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外界却对人有限定。即使这样,每个人也有无限可能。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种族、肤色,但是我们也可以不被任何外在原因束缚,不接受任何世俗的框架定义。一个人的基因虽然来自父母,但绝不会只是父母生命的一个延续,一个人的出生也不可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虽然在历史上,许多有名人士出身都不平凡,但是万事都不是绝对的。唐朝就有个地痞无赖,草草下葬亡父时偶遇龙穴,不料三十年后他成了开国皇帝。这个咸鱼翻身之人就是王建——前蜀高祖惠皇帝,他的出身比明太祖朱元璋还要卑微。他出生于河南舞阳,家里祖辈都是靠卖烧饼为生的,一家人一直都是老实本分的生意人。
但是等到王建长大后,他却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地痞无赖。因为在家中排行第八,所以乡亲们在背地里都骂他“贼王八”。后来王建的父亲去世,王建因为没有钱购买棺材和墓地,便随便找了一个无主之地来安葬父亲。但是当王建挖好墓穴,打算要把棺材抬进去时,却发现无论他怎么摆放棺材,父亲的棺材都摆不正。
正巧有一位道士路过,看到此情景便告诉王建,他所选的地方是天子的墓穴,是不能用来安葬他这种平民百姓的。但是王建一个地痞无赖怎么可能会相信一个道士的话,他只会相信自己,不会听从旁人的劝告。于是,王建便执意要把父亲埋葬至此。经过几天的努力,王建终于摆正了父亲的棺材,让他的父亲入土为安。
后来因为王建平时做的坏事太多,被官府下令缉拿,还在这个墓中躲过一段时间,不过最后还是被官府抓捕下狱了。王建被捕入狱后,一名狱吏看王建的面相不凡,认为他和平常人不同,将来一定有所大作为。于是,这名狱吏便悄悄地将王建放了出去。逃出去的王建,为了保命跑到武当山上藏匿起来。
王建在山中游荡,遇见了来到这里云游的僧人处洪。两人相见如故,在这山中开怀畅饮,把酒言欢。处洪告诉王建,他的骨子里有富贵之相,为什么不去参军来转变自己的命运呢?王建听了处洪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他一辈子都待在武当山,那他就只能平凡地过完一生,一辈子都不可能出人头地。
于是,王建便听从处洪的话,离开了武当山,下山找到自己的旧友晋晖,两人一起加入忠武军从军打仗。很快,王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军事能力,得到了节度使杜审权的赏识。与晋晖两人英勇善战,成功立下军功,被提拔为列校,后来还成为了“忠武八都”之一。这让王建有了一些名气,之后他转投田令孜,还拜其为义父。
王建被田令孜收为养子后,在一次叛军作乱之中救下了唐僖宗。因为救驾有功,王建被封为壁州刺史,开创了将领统领州镇的先河,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位同时统领几个州镇的将领。后来拓拔思敬归降于王建,让王建乘机得到了巴蜀全地,还逼迫唐昭宗封他为蜀王。后来唐灭亡后,王建因为不服从新帝的管制,便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大蜀。
虽然王建的出身卑微,但是不得不说,他还是有治国的本事的。在他统治巴蜀期间,任用了一批贫寒子弟,让一些有才华的人都得到了施展。因为不计较出身,给了那些有志之士施展才华的机会,这让前蜀的国力大增,国家发展欣欣向荣。然而王建的猜疑心非常严重,在统治后期为加强自己的政权,避免将领叛乱,冤杀了很多武将,甚至朝堂的贤臣们也没有办法幸免。
这导致政治环境非常黑暗,在很大程度上也加速了国家的灭亡。但是在王建统治前期,也为巴蜀的百姓创造了一个安稳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即使后来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也算是一代明君。
谁曾想到把父亲安葬在所谓的天子之穴的年轻人,三十年后居然真的成为了一位天子。当年的地痞无赖,居然也会有一天为百姓着想。所以说,未来与希望与出身不会永远绑定,即使出身卑微,也依旧有无限可能。
参考资料: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