越做越大,将各类能够体现出自己地位和情况的饰品佩戴在头发上。

渐渐融合

“潜移默化,自然似之。”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清朝统治者要求在全国上下统一发型的命令遭到了强烈而迅猛的反抗,但随着时间慢慢后移,两个民族的发饰逐渐相互影响,在潜移默化之中慢慢融合。

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生活习俗的问题,满族女性即使来到了中原大地也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梳高髻。长时间的“墙内”生活让她们减少了大量的活动需求。没有了宽广的草原需要奔驰,没有了时刻警惕入侵、时刻准备搬家的需要,她们开始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穿着与打扮上。

最开始的高髻,在汉族发型的影响下开始慢慢变大,慢慢变成“如牌楼般高的假髻。”在将发型慢慢向两侧扩张之后,“大拉翅”这种发型应运而生。

“大拉翅”又称为“旗头”,是一种“扇面状的中空硬壳”,它的高度大概在三十厘米左右,在扇面的下方是根据头围大小来决定的圆形箍子。在这种扇面上,妃子们可以尽情地往上别各种各样的饰品。

在满族女性的发型受到汉族影响的同时,汉族女性的发型也在因为满族而慢慢改变。原本只是在面积上越来越大的发型开始逐渐往高处发展。她们以满族发型当做时尚潮流,“以“高髻”为时尚”,根据“两把头”的梳发方式,通过簪子等精美饰品将头发固定的高高的。

在清朝后期,经济状况又开始逐渐走向低迷之后,饰品渐渐减少,于是高髻又开始往低髻发展,但最开始满族梳高髻时在后方留下一缕尾髻的习惯却被保留下来,并且被进一步发展。

“清中晚期比较盛行”的发型之一是“苏州髻”。这种发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从脑后的低处开始,逐渐往后方、往上方撅起的长尾髻。

小结:

“一切皆有可能。”在清朝统治者严肃的宣布要将全国上下的发型统一时,没有想到会遭到那么声势浩大的反抗,而反抗者们在宁可断头也不愿意更改发型时,同样也不会想到最后会慢慢习惯新的发型。

清朝皇宫贵族女性的发型,随着清朝经济的发展在一步步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头发上佩戴的各种名贵珠宝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快速的完成发型制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清朝的富婆“做头发”,一来是为了自己打扮,让自己心情美丽,二来也是为了打发时间。宫廷贵族女性的生活没有太多其他的乐趣,研究发型,思考发饰搭配也算是打发漫长时间的一种消遣。之前因为《甄嬛传》而以为发型可以快速改变其实是被电视剧的呈现方式所骗了。

更多文章

  • 在辽宁的这个村庄,村民全是清朝皇室后代,至今却拒绝与外界通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宁满族村落图片,东北满清皇族的村,清朝辽宁农村

    在溥仪宣布清朝灭亡以后,曾经存在了200多年的大清帝国,就这么从法理上消失了。但我们都知道,一个大帝国的崩溃,必然会掀起无数的风波,甚至还会一波三折。所以,小皇帝宣布退位了,但是张勋又复辟了,随后小皇帝长大了又建立伪满洲国了。总而言之,清王朝虽死,但是百足之重死而不僵,后来继续折腾了好多次。虽然在民

  • 她堪称晚清第一美人,百年前旧照都难掩美貌,却被慈禧耽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晚清最漂亮的女子,慈禧晚清真实照片,晚清第一美人照

    笔者觉得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比如婉容以及珍妃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貌,即使在那种黑白色的照片里面都有着掩饰不住的美感。除了那些比较有名的美人之外,经常还有一个不算多出名的美人,她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是因为慈禧太后比较喜爱,所以被后人所关注着。在那些老照片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她在慈禧的身边站着

  • 雍正的众多兄弟之中,为何只有十三爷胤祥,独得雍正信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十三爷胤祥与雍正,雍正为什么对十三弟胤祥好,雍正的十三弟胤祥死时多大

