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出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仍下令杀了他

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出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仍下令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1/1 5:06:39

南宋灭亡之后许多人仍旧在各地坚持抗争,给北元的统治造成许多麻烦,而天祥就是其中较为活跃的一位。忽必烈多次对其招降,但文天祥全然不顾,继续自己的反抗行动。不过从相关的历史资料中就能看出,文天祥被劝降后其实有妥协的意思,且只提出一个条件,但忽必烈听完后为何仍旧杀了他呢?

时值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军驻扎于丽江浦,他的职位也成为信国公,在国内地位极高。然而文天祥并未感到一丝喜悦,因为部队里面爆发了瘟疫,彼时医疗水平远不如现代,根本无法抑制瘟疫的传播,士兵一旦患病便很可能死亡,这也让文天祥十分头疼。此外他一直想要进入朝廷,改善南宋朝廷的腐败问题,可惜这一提议被新登基的皇帝所拒绝,这一切都让他较为苦恼。

实际上他早已参加军队,想要将一腔热血报效给国家,可彼时官僚气息十分严重,他根本难以进入这个圈子。而后文天祥便独自在东南地区作战,同时拉拢自己的势力,期间虽然赢得一些胜利,但每次都无法守住。更让人寒心的是他的战友往往对自己的失败无动于衷,没有一点支援的想法。之后他便前往了江西地区,在这里立下大功,然而最后依旧兵败,不过这也让文天祥的声望达到顶峰,朝廷为此还将其封为太保。

当然这一切都已经过去,张弘范带领蒙古军队消灭了南宋,期间自然也攻击了文天祥,虽然他带兵竭力抵抗,但根本无法与蒙古人抗衡,最终甚至自杀都未能成功,成为敌人的俘虏。张弘范对文天祥一直十分客气,主要原因就在于忽必烈对其很感兴趣,甚至隐隐有一些佩服,认为他很有骨气,想要将其劝降,以此来给其他南宋将领做榜样。

就这样张弘范开始劝降工作,但无论他怎么做文天祥都无动于衷,期间甚至绝食八天,希望以死效忠,不过最后还是被救了过来。张弘范也没有办法,只得将其送到忽必烈面前,面对这样的忠义之士连忽必烈都不忍杀害,他对文天祥的态度很友善,找了许多人进行劝降,并许下大量好处。

但文天祥始终有着传统文人的气节,无论怎样都只求一死,最后忽必烈也没有办法,只能用文天祥的亲人朋友来威胁,逼迫他归降自己。听到这里之后文天祥也变得有些犹豫,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终究选择妥协,不过他表示自己身为宋朝臣子,国家覆灭后理应死去,只有这样才能尽到臣子的责任。但还有其他人面临危险,那么自己可以以道士的身份回归家乡,同时还能成为元朝的顾问,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出谋划策。

忽必烈听完后十分高兴,他心里本就很欣赏文天祥,这无疑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刚好周围也有许多宋朝投降的官员,他们心里也很同情文天祥,不想他就这样死去,于是纷纷鼓动忽必烈,让他接受这个要求。可惜现场还有另一部分投降派,他们本身就是软骨头,根本没有抗争精神。

其中以留梦炎为代表,他一直和文天祥水火不容,自然不愿意放过他,于是一直在旁边煽风点火,表示文天祥只是在寻找机会,放过他必然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由于现场足足有十多位这样的投降官员,他们都在极力劝说忽必烈,最终大元皇帝只能拒绝这个要求。不过他并没有当场杀死文天祥,而是一直将其囚禁起来,足足关押了三年时间,最后才选择处死,从中也能看出他对文天祥的敬佩。

文天祥的一生充满传奇,他更是有着民族独特的气节,面对任何情况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忠诚,暂时的妥协也是为了日后东山再起。虽然最终还是难逃一死,但是他的精神一直流传至今,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参考资料:

《过零丁洋》

更多文章

  • 12岁郑和入宫,成为一名太监,为何现在多地都有他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和是太监怎么有后代,郑和是太监出身吗,郑和是太监还是宦官

    郑和下西洋,这大家并不陌生,在历史上可以说是赫赫有名,这不光是中国航海史的一次壮举,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绝后的重大事件。而且也让郑和这个人扬名中外,受到世界各地的人敬仰。但是这郑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能够有着如此重要的成就,乃至后来还有后人对郑和下西洋都有研究呢?正文郑和,明朝的太监,航海家

