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一辆公交车上曾有一个大妈多次用歧视性的语言谩骂他人,在她的“骂人语录”中有一句说的是“我是正黄旗人,有通天纹,你有吗?”这狂妄的语气让人认为她是个身份尊贵的人。那么有通天纹的正黄旗很牛吗?看清朝史书得出可笑答案:通天纹开不得。
关于正黄旗和通天纹是什么,这需要提到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中的一种近似奴隶制的制度——八旗牛录阿哈包衣制度。作为普通人初听这个制度会一头雾水,尤其是在对于历史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可以对这个制度做一个初步的解释。
清朝的根本制度是八旗制度,这是努尔哈赤通过将自己的族人统一按照军事组织的形式编制起来,并且在贵族的控制下参与生产和战争活动,来使得社会经济进步的制度。这八旗一共包括正黄、白、红、蓝四旗和后来又加上的镶黄、白、红、蓝四旗。在这八旗之中,正黄旗受皇帝统领,其部下的士兵数量也是最多的。
八旗牛录阿哈包衣制度中的“牛录阿哈包衣”是满语,“牛录”是备御的意思,是八旗最基层的组织,每三百人为一牛录,并且这三百人中设置一名首领即牛录额真,负责社会生产和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安排。“阿哈”其实就是奴隶,无论是汉人还是女真人通过战争虏获得敌方俘虏,都会被分给不同旗主成为阿哈,即奴隶。然而,常常因为一些天灾人祸,许多的满洲的自由民因为欠的钱还不了,便会让自己的家里人去做奴隶抵债,这种家奴便是“包衣”。
而至于通天纹,其实就是大妈额头上因为年龄增长出现的皱纹,只不过是在双眉之间的一道纹而已。而在清朝时满族人因为不参与劳作,皮肤上的皱纹少,因此只有额头上会有几道竖着的纹路。为了表现出自己身份的尊贵,有的旗人便将自己的额头上的这种纹路自称通天纹,看来这位大妈深受封建糟粕的影响。
随着女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八旗之中,除了少数的贵族之外,整个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是包衣或者阿哈。这些人成为贵族的奴仆之后,生活得极为凄惨,以至于后来努尔哈赤不得不下令让作为主人的贵族们和奴仆能够友好相处,不要过度剥削,让旗人因为贫困活不下去。
清朝前中期,作为旗主私有财产的旗人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如果旗主出了事情,他们也会被牵连。范文程的旗主贝子硕讬投靠错了人,拥立多尔衮为王,结果被多尔衮没收全部的财产。在这些家产中就包含着作为“包衣阿哈”的汉奸范文程,他被多尔衮分给了镶白旗的旗主,也是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结果因为多铎看上了他美丽的妻子,便连妻子也被抢夺。
就范文程本人来讲,他是有世袭的爵位的,他能够命令普通的旗人替他做事,但对于八旗的旗主而言,他就是个奴隶,也就意味着他和其他物质财产没有分别。那位大妈说自己是“正黄旗”,然而在正黄旗中并不全都是满人,还有其他民族的人。这些人在改为汉姓后,据考证其中并没有姓“闻”的。由此可见,这个大妈要么是在撒谎,要么是因为她的姓并非是正黄旗中的大姓,因此在史书上查不到。
无论是在现代社会还是清朝,正黄旗都不是可以作为身份贵贱的证明,毕竟除了真正站在权利巅峰的皇族,剩下的其他人都只不过是跑腿办事的奴隶而已。至于现代,大家对一个人的祖上是否是正黄旗或者是否有过皇室血统并不关心,大家真正关心的是一个人的成就,他的本领和才学,这才是真正能让人闪光的东西。
无论是五十六个民族中的哪一个民族,在我国,都是作为人民的一部分,大家人人平等, 不分高低贵贱,这正是我国作为现代化民主国家的特征之一,若是一直抱着自己所谓的正黄旗”身份不放,也没有意义。
参考资料:
《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