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头颅被敌人制成酒杯,把玩百年,朱元璋找到后的举动令人敬佩

皇帝头颅被敌人制成酒杯,把玩百年,朱元璋找到后的举动令人敬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71 更新时间:2024/1/17 11:55:56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历史上盗掘陵墓、挖坟鞭尸的事情不在少数,甚至连生前最尊贵的帝,有时都逃不过盗墓贼的毒手。比如宋理宗赵昀,他的坟墓被盗掘后,连遗骨都被制成了酒杯,堪称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盗陵事件。

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在政绩上有得也有失,最初在权臣史弥远的压制下做了十年的傀儡皇帝,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后来史弥远去世,他亲政后是有过一番作为的,但晚年又开始了昏聩的生活,甚至以荒淫闻名于世,使得南宋国力急剧衰退。

公元1264年,赵昀重病去世,享年60岁,葬于会稽府永穆陵。为了让尸身不腐,赵昀的腹中灌满了水银,还在棺中放置了无数珍贵随葬品,然而赵昀永远也不会想到,作为帝王的自己在死后竟会遭受盗墓贼的侮辱。

这个盗掘陵墓的凶徒名叫杨琏真迦,是一个西夏人,1278年元兵攻破南京后,杨琏真迦就盯上了南宋皇陵。他掌管着江南佛教事务,任江南释教总督统,做事却心狠手辣。

宋理宗的永穆陵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据说他将墓室中所有珍宝搬空后,见到赵昀尸身未腐,就将他的头颅割了下来,镶上金子做成了饮酒器,取名为“骷髅碗”。这一行为堪称恐怖,但杨琏真迦却得心应手,因为西域僧人就是有这样的传统习俗,认为将人的头骨做成器皿可以招福祛灾,更何况这还是真龙天子的头骨。

江南百姓对杨琏真迦的行为极其愤慨,又对赵昀死后遭辱、以及其余帝王尸骨被破坏极为痛心,便自发收敛了宋六陵的诸帝尸骨好生安葬,并种上冬青树为标志。当时《南宋杂事诗》对此记载道:“故宫思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哭灵。”

百年之后,朱元璋灭元建明,在元朝翰林学士危素的口中听闻了宋理宗头骨被做成酒器的事情,“叹息久之”,对他说:“宋南渡诸君无大失德,与元又非世仇,元既乘其弱取之,何乃复肆酷如是耶!”于是派人寻回了赵昀的头颅。

公元1369年,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宋理宗的头骨被以帝王之礼葬在应天府。随后朱元璋还下令重新修复宋六陵,并派遣守陵人员,于是在第二年,赵昀终于得以归葬回永穆陵中。

在被做成酒器百余年后,这位曾经的帝王才得以获得真正的安息,而朱元璋此举也收获了百姓的一致赞誉。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为修复了“龙气”,增强了汉族人民的归属感和民族士气,也增加了汉族重掌天下的正统性。

更多文章

  • 父亲因贪污被判死罪,儿子拿500年前免死金牌求情,朱元璋: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惩治贪腐大案,朱元璋如何处理凤阳贪腐案,朱元璋反贪反腐

    而在朱元璋卑微的那一些年头里,他耳闻目睹元朝官员的贪污等等不法之事,也深知百姓深受其害,所以在称帝以后对于官员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于有一句著名的“你敢贪,我就剥了你的皮”流传,并且还加以实施,将那一些贪污严重的人将皮给剥下来用草木塞着,放衙门旁边以警醒下任官员,凡是贪污数目达到六十两的人就可以判处

  • 明朝一囚徒倚仗自己有个好祖宗,在公堂上用枷锁打死湖广巡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湖广提督刘君辅,湖广巡抚,明朝大臣在朝堂打死大臣

    咱们先来说一说赵可怀审的这个案子吧,这个案子在当时被人们称为“劫杠案”。在以前,朱元璋刚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的时候,因为害怕自己手底下的武将会夺走自己的皇位,于是慢慢的对这些武将生出了一些猜忌。于是,朱元璋就展开了一场屠杀,在这场屠杀中,有不少的功臣都被杀害了,其中就有蓝玉、冯胜,还有傅友德等。在这些人

