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中刑部冤案并不是戏说,清朝历史上有太多“宰白鸭”事件

雍正王朝中刑部冤案并不是戏说,清朝历史上有太多“宰白鸭”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24 更新时间:2024/1/21 5:04:10

很多人觉得这段剧情匪夷所思,哪里有这么愚蠢的人,不是自己的罪,为什么要认?

这还真不是戏说,因为真实历史上,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清朝中后期,防不胜防。

这种行为也有一个名字,就叫“宰白鸭”!此种冤案的确是清代非常有代表性的陋俗,可能有很多人不太明白何为“宰白鸭”,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个“宰白鸭”并不是指的杀鸭子,而是指当时有钱有势的地主豪绅,家中有人得了杀头的大罪之后,用重金买下贫寒家庭中的活人,来顶替真正获罪的人去被杀头。清朝有个地方官陈其元曾经写了一本名为《庸闲斋笔记》的书,其中记载道:

“福建漳、泉二府,顶凶之案极多,富户杀人,出多金给贫者,代之抵死,虽有廉明之官,率受其蔽,所谓‘宰白鸭’也。”

不仅如此,出重金的大户人家有时不但买通了贫寒家庭,还会打点提审这个官司的官员。很多贪官污吏和有钱人家串通一气相互勾结,即便是有良心的父母官想翻案,也因为“证据确凿”而无从下手。

如陈其元所记载,“宰白鸭”这样的事例最开始出现在乾隆年间,在福建、泉州以及潮州、惠州等沿海地区尤其常见。但是规模尚小没有引起官方的重视,等到了道光年间,广西、江西、浙江、湖南等地区也开始频繁出现“宰白鸭”类似的案子。根据《清实录》统计,仅仅是在福建这个地区每年因为顶包替死而结案的案子足足有百余起,这是落实到文案上的,那没有记载的还不知有多少起呢。

在古代用钱买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道光皇帝曾对此现象龙颜大怒,当即就向各地官员下达了严禁这种非法行为的命令。可是这种事可不是说一说就能杜绝的,首先一部分官员办案昏庸没有追究到底的信念,收了好处就给人办事。其次上来顶包的“犯人”来之前把口供都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自己都承认自己杀人,还签字画押了,这玩意寻死谁能拦住?

采用《我不是药神》中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治不好,那就是穷病!是的,这种被宰的白鸭,往往就是得了穷病,治不好。

清朝有位叫陈鳌的官员曾经破解了一起“宰白鸭”的冤假错案,凶手杀了人之后让一个面黄肌瘦的瘦弱孩子前来伏法。陈鳌当即就判断出这是一件顶包案,尽管这位少年对自己的行凶过程描述得十分详细。但是在陈鳌的开导下,少年最终还是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承认自己是被冤枉的,于是陈鳌将此案打回下属县城要求重申。

但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这位少年又一次被送了回来,还是承认自己有罪,陈鳌不解,百般劝解无果。最终只能以处死这个少年为果结案,陈鳌难以释怀,便在行刑前询问这位少年为什么不翻案,少年哭着说:

“极感公解网恩,然发回之后,县官更加酷刑,求死不得;父母又来骂曰:‘卖尔之钱已用尽,尔乃翻供,以害父母乎?若出狱,必处尔死!’我思进退皆死,毋宁顺父母而死耳。”

此番言语令陈鳌心灰意冷,可以看出“宰白鸭”这种现象已经不是官方下达几个命令就能解决得了,那么就像我们开头时所问的,为何会发生“宰白鸭”这样蔑视法令的事情呢?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古时的法律制度是不健全的,相信不光清朝再往前倒几个朝代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那个时候信息交流不发达,每个案件不可能透明公开的展现在大众面前,没有媒体也没有舆论压力,所以很多富家子弟仗着自己家产万贯,钻法律的空子也是难免。