  • 明朝古墓惊现“啤酒瓶盖”,却并非盗墓贼留下,难道有人穿越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啤酒瓶盖古墓,盗墓穿越成五岁小奶娃的小说,明朝古墓出土照片

    考古的时候总能够发现一些比较稀奇的东西,很多新闻上面曾经都报道过,在进行考古的时候发现的一些东西让现在的人都十分惊讶。在2019年,上海的嘉定区举办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文物展示,展出还没有举办几天,就有一个文物让很多人都来围观,甚至是火遍了全球,很多人好奇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文物呢?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吗

  •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宋朝青铜器,损毁较重,但有一点极为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出土青铜器图片,宋朝青铜器造型特点,宋朝青铜器值钱嘛

    很多商朝国宝,并未出土在商朝的中心、黄河中游一带,而是远在长江中段以南如今宁乡地界。比如,四羊方尊,就是黄材农民姜家三兄弟,1938年在山坡上种红薯时发现的。很快,文物贩子就找上了门,他们将之卖了四百块大洋。但经过层层盘剥,到手时,只有两百多块了。不过,对于农民而言,已是极大一笔收入。(四羊方尊 图

  • 寸土寸金的纽约,为什么会建立林则徐纪念广场?原来和一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林则徐,大家都会想到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在腐朽没落的晚清时期,林则徐作为为数不多的清廉官员,为保护领土完整而顽强坚持着。而林则徐也因虎门销烟一事,成为我国史上的民族英雄。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人物便与我国的这位民族英雄有关,他曾经在美国成立了林则徐基金会,并建立了林则徐纪念广场,他就是黄克锵。

  • 天选之子?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惊得丢掉酒杯,乾隆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对康熙说的一段话,乾隆皇帝对康熙的评价,康熙和乾隆第一次会面

    在《吕氏春秋·自知》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这则故事便是成语“掩耳盗铃”的由来,同时可能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自欺欺人的一个出处。01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之中,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在一些事情上面做得不

  • 清朝的“试婚格格”:虽有格格之名,实际生活却比家妓更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格格的试婚阶段,清代的试婚格格是什么,清朝的试婚格格是干嘛的

    封建王朝制度下权力高度集中,皇室可以决定大部分人的命运,正因如此皇宫里的一些宫女太监平日里更需要小心谨慎,否则很容易就面临生命危险。而宫女中存在一个名叫“试婚格格”的特殊群体,虽说她们名义上也是格格,但是身份地位与真正的皇室成员却有着天差地别,实际的生活甚至比一些家妓更加悲惨。和大多数人选择配偶一样

  • 年羹尧征战归来,皇帝领百官跪地相迎他却不下马,雍正: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年羹尧为啥宁死不向雍正低头,年羹尧为何死都不向雍正低头认错,年羹尧宁死不背叛雍正

    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他的妃嫔塞满了整个三宫六院,个个美貌无双。为了博取皇帝的宠爱,各宫嫔妃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毒害皇嗣。在《甄嬛传》中,除了主角甄嬛以外,年世兰也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历史上,年世兰这个角色是真实存在的。她之所以能在后宫中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是靠自己的心机,二是有哥哥年羹尧将

  • 1958年乾隆儿子永琪墓在密云水库发现,进到墓室,传言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无数的传言因为其主人的去世而无法证实,也正因此有许多的历史人物的错误形象被后人所熟知,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人物而导致的,但是,只要是传言就一定会有它所依靠的依据,而这些依据便于这个传言所相关的人不可分割,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证实某条传言,只要不断的加深对其相关人物的认识,总有

  • 清朝护照上都写了些什么?其中有一句话,网友:比如今还要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国家,就避免不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人们在出入不同的国家时便需要不同的护照。我国历史上,对护照的称呼各有不同,例如《资治通鉴·宋纪》中记载,宋朝的官员要求金军:“除已缴奏外,须移文牒照会。”这里的“文牒”指的便是护照。那么距离现在时间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护照又是什么样的呢?

  • 慈禧嘴里的夜明珠,究竟是什么东西、从何而来,最终又落到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去哪了,慈禧含在嘴里的夜明珠在哪里,慈禧嘴里的夜明珠好吗

    虽然我国的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位,不过掌握国家大权的女性却有多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慈禧太后。主要原因是慈禧太后所处的年代离人们比较近,她的形象也十分鲜活,甚至还留下了照片,民间更有着大量关于慈禧太后的传说。传言慈禧太后生前极为奢侈,死后更有大量的陪葬品,最昂贵的要属其嘴巴里面的夜明珠,那么这颗夜明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