    允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早年的允祥是很受康熙器重的,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康熙必将胤祥带往。不足20岁却受到皇上的器重,连八爷允禩的老师都认为他前途无量。然而,在康熙第一次废掉皇太子时,却受到牵连被圈禁起来,凭着康熙对他的器重,原本可以封王进爵的政治新秀就这样提前结束了自己在康熙朝的所有表演,直到

  • 雍正为何要杀年羹尧,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大,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可以不杀年羹尧吗,雍正必须得杀年羹尧么,雍正如何杀年羹尧

    说起年羹尧这个人来,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很多史书上都有非常多的关于他的事情的记载。但是说起这个人的死来,那么这件事情的争议可谓是非常的大的了。比如说当时他和雍正皇帝的关系也是非常之微妙的了。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年羹尧算是比较有才华和能力的一个人了,所以当时他也非常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 雍正继位后残杀兄弟,亲弟弟都不放过,为何对13阿哥却大肆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清宫戏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与四皇子争夺王位最激烈的是老八,其次是与老八关系最好的九弟。于是雍正登上王位,首先软禁了这两个人。不久之后,他们两人都死得很奇怪。大哥,二哥被发配去守皇陵并限制起活动,所以剩下的兄弟很难对他构成威胁。即使是同一个母亲的十四弟,雍正也不客气,但在任何事情上都有例外,比如十三

  • 一猛将,大败英法美三国围剿,重伤美军,斩法国将领,破敌营百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秀成是广西人,家庭贫穷,只念了两年书就被迫回家种田了。后来,在其他亲人的帮助下,有了去私塾打工的机会,于是他就一边干活,一边自学。可惜,这一点微薄的收入也养不起一家人,一到了冬天,只能在饥寒交迫中度过。1844年,21岁的李秀成加入到洪秀全的队伍中,到1851年,太平军正式起义。太平军一路杀来,势

  • 蜀汉两员武将归降曹魏:一人最终被杀,另一人却被刘备谅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军投降蜀汉的三个名将,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关系,马超归降刘备是哪一集

    一一方面,就孟达来说,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东汉末年,孟达是扶风郡郿人,本为刘璋属下。对于孟达来说,其为人和吕布一样,都是反复无常。作为刘璋的手下,在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孟达不仅没有竭力抵抗,反而和法正等人一起归降了刘

  • 她曾救过刘邦的性命,后被封为了贵妃,因为这件事吕雉记住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与吕雉的真实历史,历史上记载的刘邦和吕雉,吕雉对刘邦有哪些帮助

    楚汉争霸的初期,刘邦趁着项羽出征之际,他举兵一举占领了军事重镇---彭城,在萧何的计谋下,打算一举歼灭项羽的楚军,项羽得知之后,急忙率领大军返回彭城进行救援。他与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对峙,双方经过激烈的战斗,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竟然被项羽打得四处逃窜,刘邦果断选择了逃亡,他在逃跑的过程中遇上了戚夫人,戚

  • 东汉时期的耿恭,是如何以区区几十人,守住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为什么能彻底摆平匈奴,东汉如何解除匈奴危机,东汉救耿恭的真实故事

    匈奴围城事情是这样的,公元75年,汉朝重设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第二年,北匈奴大举进攻车师,车师投降后,和匈奴组成联军围攻耿恭所驻守的金蒲城。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匈奴两万人将金蒲城围的水泄不通。耿恭的计划耿恭明白,这数百人是守不住城池的。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新继位的汉章帝,能派出

  • 卧龙和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最终刘备还是败了,问题出在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卧龙凤雏对刘备态度,谁告诉刘备卧龙凤雏的事情,刘备卧龙凤雏为什么能失天下

    如果说在谋士辈出的三国时代,哪一位有匡扶天地的才能,想必一定有诸葛亮和庞统的名字。确实,三国之中,诸葛亮与庞统可以说是一对“黄金搭档”,两人协助刘备夺取了荆益之地,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任何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熟知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刘备三顾茅庐求得卧龙,赤壁之战后又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