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命轩辕坟三妖惑乱纣王,为何又抛弃三妖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命轩辕坟三妖惑乱纣王,为何又抛弃三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02 更新时间:2024/1/21 19:22:59

然而,在千年狐狸精化身的苏妲己的操纵下,非常顺利的引导了好色的纣王一步步走向了灭亡之路。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自此,三妖的使命其实已经完美的完成了,女娲也应该履行先前的承诺,让三妖修成正果才是,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竟把三人交给了姜子牙处置,无情的抛弃了她们,可想而知下场是如何了。女娲娘娘为何出尔反尔,也是有原因的。

派三妖迷惑纣王,坏他江山,功成之后修成正果

起因是纣王在三月十五这一天,去女娲庙进香祈福的时候,看到庙前的女娲石像长得貌若天仙,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明知道不可能,还是忍不住在墙上提下了一首自认为非常完美而亵渎女娲娘娘的诗词。这才惹下了大祸。

女娲从火云洞三圣处归来之后,路过银商国土,由于今天是她的寿诞,全国都在为她上香祈福。作为一位福德正神,自然是会下凡来食用一些天下百姓的香火,也好解决一些当下的民愿。商朝这么大,又不可能只有一处地方供奉女娲,那么她首先会去哪里呢?当然是一国之君商纣王进香的女娲庙了,作为一国之主为民请愿也是理所当然。

女娲娘娘怀着大好的心情来到纣王进香的女娲庙后,不一会就看到了他在墙上题下的淫诗,看完之后,勃然大怒,没想到殷商现在的国君如此好色,不祈求上天对他的国土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而对自己打起了注意,这是不能容忍的,保护一方国土的福德之神如何能容忍这样一位昏君?

一个人的品性从他的言行举止就能看的出来,正如纣王,语言轻佻,心无百姓,只顾自己享乐才触怒了神灵。最开始女娲是想要直接去结果了纣王的。在到纣王皇宫的时候被下面两道红光所阻,掐指一算,原来这纣王身上有起运加身,此时此刻是动不得的,至少要等到二十八年之后才可以,也就说还有二十八年的起运加身,就是强大的女娲娘娘也不能违背天道。杀纣王的计划只好就此打住,另想他法。

身为福德正神的女娲娘娘不仅仅是人族的神,同样还是妖族之首,万妖之王,手拿招妖幡,一声号令,万妖遵从。既然纣王此时动不得,那也不能让他好过,所以就想到了轩辕坟三妖,这三妖女娲石知道的,别的大本事没有,迷惑一个男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招来三妖之后,女娲娘娘明确的给了她们要做的任务,下山化成人形,混入皇宫到纣王身边迷惑纣王,目的就是要银商破灭。功成之后便可修成正果,位列仙班,原文如下:

“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这几句话说的已经很明白,告诉她们说成汤江山的气数已尽,君王愧对天下,西岐圣主已出,天道气数加身,必成新的帝王,你们三人化成人形去迷惑纣王,乱其政绩,等到武王伐纣即可,成事以后,我必将让你们修成正果。

三妖按照女娲娘娘的指示成功迷惑了纣王,最后武王伐纣也成功了,为何女娲娘娘翻脸不认人?原因只有六个字

问题就在这里,总的来说,三妖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女娲也该履行承诺不是?如果真要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上面引用原文部分吧原因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个原因也只有六个字,不可残害众生,三妖的下场就是毁在这六个字上,当初女娲虽然交代了她们的任务,同时也告诫她们不可残害众生,但就这一点,以苏妲己为首的三妖就没有做到,招来最终的杀身之祸。

要说皇室之人的死,也就罢了,比如姜皇后,和姜桓楚,如果苏妲己不挑拨纣王将他们害死,那么武王伐纣也没有突破口不是?这也倒不是她残害生灵的最终原因。

至于伯邑考之死,虽然其中添加了一些暧昧的戏份,苏妲己爱上了伯邑考,但伯邑考为人正派,不屑于苏妲己厮混在一起,才导致苏妲己恼羞成怒杀死他。这一点,就是苏妲己自导自演的好戏了,已经脱离了迷惑纣王的范畴,纯属是一己之私。

如果苏妲己在找到突破口之后(害死姜皇后),完全没有必要再残害生命,只需要使用离间之计把纣王大臣引导去西岐即可。其实这也是女娲的意思,可惜,她们还是没能逃过人间富贵的诱惑,被权财熏心,误入了企图。

为了能保住她们的荣华富贵,尽情享乐,久而久之的也暴露出了她们作为妖怪的本性,为了维持美貌和法力,每到深夜会偷偷出去吸食宫女的魂魄,为了使自己开心,不惜命人将一个待产的孕妇剖腹取子,造炮烙,建虿盆,每一样都是在残害生灵,令人发指。

虽然这样也能达到促使殷商王朝加快灭亡的目的,但初衷已经变的面目全非,违背了女娲娘娘的意愿,偏偏用了女娲最忌讳的残害生灵来达成目的。这样的胜利同样也是女娲娘娘不愿意看到的。

这也是女娲娘娘为什么在最后要帮助杨戬等人抓住轩辕坟三妖的原因,但从残害众生这一点,就已经不可饶恕了,女娲娘娘是福德正神,不能单一判定事情的对错,她灭掉纣王的原因正是看到了纣王没有任何的怜悯之心,天下百姓在这样的君主带领之下只会苦不堪言。为了众生也必须要灭掉纣王,而三妖却违背了她的意愿,残害众生,这与纣王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

女娲又怎么会容忍她们发下的过错呢?如果真的要她们修成正果,同样对不对天下百姓,身为福德正神的她也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这就是女娲娘娘为何要抛弃三妖的真正原因所在。