  • 清军屠川的史料很少,但依然有办法证明清军破坏性远大于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最真实的清军,清军真实实力排名,屠川为什么是清军所为

    其实,这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话题,因为清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实行过多次文字狱,所以很多对清朝不利的文字记载早已经消失殆尽,很难从史料之中找到极具说服力的记载,大多都是一些诸如“杀贼无计”、“斩获无数”之类的歌功颂德之词。那么,我们只能从侧面对清军屠川进行分析。 清军 首先,清军入关之后破坏性极强,清军在征

  • 李自成进京后, 大将李岩建议他做这四件事可统一天下, 李自成只说了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自成李岩的老婆,李自成的三种狠毒手段,李自成的大将李岩是谁

    闯王进京 李自成是农民、驿卒出身,他的手下也多是底层穷苦百姓出身,所以对北京城内的这些达官贵人们有着天然的痛恨,所以这些人就成了他们打击的对象。大顺军打着“追赃助饷”的名义对北京城内的高官、富商进行拷打,并收刮他们的财富充作军饷,当然也有不少部分进入了大顺朝高官自己的腰包。 追赃助饷最积极的大将刘

  • 明朝第一好皇帝,一生只痴情一人,发明的东西,人人至今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整个明朝历史中前后一共出现过16位帝王,虽然有过奇葩也有过明君,但是真正可以被称之为最贤明的帝王,既不是朱元璋也不是他的儿子朱棣,而是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改革吏制,治下一片清明。但是到了朱佑樘统治的中期,他却犯了很多皇帝都会犯的一个毛病,那就是追求道教中的长生不老。很多皇帝追求长

  • 清军攻入南京, 明朝皇帝逃跑, 官二代和东林党跪倒一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是谁放清军入关的,清军攻打明朝时死了多少人,明朝抵抗清军最长时间

    但是,这种百姓自发的行为却没有得到达官贵人的认可,负责南京防卫的主要官员、南京守备勋臣(功臣后代)赵之龙决定投降清军,并派人到清军营中去商量投降事宜。虽然,南明的这些官员们展示出了投降的诚意,但是清军的首领豫亲王多铎却表示谨慎怀疑,他先派了小股清军到南京城下观察,确认了情况后才率大部队到南京城下受降

  • 江苏出土明朝不腐女尸,手戴绿宝石,专家为她褪衣后:绝色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人类生存在广袤的天地之中,永恒的时空流逝往往令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就连孔夫子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都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历史的车轮轰隆向前,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生前如何光鲜亮丽,都难免化为一座坟茔。为了缅怀逝去的先人,古代的贵族阶级通常会修建陵墓作为先人长眠之

  • 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下场:一记扫堂腿绊倒皇帝朱瞻基,死法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瞻基杀了汉王朱高煦的后代吗,朱瞻基平定朱高煦叛乱,汉王朱高煦看出朱瞻基寿命

    永乐九年,明成祖朱棣的皇太孙朱瞻基举行皇太孙册封典礼,苦心培养了13年的朱瞻基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明皇帝继承人,而父亲朱高炽无疑是最高兴的,这一册封无疑巩固了自己的皇太子地位,而虎视眈眈的朱高煦将不再成为自己的对手,即使自己突然去世,朱高煦也不可能继承大统。 朱高煦,朱棣的第二个儿子,史书上记载,其性

  • 比岳飞还猛的抗金名将,以300人战十万大军,死后体内取出3斤箭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抗金名将,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历史上真正的抗金名将

    岳飞于1130年收复建康,随后开始北伐,多次取得胜利并且收复众多失地,从此名震天下。岳飞曾经总结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胜利的原因“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也就是岳家军之所以能够具备超强战斗力,主要是因为将士们极其拼命,正是将士们极其用心,才能够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而在岳家军那一些“效力”的将士中,

  • 此日军大将名字好奇葩,完全就是充话费送的,中国惟朱元璋可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百年前的日本人却并非如此,他们无论是姓氏还是名字,听上去都相当的随意。在很长时间里,普通的日本人都是没有姓氏的,待到1868年发起的“明治维新”以后,天皇为了便于户籍人口整理,于是就要求每个人要有自己的姓氏,于是住在井旁边的人就叫“井上”,住在松树下面的人叫“松下”,住在竹林下面的人叫“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