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的25个儿子,在司马家族夺权时,是没一个站出来反抗吗?

曹操的25个儿子,在司马家族夺权时,是没一个站出来反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99 更新时间:2024/1/21 1:50:55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之争进行了数年之后,最终曹操家族也是成功笑到了最后。但是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因为一个名叫司马懿的人想要试图扭转这一局面,并且他后来也取得了成功。但是人们都很好奇,曹操的25个儿子,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在司家族夺权时进行反抗吗。

曹操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他打了许多的胜仗,让时代和历史都记住了他。他也同样非常多疑,由此使得一些有才之人丧失了生命。同样传奇的,还有曹操儿子的数量,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曹操这一为常年心系自己的宏图伟业的人,根本无心无力去生育儿女,最多也就一两个而已,但是谁也猜不到,曹操这一辈子居然一共有25个儿子。

曹操虽然生了许多个儿子,但是由于曹丕和曹叡父子一直削弱着他们的权力,所以他们的手中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实权。而且,曹丕还一直对曹操的儿子们进行打压,曹操的儿子们没有兵权也没有官职,曹操儿子的身份也相当于是一纸空谈。曹叡有四个得力的大臣,虽然这其中的两个大臣都姓曹,但他们却并不是曹操的儿子,所以曹操的儿子最后也只是姓曹而已,与权力没有任何关系。

并且,那些皇家宗室也一直在试图打压曹操的儿子们,曹操的儿子们可以说是里外受气。他们不但落得一个无法掌控权力的地步,还被各路人马轮番嘲笑和嫌弃,可谓是可怜至极。曹操是何等的风光,但是他一定想不到自己的儿子们下场会是如此的凄惨。

如果把曹操儿子的数量和司马家族篡权这件事结合在一起看,人们就更加想不通,为什么曹操这么多儿子,却没有一个人能有能力阻止司马家族的篡权,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司马家族的司马师本来是曹芳准备废除掉的,但是没想到司马师占了先机赶在曹芳出手之前就把曹芳灭掉了,而且还把曹髦立为了皇帝。

高平陵事变之后,曹爽被司马懿打败,司马懿由此进行了魏国方面的篡权,本来司空王凌打算和令狐愚一起杀他个措手不及,立曹彪为王。但还没等到两人出手,司马懿就已经用计策把他们俩逼上了绝路,两人纷纷自杀。

再说到曹髦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反抗精神的,只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是强上阵,在司马家族的眼里看来也是三脚猫的功夫。曹髦为人也并不是十分细心,他对周围的形势并没有进行一个详细的判断,就非常仓促的决定去刺杀司马昭。他也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却不曾想到,司马昭身边层层侍卫,刺杀之事是何等的困难。

但是曹髦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一点,他只想拼命地冲上去,他也确实是冲上去了,但不过是死路一条。最为悲惨的是曹髦甚至还没有亲手伤到司马昭,就已经死在司马昭部下的刀下。这时候司马家族已经掌控了曹家的后代,可以说他们想拥立谁为帝就可以立谁为帝,他们想要杀掉谁就可以杀掉谁,纵使这些曹姓后人想要反击,也是在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之中就能平息的小摩擦。

在曹髦去世之后,司马昭又开始着眼于寻找下一个皇帝,这时候的皇帝其实和傀儡没什么两样。司马昭选择了曹奂,并且最后司马炎还夺去了皇位。时间越往后走,曹家后人的尊严越是丢失得一干二尽,不知道他们回想起自己父亲的丰功伟业时,会不会感到羞愧。当人们再回看这一段历史时,唏嘘不已,原来王朝的兴起与覆灭,往往都是在一瞬之间,有时候就是因为一些关键人物的出现,局面得以发生巨变。

那些历史里有过丰功伟绩的人们散发着闪耀的光芒,成为无数人的楷模和榜样,但是他们却不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同样能够和自己一样辉煌,毕竟时代在变化,人心难测,若是兄弟之间相互争斗反目成仇,外部势力又进行入侵篡权,那么自己江山便会就此落到他人的手中。

参考资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南征北战,真正忌惮的名将只有3位,其他人都不足挂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最怕的三大名将,曹操一生最忌惮的五大名将,曹操一生的败战有几个

    在这些地方诸侯中,有一个自视甚高的人物曹操,他于189年散尽家财,在陈留这个地方招募壮丁组成军队,完成了从大汉官员到割据诸侯的身份转变。在最初的时候,曹操的势力相当微小,但是随着他击破于毒、白绕等三流势力,刘备、陶谦等二流势力,张绣、袁术、袁绍、乌恒等一流势力,曹操也成功地成为了超一流势力的最高掌

  • 晋静公诅咒韩、赵、魏三国之后一百多年, 秦始皇居然帮他实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赵魏,秦始皇灭赵后亲自跑到邯郸,秦始皇和曹魏的关系

