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增,居巢僻壤宅到70岁,堪称项羽第一谋臣,而能力却是水准下

范增,居巢僻壤宅到70岁,堪称项羽第一谋臣,而能力却是水准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38 更新时间:2023/12/9 7:41:12

跟张良相比,存在代差;跟郦食其相比,止于空谈;跟陈平相比,就是斗不过。

从结果反推水准,不公正,因为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公直接决定了谋臣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所以,就看范增的奇计建议就行了。

01.格局天下:范增的道德论,天下比比皆是

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

范增千里赴薛地,投靠项梁。他提出的第一个建议是格局天下的战略之计,就是项梁集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大战略。

首先是总结陈胜失败的原因。他认为陈胜不立楚后,所以其势难长,于是“陈胜败固当”。

然后是推理项梁集团的战略。就是拥立楚国王室子孙,扛着楚国的大旗去反秦。

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

所以,立楚后、反暴秦,除了陈胜的教训外,还有三点论据支撑:

一是“楚最无罪”,秦灭其他五国,因为其他五国咎由自取。但是,楚国没招谁、没惹谁,所以不该被灭。

二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为楚怀王被秦人所害、因为楚国最无罪,所以楚人对秦的仇恨最深,所以扛起楚国旗号,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壮大自己。

三是“以君世世楚将”,项梁家世世代代为楚国将军,所以项梁奋起江东而楚人纷纷来投。简单说,因为你们老项家是楚国贵族,所以楚人纷纷来投。

实际上,范增所论,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造反的合法性问题。就是项梁集团得讲一个故事,争取最多的人心、集中最大的力量,这样造反才能成功。

范增的立论很正确,也很好。但是,从分析到推理,全是道德论,而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可不止范增一个人。

首先是陈胜,他建立的政权号“张楚”,也就是张大楚国的意思,与范增的想法没啥差别。陈胜不立楚国王室子嗣,一是他找不到,二是戍卒只认陈胜,所以骤然揭竿而起,只能怎么简单怎么来。

其次是其他诸侯,齐地田儋立了齐国王室后裔,张耳和陈余在赵地立了赵王歇,陈胜在魏地扶植了魏王豹。这些人玩的手段,跟范增都是一个套路。

所以,范增玩得手段,天下诸侯都在玩,这并没有什么太突出的。而其总结的原因、凭借的论据,也就是论证方式,也没什么稀奇的,都是想当然的道德论。

02.关系攻略:鸿门宴的设计,不如项羽分封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项羽的诸侯集团与刘邦的扣关兵团,都聚集在了关中咸阳。范增的建议,很简单,就是趁势消灭刘邦。

但是,看项羽和刘邦的实力对比,就知道这时候组织几十万规模的大战争,不仅胜败难定而且不合时宜。

项羽的四十万大军是诸侯联军,项羽的直属部队,也不超过十万。而刘邦已经有了十万大军。所以,其他诸侯军不见得会听项羽的,跟着他一起搞战争、打刘邦是要死人的。

而且千里赴秦的诸侯军,一直没说怎么解决后勤问题,就是他们吃啥,反正肯定不是从河北带着粮食杀到关中的。所以,当务之急是接手秦帝国的关中财富,大家先填饱肚子,然后赶紧分钱分地。这才是诸侯最关注的,至于刘邦,没人愿意理他。

所以,范增的这个设计,不仅胜败难定而且不合时宜。

然后就是鸿门宴。鸿门宴与其说是项羽摆的,不如说是刘邦强行要约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刘邦不仅笑脸而且还带了礼物,再有就是刘邦跟项羽是同袍战友、跟诸侯是联盟关系。所以,项羽和诸侯将军们,就是再冷脸,也得摆一局酒席,跟刘邦同志交流一下感情。而就是在这局酒席上,范增居然要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直接杀了刘邦了事。

楚国是诸侯盟主,只是明面上说,项羽才是诸侯的老大。当老大的项羽能这么玩吗?项羽没杀刘邦,分封完了还立即打仗,说明项羽的威信不够强。如果鸿门宴上杀刘邦,项羽这就是在自毁人设,那么诸侯反叛就不用等到项羽分封了,直接就可以开打了。

项羽没听范增的,而是借着分封的机会,把刘邦封到了巴蜀。

其实,这个策略已经够高明的了。项羽充分利用自己这个诸侯盟主的优势,把刘邦欺负得要多惨有多惨。如果不是刘邦侥幸打败章邯,他根本就翻不过秦岭大山,只能在巴蜀踏实呆着。

03.战场决策:只有战略而无攻略

彭城之战后,就是楚汉荥阳对峙,刘邦被项羽大军包围在了荥阳城。被彻底打怂的刘邦,派出使者、向项羽求和。就是咱们大家都别打了,签订和约,我刘邦回我的关中,你项羽回你的西楚。