其次,部分清朝地方政府为官不仁,也正因为天高皇帝远,皇上不可能每件案子都亲自批申,地方官手握生杀大权。心黑一点的收了钱的就办事,也不在乎是不是冤假错案;懒政怠政的虽然不收钱不勾结地方豪绅,但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口供对上了就直接判了;少数拥有责任心的官员,例如陈鳌这样的即便是翻了案,也不能改变“宰白鸭”盛行的现状。

最后,清朝底层人民的生活已经难以想象有多么贫苦了,为了钱就甘愿把自己的亲生骨肉或者亲朋好友的命卖出去,上演一出周瑜黄盖的“好戏”,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基层地方官懒得追问,贫寒家庭愚昧无知,更为悲哀的是百姓对此还习以为常,这样的社会风气就制造了“宰白鸭”这种陋习滋生的土壤。

二月河老先生好像很喜欢披露清朝这个陋习,不仅《雍正王朝》中有刑部冤案一说。在小说《康熙皇帝》中也有一段“宰白鸭”的故事,讲的是康熙帝下令处死一个强~奸少女的恶霸。行刑那天康熙帝刚好在附近喝茶,结果发现根本不是同一个人,结果店小二劝他:

“万岁爷不知,如今,有那一等一的大户,犯了法,又不想去死,就花钱买个替身……这就叫宰白鸭。凡是当白鸭的,不是穷得没法儿活,就是家里出了大事,急等用钱,只好拿命去换了。”

到了清朝末年,还有一桩“宰白鸭”案子,叫王树汶案:

也是冒名顶罪,但是王树汶并不知道自己会判死,结果行刑那天,拉车的骡子受惊,跑到了城隍庙。正好惊动了督办该案的河南巡抚涂宗瀛,他觉得事情很蹊跷:

一是这个王树汶才十五岁,身材过于瘦小,根本不可能杀人;二是这个案子是自己督办的案子,底下的人竟然也敢徇私舞弊,实在是不把自己放在眼中;三是,本来就要砍头了,但是一群差役竟然拉不住一头骡子,冥冥之中犹如神助,这是天意,不能杀。

重审之路也一波三折,总之还是慈禧“老佛爷”最终下令释放了王树汶,很多徇私舞弊的官员没有受到追究,而真正的杀人凶手却逍遥法外,反而是为民请愿的邓州知府朱光第:

“贫不能归,竟卒于豫。”

清朝腐败到如此地步,不亡那就真怪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探究崇祯不愿与皇太极和谈背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太极给崇祯的一封信,崇祯皇帝和皇太极是什么关系,崇祯七年皇太极征服了黑龙江吗

    而关外满清又虎视眈眈,大明藩属国朝鲜投降了满清,而一重要的对敌军事基地――皮岛也被攻陷,满清没有了后顾之忧,几次冲破长城入关进行抢掠。而当时明朝军队竟没有一支军队能与之抗衡,纷纷避战。而这时杨嗣昌向崇祯皇帝提出与满清和谈,而且满清皇太极开出的条件也是非常不错的,对于明朝能够缓解很大的压力,但最后崇祯

  • 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如何帮助清政府多活五十年的?不然清朝早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的不平等条约都收回了吗,清朝签的不平等条约列表,清王朝签订的几大不平等条约

    但是在不二心里,一直觉得清朝和明朝是没有可比性,当然,有一点也要承认,那就是清朝对于现在中国的版图疆域贡献的确非常大。而这个大,也是历史性的,不止是比明朝大,它要比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诸多王朝都要大,翻遍史书也就是大元朝可与之一较高下了。众所周知,清朝之所以不被现在的很多朋友喜欢,那是因为在近代之中清朝

  • 百年前的彩色老照片:世界各国的面貌,看看清朝和世界真正的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老照片彩色,清朝老照片高清大图,中国清朝历史老照片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来自于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彩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看看百年前世界各国的真实面貌。照片拍摄于20世纪初,加拿大最早的彩色照片之一,镜头下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加拿大街头已经有了汽车。照片拍摄于20世纪初,荷兰最早的彩色照片之一,

