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历史上盗掘陵墓、挖坟鞭尸的事情不在少数,甚至连生前最尊贵的帝王,有时都逃不过盗墓贼的毒手。比如宋理宗赵昀,他的坟墓被盗掘后,连遗骨都被制成了酒杯,堪称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盗陵事件。
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在政绩上有得也有失,最初在权臣史弥远的压制下做了十年的傀儡皇帝,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后来史弥远去世,他亲政后是有过一番作为的,但晚年又开始了昏聩的生活,甚至以荒淫闻名于世,使得南宋国力急剧衰退。
公元1264年,赵昀重病去世,享年60岁,葬于会稽府永穆陵。为了让尸身不腐,赵昀的腹中灌满了水银,还在棺中放置了无数珍贵随葬品,然而赵昀永远也不会想到,作为帝王的自己在死后竟会遭受盗墓贼的侮辱。
这个盗掘陵墓的凶徒名叫杨琏真迦,是一个西夏人,1278年元兵攻破南京后,杨琏真迦就盯上了南宋皇陵。他掌管着江南佛教事务,任江南释教总督统,做事却心狠手辣。
宋理宗的永穆陵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据说他将墓室中所有珍宝搬空后,见到赵昀尸身未腐,就将他的头颅割了下来,镶上金子做成了饮酒器,取名为“骷髅碗”。这一行为堪称恐怖,但杨琏真迦却得心应手,因为西域僧人就是有这样的传统习俗,认为将人的头骨做成器皿可以招福祛灾,更何况这还是真龙天子的头骨。
江南百姓对杨琏真迦的行为极其愤慨,又对赵昀死后遭辱、以及其余帝王尸骨被破坏极为痛心,便自发收敛了宋六陵的诸帝尸骨好生安葬,并种上冬青树为标志。当时《南宋杂事诗》对此记载道:“故宫思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哭灵。”
百年之后,朱元璋灭元建明,在元朝翰林学士危素的口中听闻了宋理宗头骨被做成酒器的事情,“叹息久之”,对他说:“宋南渡诸君无大失德,与元又非世仇,元既乘其弱取之,何乃复肆酷如是耶!”于是派人寻回了赵昀的头颅。
公元1369年,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宋理宗的头骨被以帝王之礼葬在应天府。随后朱元璋还下令重新修复宋六陵,并派遣守陵人员,于是在第二年,赵昀终于得以归葬回永穆陵中。
在被做成酒器百余年后,这位曾经的帝王才得以获得真正的安息,而朱元璋此举也收获了百姓的一致赞誉。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为修复了“龙气”,增强了汉族人民的归属感和民族士气,也增加了汉族重掌天下的正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