项羽被刘邦说动,准备答应。其实,刘邦没那么会说话,项羽也没有那么耳根子软,主要是项羽打得也非常艰难。

从西楚追到荥阳干刘邦,这是越国作战,将士战心、粮食后勤都是问题。

此外,其他的赵地、齐地都不安分,需要好好整治一番;九江国英布造反被平后,也需要梳理一下秩序。

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范增的建议是刘邦容易打,现在放弃不打,以后肯定会后悔。不知道项羽以后会不会后悔,因为他听了范增的,就是猛攻荥阳,而结果就是楚汉争战连年不休。

范增这个战场决策,其论证支撑是“汉易与耳”。但是,刘邦一点也不容对付,成皋荥阳之战打了两年零三个月,刘邦不仅没被干掉,反而是越打越强。

所以,荥阳之战中,范增的主要决策就是项羽你给我揍刘邦。

但是,到底怎么揍以及围绕楚汉争霸的大战略,应该怎么打,他没说。打还是不打,是战略问题;怎么打,就是攻略的问题。你不能总有战略而无攻略,只告诉主公往哪个方向走,却不说怎么走。从这个角度来说,范增这个谋臣不算合格。

04.对比刘邦的谋士:范增也就是水准下

刘邦的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根本轮不到他格局天下。但是,被封汉王和楚汉争霸的时候,他就得格局天下了。格局天下,简单说,就是以天下为棋盘,为自己的阵营确定出一个大战略来,就是解决怎么走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张良帮着完成的,具体就是下邑奇谋。张良根本就没玩什么道德沦,什么天下人心、什么诸侯旗帜,统统不考虑。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打败项羽、争天下。打败项羽的攻略就是三个人:一个是韩信,去北扫诸侯;一个是彭越,梁地挠楚;再一个就是英布,九江叛楚。战略和攻略一起出来了,而且是以整个天下为棋盘的大布局。跟范增比,提出下邑奇谋的张良,简直就是代际碾压。

郦食其跟范增在格局天下上应该是一个水准的,因为他也好玩个人心所向、玩个诸侯旗帜,建议刘邦大封六国之后,实际上就等同于让刘邦自废武功。还好,张良又来了一个借著论势,彻底否决了郦食其的建议。但是,郦食其的水平却在水准上。原因就是除了道德论,他也能胸中藏山河、眼中透人心。

楚汉成皋之战,刘邦扛不住了,要放弃成皋荥阳退缩到巩洛一带。而郦食其则坚决不同意,原因就是成皋有险可守而巩洛无险可守。而且,这时候就应该示强诸侯,因为大家都会倒向强者,而放弃成皋就是在示弱诸侯,示弱诸侯的结果就是诸侯叛汉归楚。同时,为了进一步坚定主公刘邦定死成皋的决心,老人家千里赴齐地,为刘邦结盟齐国田氏,最后单车下齐地70余城。所以,郦食其的水平得在水准上。

荥阳之战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04年,范增被项羽赶跑了,病死在了回彭城的路上。《史记》记载,陈平用计挑拨了项羽跟范增的关系,所以导致范增负气而走。范增大才未展、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都是因为陈平的诡计多端。但是,这就真心不能埋怨陈平了。离间计,大家谁能用,陈平是刘邦的谋事,可以用;你范增还是项羽的谋士,也可以用。所以,只能说范增技不如人,而不能说陈平太狡猾。所以,跟陈平比,范增就是技不如人,水准有差距。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

如果真如司马迁所说,范增年七十、素居家,那这个人的“好奇计”就是村里面和办公室里搞政治的水准,担当不了博弈天下的重任。

范增素居家,老宅男、宅到了70岁,又没有互联网,他怎么知道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而张良呢?五世相韩的贵公子,年少“学礼淮阳”,经历了国破家亡,32岁组织了博浪沙刺秦始皇,流落草莽、游侠近20年。范增与张良对比,这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所以,张良是水准上的水准上,而在家里宅了几十年的老范增,只能勉强接近水准。

跟郦食其比、跟陈平比,就只能以结果论了,郦食其帮助刘邦扣关、帮助刘邦单车下齐地七十余城,陈平六出奇计、后来当上了大汉丞相。而这些事情,统统是范增玩不了的,而且也没有机会玩,直接被陈平的离间计折腾走了。

即便范增有机会施展才华,他又施展了什么才华?

拥立楚国王室子嗣、张打楚国旗帜,这是陈胜都能玩得了的。建议鸿门宴上直接杀掉刘邦,这是黑社会火并的手段。而项羽是诸侯盟主、还要当西楚霸王,刘邦与项羽既是同袍又是同盟,是楚国重臣。大家都是庙堂人,是诸侯级别的人物,还能再玩江湖手段吗?所以,范增就是鼓动村长打村书记的水平,至于诸侯争霸,他玩不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始皇嬴政身世之谜,和吕不韦是何关系,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始皇嬴政的功绩,嬴政为什么叫始皇,嬴政真实身世揭秘

