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衰亡的时候,褒人之神化为两条龙,聚居于王庭,并对夏王和朝中众臣说道:“我们是褒国的两位君王。”惊骇不已的夏王忙占卜以求对策,结果无论是杀死或者放走它们,均不吉利。二龙久居朝堂,流出大量唾液,不知如何处理,于是再占卜,结果显示把这些龙涎储藏起来才是吉象。于是王命人用简策书写与龙交流,二龙最终离开。就把留下的龙涎收集在柜子里,密封起来加以祭祀。
时光荏苒,朝代更替。自夏朝末年到商、周,此柜一直存于王庭。一直到周厉王时,好奇而又任性地打开了这个“潘多拉之盒”!
盒一打开,龙涎流到庭前,用水洗刷也清除不掉。迷信的厉王让一众宫女褪去内衣,在涎前欢呼叫喊,不想唾液化为一只黑色的沙鳖,在王府中爬行而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
府中有一位还未换牙的童妾,遇上了这只龙涎化作的沙鳖。当时她并未有其他异常,之后很快发生了国人暴动,厉王被迫流亡于彘(山西霍州),并最终死在那里。
然而等这个童妾长到十五岁时,却无缘怀了孕,宣王即位之后,诞下一个女婴。没有嫁夫就生下孩子,童妾很害怕,就抛弃了那个孩子,将她放置在国都的路上。
这个故事记录在《周书 · 训语》之中,此篇当前已经佚失。
宣王在位期间,流传着一首童谣:檿(yǎn)弧箕服,实亡周国。意思就是桑木做的弓、箕木制的箭袋,要把周朝灭掉。或许这只是人民对宣王不断对四邻用兵的不满,而同样迷信的宣王听到后却下令不准制造和出售桑木弓和箕木箭袋。
这时恰有一对夫妇不知他的禁令,到镐京城里来卖这两样东西,宣王得知,下令捉拿。夫妇闻讯之后只得逃命,在受追杀的路上看见一个被人抛弃的女婴,可怜的在那里啼哭,就捡了躲藏起来,最终逃到褒国。
随着女孩一天天长大,最终出落成为一个绝色美女。
到幽王之时,宠信佞臣虢石父,朝政更加昏暗,司徒郑桓公借机向太史伯阳父问计,如何才能安身立命,史伯就向他讲述了《训语》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当时褒姒已经入宫,史伯以此佐证周室的衰落已成定局,天意难违。
彼时褒国国君名为褒姁(xū),犯了事,幽王要征讨褒国,把褒姁治罪。褒人就把国中美女褒姒送给幽王,这才赦免了褒国国君。这是《国语》的说法。
根据《史记》,则略有不同,是说幽王大臣褒垧(shǎnɡ)为同朝为政的赵国先祖叔带仗义执言,引起幽王不满,被关进监狱,褒垧之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幽王,其父才得以赦免。
后面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直至犬戎真的来袭,点烽火而无人至,镐京被攻破,幽王死而西周亡。
其实烽火之事也纯属传说,真正原因是幽王宠爱褒姒,后来废原太后和太子,立褒姒为后,褒姒所生子伯服为太子。原太后来自申国,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反击幽王,攻陷镐京,杀死幽王和伯服,西周遂灭。
褒姒在这场浩劫中被犬戎掠去,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