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来看西汉初年的功臣派势力

从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来看西汉初年的功臣派势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22 更新时间:2024/1/23 13:40:55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那么,以英明著称于世的汉文帝,真的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吗?他有没有什么难言之隐?我们先来看一下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出处:

《汉书·贾谊传》记载:“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

这段记载给我们传达了三条信息:

1、贾谊被贬长沙之后,汉文帝对他颇为思念,所以将他召入长安并亲自接见。

2、汉文帝与贾谊在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彻夜长谈,其中前半夜聊的都是鬼神之事,但后半夜“文帝前席”后曾经与贾谊说了一些悄悄话,他们具体聊了哪些内容,却没有记载。

3、虽然汉文帝贬黜了贾谊,但始终十分敬佩他的才学。命他从辅佐长沙王吴著(唯一的异姓诸侯王),改为辅佐梁王刘揖(汉文帝非常喜爱的幼子)。

汉文帝贬黜贾谊是出于无奈

那么,自知才学不及贾谊的汉文帝,为何不将贾谊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却要把贾谊贬黜到遥远的长沙国?既然已经在未央宫召见了贾谊,却为何再次将他“发配”到梁国呢?《汉书·贾谊传》记载了贾谊被贬黜的原因: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即绛侯周勃)、灌(即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即张相如)、冯敬之(时为御史大夫)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很明显,曾计划“以谊任公卿之位”的汉文帝最终贬黜贾谊并不是出自其真实意愿,而是迫于周勃、灌婴等汉初功臣派的压力!贾谊任职太中大夫期间,除了提出让列侯就国的建议之外(汉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颁布了命列侯就国的诏令,但大臣们直到一年多之后才执行),还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政策,这就是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滥觞啊!这个政策的提出必然遭到既得利益者者——汉初功臣的集体抵制,最终导致汉文帝不得不放弃任用贾谊,并采取一系列的怀柔政策以安抚汉初功臣。

汉初功臣派的庞大势力

从下面几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初功臣派强大到可以指定谁才是他们所需要的“真命天子”!在这种强大的势力面前,汉文帝不得不进行退让。

1、在平定诸吕之乱中,朱虚侯刘章等人功不可没,《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记载:“始大臣诛吕氏时,朱虚侯功尤大,许尽以赵地王朱虚侯,尽以梁地王东牟侯。”也就是说朱虚侯刘章便是曾经立下大功,同时又是汉朝皇室宗亲,但他的一切封赏却要听令于功臣派,而功臣派甚至有能力让刘章由侯升级为王!由此可见功臣派的势力远在诸侯王之上。

2、《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即,平定诸吕之后,功臣派断言现在的少帝以及多位诸侯王都不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为了避免他们“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功臣派将这些年幼的皇子全部诛杀(其中就包括当时的皇帝——后少帝刘弘),并且决定另立新君。而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人出面对“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之事表示质疑。

3、如果要另立新君的话,当时最合适的人当属齐王刘襄——他在平定诸吕中率先起兵,立下了显赫的功劳,同时他又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孙,有着继承皇位的优先权,但是功臣们却轻易而举地将他排除,理由是“今齐王母家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最终,代王刘恒以其“仁孝宽厚”的性格被功臣派接受,他就是后来的汉文帝。由此可见,诸吕之乱后,天下大权完全掌握在功臣派手中。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汉文帝即位之后为巩固皇权而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即便汉文帝始终在努力打压功臣派的势力,却依然没能改变“自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将相公卿皆军吏”的局面——由140多位公侯组成的势力网实在是太庞大了!所以他只能采取温和的手段将权力收回,不得已之时就必须向功臣派让步妥协。

贾谊,就是这场汉文帝与功臣派的角斗中一个令人唏嘘慨叹的牺牲品,殊不知“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中间隐藏了多少辛酸与无奈!

而贾谊的谋略也并非完全未能施行:对于功臣派,汉文帝强迫绛侯周勃“率列侯之国”,将“报团取暖”的功臣派打散;对于诸侯王,在齐文王刘则去世之后“文帝思贾生之言,乃分齐为六国,尽立悼惠王子六人为王;又迁淮南王喜于城阳,而分淮南为三国,尽立厉王三子以王之”,初步实现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文帝的这些举措,为汉景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打击汉初功臣派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贾谊却没能等到这一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生于河北,终于河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生于哪一年,秦始皇出生地及资料,秦始皇出生在何处

    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始皇出生在赵国的邯郸,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其父是当时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其母是大商人吕不韦送的姬妾,人称赵姬。因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为“正”,后来也称“政”,加上秦国是赢姓,所以继位前的秦始皇就称赢政。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6年),秦军围困邯郸

  • 不是诸葛亮成就刘备,而是刘成就了诸葛亮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与诸葛亮,诸葛亮到底对刘备有什么贡献,诸葛亮是怎么当上刘备的