    老龙在本期图文中要和大家说一说秦始皇,这位中国吕不韦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之子,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公元前210年。说说这位始皇的小出秘史,谈谈嬴政和吕不韦是个什么样关系,是不是像传闻的私生父子关系?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有请大家随着老龙一起走进嬴政的世界看看究竟。0

  • 三国中有2位隐藏的高手,一文一武,至死都没有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中隐藏的七大名将,三国有哪些隐藏高手,三国的十大高手

    导语:与其说三国时期是魏国、蜀国、吴国之间的斗争,还不如说是各个势力的谋臣武将的对抗。魏国以荀彧、荀攸、贾诩为首的谋臣带着夏侯渊、张辽、张郃等一干名将,一打二硬钢蜀国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同时也硬钢东吴周瑜、鲁肃带领的凌统、甘宁、朱桓这些名将。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晓,曹魏凭借人多势众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 三国中曹操“唯才是举”,诸葛亮这么优秀,他为何看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与诸葛亮谁厉害,历史上曹操和诸葛亮谁厉害,历史上曹操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导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谓才华横溢,还在学习的时候他的师父司马徽就认定他的才学可以安定天下,不仅授予他卧龙的称号,而且还到处给他打广告,谁能得到他的辅佐就能得到天下。刘备听到消息以后多次到他的茅庐求见,于是诸葛亮留下一篇《隆中对》为刘备制定的战略规划并开始出山辅佐他。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果然起了翻天覆

  • 郭嘉临终前,力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是怎么知道司马懿会造反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不死司马懿会篡权吗,司马懿杀郭嘉是哪一集,郭嘉对司马懿的贡献

    郭嘉本就眼光独到,善于见微知著。郭嘉有两项本事,其一能识人,其二能推断事情发展。郭嘉本在袁绍麾下,但他却认为袁绍有谋略少决断,思虑多又少要领,难成大事。最终,郭嘉自行离去,赋闲在家长达六年。后来,曹操谋士戏志才去世,他致信荀彧,请他推荐贤能之士。荀彧便将好友郭嘉推荐给曹操。曹操与郭嘉共议国家大事,郭

  • 大汉王朝:霍去病射死李敢,三长史逼死张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殇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李敢个人资料简介,大汉天子霍去病射死李广

    不久,丞相李蔡坐盗取孝景帝园田下狱论罪,李蔡惶恐自杀。侄子李敢(即李广少子),见父亲与堂叔并皆惨死,更觉衔哀。他自受封关内侯后,由武帝令袭父爵,得为郎中令。自思父死于非罪,常欲报仇。及李蔡自杀,越激动一腔热愤,遂往见大将军卫青,问及乃父致死原由。两下稍有龃龉,李敢即出拳相向,向卫青面上击去。卫青连忙

  • 投错胎的名将章邯:巨鹿之战碰项羽、废丘之战遇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巨鹿败章邯,章邯与谁在巨鹿大战,章邯兵败废丘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而此前章邯的官职,是秦国的“少府”,少府这个官,在秦朝政治权力层排老几呢?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三公九卿制度”说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革官僚体系,皇帝之下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三公下设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九卿”。章邯这个少府,日常职能是负责为皇室管

  • 从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来看西汉初年的功臣派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汉功臣一览表,历史上真实的西汉功臣,西汉的贤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那么,以英明著称于世的汉文帝,真的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吗?他有没有什么难言之隐?我们先来看一下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出处:《汉书·贾谊传》记载:“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

  • 秦始皇生于河北,终于河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生于哪一年,秦始皇出生地及资料,秦始皇出生在何处

    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始皇出生在赵国的邯郸,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其父是当时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其母是大商人吕不韦送的姬妾,人称赵姬。因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为“正”,后来也称“政”,加上秦国是赢姓,所以继位前的秦始皇就称赢政。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6年),秦军围困邯郸

  • 不是诸葛亮成就刘备,而是刘成就了诸葛亮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与诸葛亮,诸葛亮到底对刘备有什么贡献,诸葛亮是怎么当上刘备的

    此为本人的一点见解,我个人认为,其实不是诸葛亮成就刘备而是刘成就了诸葛亮的一生,值三国乱事,诸葛亮出山时,天下群雄中真正可以让他立足而又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就只有刘备了,其当时并无显赫名声,吸是一诸葛村夫,躬耕于南阳,苟活于乱事.天下郡雄当以曹操实力最为强劲,但曹武有夏侯兄弟,张辽,于禁等,文有程昱荀攸

  • 曹操迎汉献帝之初常常觐见汉献帝,汉献帝有能力一剑杀了曹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与汉献帝,曹操跟汉献帝的关系,曹操能打败汉献帝吗

    然而从曹操迎接汉献帝开始,汉献帝其实就成为了曹操手中的工具和傀儡,毕竟对于曹操来说,汉献帝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根本,因此他可以留下汉献帝,却并没有给汉献帝足够的权力与荣耀,不仅如此,曹操还先后将汉献帝身边的董贵妃和伏皇后诛杀殆尽,甚至于还将汉献帝的皇子都尽数诛杀,并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