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选之子?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惊得丢掉酒杯,乾隆有何特别之处?

天选之子?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惊得丢掉酒杯,乾隆有何特别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33 更新时间:2024/3/5 15:58:19

在《吕氏春秋·自知》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这则故事便是成语“掩耳盗铃”的由来,同时可能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自欺欺人的一个出处。

01

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之中,也经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在一些事情上面做得不好的时候,总会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去安慰自己,避免自己的心里过意不去,可事实上,这样的安慰根本起不到任作用。即便过程能够用谎言进行掩饰,最终的结果也肯定是无法改变的。当事实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是真是假自然一看便知。在我们中国古代皇帝之中,乾隆皇帝算是比较知名的一个皇帝,像很多影视作品里面,乾隆也绝对算得上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位皇帝。

▲乾隆皇帝

只不过对于这位皇帝的评价,却始终都是褒贬不一的。很多人认为康乾盛世有乾隆一部分的功劳,毕竟在这个年代,我们国家的经济、化以及版图都属于是历代中国的巅峰时期。可同时也有人认为乾隆本人的自大也是导致国家最终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所谓的“天朝上国”也正是从乾隆口中说出来的,这样的说法在那个年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没什么问题,但若因此而固步自封的话,国家自然会一步一步的走衰弱。

▲英国使臣来华相关配图

就连当时求见乾隆皇帝的英国使臣在清廷之中遭受落之后都预言,清朝不出百年,必定会无比衰败。事实也正如这位英国使臣的预言,在乾隆百年之后,清朝因为闭关锁国,世界的发展完全脱轨,最终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完全不够看。再加上清王朝的皇室成员只顾自己的利益,导致了当时的国家和人民一直遭受着西方列强的欺辱。其实深究起来的话,康乾盛世和乾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

02

康熙的治理下,清王朝的发展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世界级强国了。在和俄国的战争之中,更是以清朝的胜利而结尾。等到了乾隆时期的时候,西方各个国家的工业革命尚未完成,他们的触手也并没有到达东方,所以乾隆年间,清朝才能够发展的十分强大。那么关于人们所说的,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就惊地将酒杯放下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而在这之中,康熙是觉得乾隆是天选之子吗?其实这样的说法只不过是乾隆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康熙皇帝

当时之所以会传出这样的说法,主要是乾隆想要表现出一种康熙准备隔代指定继承人的想法,从而体现出乾隆在当时的优秀。虽然在年幼时期,乾隆相比于同龄人显得更加聪慧一些,但在我们中国古人的思想里面,根本不可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的年纪实在太小,无论表现出何等的天赋,在没有成长起来,人们对待他的时候都是十分谨慎的。更何况康熙作为一代明君,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情上面,更不可能如此武断。

▲《伤仲永》相关配图

相信大家都学习过《伤仲永》这篇文章,孩子小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才智就如同神童一般,可是如果不继续学习的话,最终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康熙自然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乾隆却不愿意让自己的继位如此平庸,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说法。可最终的结果总是不会骗人的,无论乾隆将自己标榜的有多么优秀,他在位时期所制定下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也让清朝一步一步的走向了衰弱。

▲清王朝与外国签署屈辱条约

而他的后人们所犯的错误也同样愚蠢,那就是在明知道这种方式不对的时候,依旧选择坚持乾隆的思想观念。不仅如此,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晚清时期的大部分皇室成员更是一直坚持“愚民”的政策和治国方针。在他们的眼里面,只要人民没有思想,那么国家最终还是会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也正因如此,清王朝才会在后来面对西方列强之时一味地妥协,沦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步。

结语

无论是欺骗自己还是欺骗别人,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毕竟在事实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所有的一切掩饰都必将烟消云散。在这种情况下,掩饰又有什么意义呢。

参考资料:《吕氏春秋·自知》

更多文章

  • 清朝的“试婚格格”:虽有格格之名,实际生活却比家妓更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格格的试婚阶段,清代的试婚格格是什么,清朝的试婚格格是干嘛的

    封建王朝制度下权力高度集中,皇室可以决定大部分人的命运,正因如此皇宫里的一些宫女太监平日里更需要小心谨慎,否则很容易就面临生命危险。而宫女中存在一个名叫“试婚格格”的特殊群体,虽说她们名义上也是格格,但是身份地位与真正的皇室成员却有着天差地别,实际的生活甚至比一些家妓更加悲惨。和大多数人选择配偶一样

  • 年羹尧征战归来,皇帝领百官跪地相迎他却不下马,雍正: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年羹尧为啥宁死不向雍正低头,年羹尧为何死都不向雍正低头认错,年羹尧宁死不背叛雍正