    此为本人的一点见解,我个人认为,其实不是诸葛亮成就刘备而是刘成就了诸葛亮的一生,值三国乱事,诸葛亮出山时,天下群雄中真正可以让他立足而又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就只有刘备了,其当时并无显赫名声,吸是一诸葛村夫,躬耕于南阳,苟活于乱事.天下郡雄当以曹操实力最为强劲,但曹武有夏侯兄弟,张辽,于禁等,文有程昱荀攸

  • 曹操迎汉献帝之初常常觐见汉献帝,汉献帝有能力一剑杀了曹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与汉献帝,曹操跟汉献帝的关系,曹操能打败汉献帝吗

    然而从曹操迎接汉献帝开始,汉献帝其实就成为了曹操手中的工具和傀儡,毕竟对于曹操来说,汉献帝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根本,因此他可以留下汉献帝,却并没有给汉献帝足够的权力与荣耀,不仅如此,曹操还先后将汉献帝身边的董贵妃和伏皇后诛杀殆尽,甚至于还将汉献帝的皇子都尽数诛杀,并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做

  • 诸葛亮称卧龙,凤雏为庞统,那司马懿叫什么?人如其名,很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凤雏庞统谁厉害,卧龙凤雏司马懿谁厉害,凤雏庞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大家对他的绰号应该都非常的清楚,他的绰号是卧龙。来源有两个原因,其一那就是诸葛亮曾经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上,所以被称为卧龙先生。第二个原因就是诸葛亮才气过人,具有非常过人的政治才能,对问题的了解往往非常的独特。但是在早年间他一直居住在小山村里,雄才大略无处施展,就像一条被困的龙,所以卧龙的称号由

  • 汉武帝曾秘密暗示司马迁掩盖一件皇家秘闻,那时他到底在担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给司马迁哪三个选择,汉武帝最后和司马迁说的话,汉武帝与司马迁的谈话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可以说汉武帝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汉武帝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其整体正面形象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罪己诏,这才挽回了

  • 彭城之战刘邦是怎么输的?项羽的3万兵马是如何吊打刘邦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彭城之战为什么不杀刘邦,彭城之战项羽能打败刘邦吗,彭城之战刘邦怎么逆袭的

    想必大家对于项羽,刘邦二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纠葛非常的熟悉。就算不熟悉,一定也会有所耳闻。两个人在历史上一直都是死对头的关系。或许也是命中注定,他们二人只能有一个人能够坐拥天下。敬他们二人是条汉子,纵使这样,也不能够改变项羽最后悲惨的结局。龙虎相争,总会有一方遍体鳞伤。两个人互相算计,互相打量,却又互相

  • 刘备为什么要收刘封做义子,只因为刘备没有子嗣?还有刘封的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封是怎么成刘备的义子的,刘备为何赐死养子刘封,刘封个人资料简介

    很多人认为,刘备赐死刘封,是因为刘禅的存在,而刘封威胁到了刘禅,这才会被刘备处死,换句话说,刘封的死,是因为他义子的身份。如果刘备没有受刘封做义子,或许刘封就不会去世了。而刘备当时收刘封为义子的时候,刘禅并没有出生,因此刘备才会收刘封为义子的。那刘备收刘封为义子,真是因为刘备没有子嗣吗?事实上,刘备

  • 曹操明知道司马懿“鹰视狼顾”,为何不除掉他,其实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有鹰眼狼顾之相,曹操晚年重用过司马懿吗,曹操为什么防着司马懿

    导语:要说三国时期最会看人用人的君主,想必这个人就是曹操。他年少的时候已经混迹于洛阳,而且也结交了同样是世家子弟出身的袁绍,尽管那个时候有很多人巴结袁绍,但曹操却不认为袁绍能成大事,事后袁绍的表现果然证明了这一点,实力强于曹操5倍但还是被曹操歼灭。在比如张郃、张辽、田豫这些武将在原先的势力里面都不受

  • 关羽雕像都是闭眼的样子,为何不让他睁开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的雕像有哪些,睁眼关羽和闭眼关羽,山西运城关羽雕像

    关羽一生几乎都在征战杀伐,尤其是最后的日子简直就是人生巅峰。在樊城把曹操的几个凶悍守将给打得不敢出头,水淹七军之后威震华夏让一代枭雄曹操都想要赶紧躲开他,但就是在这种意气风发的情况下关羽被人给偷袭了。对于这样的大英雄来说被这样击败自然是特别不甘心的了,故而关羽死去之后的怨气特别重再加上本身带有的杀气

  • 三国最牛的2位“鬼才”,若不是英年早逝,压根没有诸葛亮的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中最厉害的20位名将,三国时期最聪明的四大谋士,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五个谋士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有人曾这样评论过这两位鬼才其中的一位鬼才:郭嘉。郭嘉在38岁时因病去世,他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一名谋士。郭嘉本是袁绍的谋士,后来认为袁绍不够靠谱,于是投靠了曹操,为曹操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在郭嘉的辅佐下,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成为了一方霸主,在乱世之中立足。曹操称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