常见问题

更多文章

  • 怎样的考古文化遗址,才是代表夏文化,破解夏朝国都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文化考古资料,代表夏文化的遗址,夏朝考古遗址在哪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经过二十年的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综合研究,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肯定,中国史前农业萌芽于上万年之前,但是经过漫长的积累、发展,直到大概距今6000年或者稍早一点,成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农业体系,这个体系也就成为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这样一个广大地区内,人们主要的

  • 商朝玄鸟的真面目:不是神秘的凤凰,如今还大规模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朝崇拜的玄鸟是朱雀吗,玄鸟是凤凰吗,玄鸟跟凤凰谁更高贵

    至于玄鸟如何生商的过程,《史记》等记载过一个神话传说,即帝喾次妃简狄沐浴时,见到玄鸟堕其卵,简狄取而吞之,然后孕而生契(商契)。从文献记载来看,商人崇尚玄鸟,认为自身是玄鸟的后代,犹如后人崇尚龙一般。那么,作为商代的国鸟,玄鸟到底是什么鸟呢?其实,玄鸟不是神秘的凤凰,原本非常普通,只是被人弄得玄之又

  • 同样是放,“夏桀放汤”和“商汤放桀”,结局为何有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汤讨伐夏桀时宣布了他什么罪,夏桀和商汤图片,商汤和夏桀都叫什么名字

    两朝交界之时,出现过两个重大事件:夏桀放汤和商汤放桀。同样是“放”,两件事所产生的结局却有天壤之别,这是为何呢?夏桀放汤夏桀是夏朝的末代君主,名字叫做姒癸(sìguǐ),又名姒履癸(sìlǚguǐ),谥号桀,因此后世称其为夏桀。据相关史书记载,夏桀是一个非常昏聩、残暴之人。他对于接手的已经千疮百孔的

  • 青铜时代生活在中国的长吻鳄有助于澄清鳄鱼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来自中国,国外和国外的一组研究人员报告说,对曾经生活在中国的青铜时代长吻鄂的研究正在澄清鳄鱼的一些历史。在他们发表在《国外皇家学会会刊B》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对四种长吻鳄遗骸的研究,以及哪只鳄鱼是第一个在进化上与其他鳄鱼分离的。鳄鱼包括短吻鳄,鳄鱼和长吻鳄,它们是类似鳄鱼的生物,鼻子较薄。今

  • 冲冠一怒为红颜:夏朝第一美人妹喜的三个爱好,注定了夏桀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夏桀与妹喜的历史故事,夏朝夏桀之死,夏桀和妹喜的结局

    (梦归秋辰:第392期)古往今来,女人都在历史长河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好的女人可以让一个家族走向兴盛。相反,一个不好的女人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祸端,最终让整个家族走向毁灭的边缘。比如孝庄皇后和辽国萧皇后就让整个国家走向了强盛,相反霍光的妻子霍显贪慕虚荣并毒杀皇后,最终让整个霍家灭了九族。霍显我们总喜欢

  • 篡位、背叛与烹杀,史书中的后羿:没有射日的浪漫只有欲望的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羿的历史事件,真实历史上的后羿简介,后羿夺了谁的传位

    比如后羿,在神话体系中,这个名字象征着射下九个太阳、拯救苍生的英雄;但在历史记载中,他则是篡夺夏朝、导致“太康失国”的元凶。相较于神话中的浪漫,史书中的展现残忍、无情却又真实,几乎浓缩了后世王朝权力更迭的标准流程。禹传位于儿子启,夏朝建立,这一事件起码有三层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历史由传说中的“公天下”

  • 明知分封诸侯会削弱自己实力,为何周天子不废除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分封制天子与诸侯存在着什么关系,分封制诸侯和天子的关系,分封制诸侯要对天子尽哪些义务

    一、西周初年,周天子曾进行过三次分封,分封制在当时堪称是最完美、最高效的制度; 很多对分封制带有偏见的人,我发现他们其实并不了解分封制的政治逻辑,他们经常提及的一点理由是:分封制导致了周朝的分裂。但其实恰恰相反,如果说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那周朝就是秦朝以前最接近统一的朝代了

  • 比干被挖心后,明明还没死,为何因卖菜老妇的一句话就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比干被挖心的幕后黑手是妲己,而妲己想将比干除之而后快的原因,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两个人其实早就积怨已深。早在两人还不是妃子与臣子的关系之前,比干和黄飞虎曾一起放火烧了一个九尾狐狸洞,并且将里面的狐狸扒皮,做成皮草献给纣王,而妲己作为狐妖中的头头,见到自己的狐子狐孙们因为这一场大火而失去生命

  • 唐朝大诗人杜牧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色之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牧属于唐朝三杰吗,唐朝诗人杜牧时代背景,唐朝杜牧是哪的人士

    在中晚唐时代,杜牧和李商隐、李贺等,是当时诗坛翘楚,他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又和杜甫一起,称为“大小杜”,由此可知,杜牧在中晚唐的诗坛,绝对是一个现象级大佬的存在。杜牧出身在一个世代高门望族的官僚家庭。当时京城有一个说法,叫“京兆韦杜,离天尺五”。京城地区最有名的两大望族,一

  • 此人是薛仁贵长子,薛丁山的原型,击破吐蕃十万大军,功成名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薛仁贵为什么射死薛丁山,薛仁贵的历史真实故事,历史上真有薛仁贵和薛丁山吗

    机缘凑巧,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派遣时任左骁卫大将军的杨矩,领兵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与赞普和亲。当年,唐中宗被谋害,相王李旦在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的辅佐下,继承大统,史称唐睿宗。而护送公主的杨矩,没来得及回长安,便被唐睿宗任命为鄯州都督。吐蕃骑兵吐蕃垂涎九曲之地已久,而杨矩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