    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他的妃嫔塞满了整个三宫六院,个个美貌无双。为了博取皇帝的宠爱,各宫嫔妃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毒害皇嗣。在《甄嬛传》中,除了主角甄嬛以外,年世兰也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历史上,年世兰这个角色是真实存在的。她之所以能在后宫中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是靠自己的心机,二是有哥哥年羹尧将

  • 1958年乾隆儿子永琪墓在密云水库发现,进到墓室,传言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无数的传言因为其主人的去世而无法证实,也正因此有许多的历史人物的错误形象被后人所熟知,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人物而导致的,但是,只要是传言就一定会有它所依靠的依据,而这些依据便于这个传言所相关的人不可分割,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证实某条传言,只要不断的加深对其相关人物的认识,总有

  • 清朝护照上都写了些什么?其中有一句话,网友:比如今还要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国家,就避免不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人们在出入不同的国家时便需要不同的护照。我国历史上,对护照的称呼各有不同,例如《资治通鉴·宋纪》中记载,宋朝的官员要求金军:“除已缴奏外,须移文牒照会。”这里的“文牒”指的便是护照。那么距离现在时间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护照又是什么样的呢?

  • 慈禧嘴里的夜明珠,究竟是什么东西、从何而来,最终又落到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去哪了,慈禧含在嘴里的夜明珠在哪里,慈禧嘴里的夜明珠好吗

    虽然我国的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位,不过掌握国家大权的女性却有多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慈禧太后。主要原因是慈禧太后所处的年代离人们比较近,她的形象也十分鲜活,甚至还留下了照片,民间更有着大量关于慈禧太后的传说。传言慈禧太后生前极为奢侈,死后更有大量的陪葬品,最昂贵的要属其嘴巴里面的夜明珠,那么这颗夜明珠到

  • 历史上五星连珠出现就改朝换代,此说法道理何在?清朝却没这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2022年7星连珠是哪天,古人七星连珠必出圣人,历史上五星连珠大事件

    在《论语·子路》之中有这样一段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之中,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无论是隶属于哪一方的势力或者军队,都会追求名正言顺这四个字,让自己师出有名,让天下所有百姓都信服于自己。01关于这一点,其实从我们曾经学习过的陈胜吴广起义就可以看出来。为了能够让跟随

  • 有通天纹的正黄旗很牛吗?看清朝史书得出可笑答案:通天纹开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正黄旗有冲天纹吗,大清三角黄龙旗图片,清朝十八星旗图片

    在北京的一辆公交车上曾有一个大妈多次用歧视性的语言谩骂他人,在她的“骂人语录”中有一句说的是“我是正黄旗人,有通天纹,你有吗?”这狂妄的语气让人认为她是个身份尊贵的人。那么有通天纹的正黄旗很牛吗?看清朝史书得出可笑答案:通天纹开不得。关于正黄旗和通天纹是什么,这需要提到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中

  • 紫禁城往事:小小路灯折射出魏忠贤、和珅与侵华日军的三百年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始建于明成祖迁都之后的紫禁城,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这个古老帝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无数影响着整个国家甚至是世界走向的决策,在这里经过商量与决议后被制定并执行。数百年间岁月变迁,坐镇其间的人如流水来去,而始终巍然矗立在这里的紫禁城默默看待着这一切,却不发一言。只是从它那道旁路灯的变化情况,便也可折射出从魏忠贤

  • 1904年,康有为在外国购买了私人岛屿,现如今这座岛归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有为买的岛,百年前康有为在瑞典买了一座岛,康有为买的小岛在哪个国家

    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是清朝,最后一任封建皇帝叫溥仪。当时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隔绝,不进步,就要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对清朝最真实的写照。国门洞开,于是许多具有危机意识的中国人纷纷站起来,要拯救中华,其中有一个叫康有为。他后来还凭借在海外的大肆宣传,完成了资本累积,在外国买入一座岛屿!正文康有为于19

  • 清朝鲜有人知的“保庆”皇帝,他为何存在感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戊戌政变后,慈禧与光绪的矛盾激化,打算废了他。可光绪也没有儿子,于是慈禧便看上了爱新觉罗·溥儁(jùn),慈禧决定立溥儁为“大阿哥(皇储)”,预定庚子年元旦光绪帝举行让位礼,改元“保庆”。然而,慈禧还没有等到那一天,没有想到国内外一直反对,这让慈禧非常郁闷,无奈之下,她放弃了。所以,溥儁并非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