    这是春秋时期的强国——晋国最后一任国君晋静公的政治遗言,或者可以说是对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的政治咒语。 在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如何处置晋国国君成了三家头疼的问题,毕竟是自己家族几百年的国君,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最后魏侯和赵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韩侯,韩侯没有办法,只好将晋国国君安置在一个

  • 诸葛亮临死之前,刘婵问了他一个问题,这才明白原来他一直在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临死写给刘禅的一段话,诸葛亮临死前刘禅说的话,诸葛亮在临死前给刘禅写的一封信

    刘备打下的江山葬送在了刘禅的手中,后人提及刘禅更是一句“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真的是一位庸军么,一国之主真的是那么傻么?其实不然。刘禅本人是深得刘备喜欢的,自幼便教刘禅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稻》等书,文韬掌握了,刘备又监督刘禅学武,在射山学习射箭技巧。如此看来在那个时代能学习到这些知识

  • 襄樊之战刘备痛失关羽,那么曹魏东吴损失了哪些大将?不愧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襄樊曹魏,关羽死后刘备出兵吴国被谁挫败,关羽死后刘备为何打东吴

    襄樊之战是结束关羽战斗生命一战,也是刘备痛失得力干将的一战。经此一战,蜀汉和东吴的同盟关系破裂,此后,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们的关系都没能回到从前,最终还导致了夷陵之战。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东吴在战争中杀害了给刘备带来巨大利益的关羽。这次战争刘备的损失是最大的,但是曹魏东吴也损失了很多得力的干将!

  • 为何关羽的雕像,大多都是双眼紧闭?老木匠:谁敢让他睁开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的雕像为什么是闭眼的,关羽雕像真人图片,关羽雕像视频素材高清

    众人当然不信他这话,就让他把龙眼画上试试。张僧繇没办法,便挥毫几笔,给其中的两条龙画上了眼睛,结果一时之间雷鸣电闪,劈在了墙壁上,那两条被点了睛的龙就飞走了,而没点睛的龙还留在原地。而这就是成语“画龙点睛”的出处。如果大家关注关羽的雕像的话,会发现关羽的雕像也大多是闭着眼从来不专门雕刻眼睛的,难道这

  • 曹丕是曹操长子,曹洪是曹操从弟,为何两人关系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与曹洪,曹洪和曹操是什么亲戚,曹操命令曹洪替谁退守潼关

    即便如此,陈寿在评价曹丕时写道: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若加之旷大之度……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陈寿很委婉,曹丕这人,文学才华很了不得,只是如果再能大度一些,就更好了。换句话说:曹丕度量不够大。何况,这还是委婉的说法呢。曹丕和自己父亲曹操那一代人,总体相处得还算过得去,但有一个例外:曹洪。然而曹

  • 谁是三国中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人?刘备、孙权都排不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最厉害的人刘备,孙权怎么统一南方的,三国演义孙权与刘备谁厉害

    而我们最熟悉的当然是,最终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啦!他们都是三分天下的霸主,但是如果说一统天下的话,孙权和刘备这两个人是无法做到的,为什么这么说,我先来谈谈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孙权,他继承了孙策留下来的基业,作为一个外来身份的人却能在江东立足,能够获得江东本土氏族的支持,这由此可以

  • 为何刘备没有听赵云的劝,非要攻打东吴?后来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征讨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为什么刘备不派诸葛亮去打东吴,正史里赵云有去东吴保护刘备吗

    事实上,在刘备决定东征之前,赵云曾经规劝过刘备,赵云认为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能攻灭曹魏,那么孙权自然也会屈服,而如今曹操虽然去世了,但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成为了魏国的君王,而且曹丕无道,篡夺了汉室江山,此时正是顺应民心,发动战事的好时机。而这段话虽然说得很在理,但刘备并没有听赵云的话,他让赵

  • 《三国演义》中谁的身高最高?吕布身高超姚明,但也排不上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演义中吕布多高,吕布的个人资料身高,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吕布身高

    在国中对吕布的身高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而赤兔马身高八尺,吕奉先和关羽骑乘的时候都感觉十分舒适。所以可以推断出他们两个人身材相仿。同时我们参考辕门射戟中,吕布下宴调停袁术以及和刘备之间的矛盾,袁术手下大将纪灵在宴席中看到刘备后立马转身离开,结果吕布像提一个小孩将他提起来然后扔到座位上,要说纪灵这个人,很

  • 同样是匡扶汉室,刘秀比刘备有三大优势,难怪最后刘秀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秀为什么不重振汉室,刘秀统一陇蜀,刘秀统一天下的形势图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而刘备则是东汉末年的蜀汉皇帝,从血统上来看,这两人都是刘氏后人,而且相同点还有不少,但奇怪的是,刘秀成功地建立起了东汉王朝,而刘备却在只能做到三国鼎立的地步,甚至在其死后,天下还被司马炎统一了。刘秀和刘备,其两人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所处的时期也都是群雄割据的时候,父亲都是在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