  • 大清朝要和沙俄全面开战,英国参谋提出三个方案,大清立马怂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沙俄和清朝的战争,清朝抗击沙俄的过程,清朝时期中国和沙俄的关系

    崛起之后的沙俄国土迅速膨胀,最终直达亚洲西伯利亚,正式开始和大清朝正面冲突。而在这场冲突之中,大清朝原本决定和沙俄全面开战,但一个英国参谋提出了三个方案,这使得大清朝立马怂了。这个事情还要从左宗棠收复伊犁说起。当时由于西北叛乱,所以左宗棠带着兵马去平定西北,而沙俄看准了这个机会,直接出兵把伊犁给侵占

  • 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值多少,民国美金兑换大洋,民国一个大洋是一元吗

    自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新的思潮在东方这片沃土上不断兴起盛行,这些思想就像是星火一般,以摧枯拉朽之力迅速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燃起。正是在这些思潮的更新中,生活在近代的人们有了新的认知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货币,总之什么都是新的。在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在革命地区建立了新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新货币的推行,辛亥

  • 位高如乾隆的继后,我们和她一样在经历着中年压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与继后的一些史实,乾隆继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历史上乾隆的继后是谁

    最开始了解到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应该是在《还珠格格》中,电视剧中那位心机阴沉,处处针对紫薇和小燕子的皇后让我们恨得牙痒痒,结局也让我们舒服:这位继皇后最终被削发为尼打入冷宫病死。而真实上的继皇后一生远比电视剧中更加悲惨,也更加跌宕起伏。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一说,辉发那拉氏)在乾隆第四次去江

  • 晚清上色老照片:鸦片战争之耻,不是英法太强大,而是清军太羸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像资料,鸦片战争照片,鸦片战争史图片大全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来自于鸦片战争中的真实上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中留存下来的影像。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当时为了扭转贸易逆差,从而将鸦片倾销至清朝境内,此举不止导致清政府大量白银外流,还使百姓的身体被鸦片毒害,为了阻挡这

  • 康熙在位时,只要听到此人名字立马坐立不安,此人不死他度日如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在位时的著名人物,康熙的一生十大功绩,康熙在位时有多厉害

    朱慈焕是明朝最后一任君主明思宗朱由检的第五子。崇祯帝共生七子,其中三子早亡,另有朱慈焕等四子,因为朱慈焕和崇祯四子朱慈烺同岁,所以人们习惯上也把他们并为三子,于是,朱慈焕或朱慈烺也被称之为“朱三太子”。康熙皇帝为什么会对朱三太子异常憎恨呢?这还要从朱慈焕的身世来说起。且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崇祯帝的儿

  • 对慈禧最好的3个男人,不管他们犯什么错,慈禧都保他们一生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最爱的三种人,历史上谁对慈禧最好,和慈禧关系最好的是谁

    和天底下所有的老太婆一样,慈禧也是一个爱恨分明的人,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而谁对她坏,那么自然要往死里整。比如咸丰帝任命的八大顾命大臣,因为不顺从慈禧的意,所以大多都凉凉了。还有光绪皇帝,在慈禧看来,光绪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长大之后却总是和自己反着干,要自己当家作主要夺权,所以慈禧对他是特别狠

  • 雍正王朝为何以九子夺嫡为开局呢,背后的寓意你值得一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如何夺嫡成功,雍正凭什么在夺嫡中胜出,雍正王朝九子夺嫡过程

    雍正王朝电视剧上映于1999年,至今二十年之久,历经市场考验,可谓是经久不衰,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代经典之作。这部电视剧的精彩不在于历史还原,毕竟虽说是历史电视剧,但不可能真的按历史拍,不符合历史的地方比比皆是。但它深刻的还原了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将说话这门艺术刻画的淋漓尽致,很多对话看似简单,背后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