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古代军队粮草是如何供应的?

揭秘:古代军队粮草是如何供应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5 更新时间:2023/12/17 14:07:23

古代的军队粮草如何供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说,皇帝还不差饿兵,古代大部分王朝打仗,基本是不存在粮草不足的问题的,前线经常遇到粮草供应问题,基本都是运输线的问题,比如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是断了袁绍大军的粮草供给,而非袁绍真的拿不出粮草了。

古代大部分王朝,只有在连年战乱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粮草匮乏的情况,如果是在太平年景,偶然用一次兵,是不会出现粮草不足的,大一统王朝中,也只有明朝是不论什么时候,但凡要打仗,基本都缺粮。

古代战乱情况下,缺粮主要是生产力降低引起的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一首唐诗,写尽了对外征战,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流失,在任何时刻,人口就是生产的主要基础,随着战争的长期持续,从事农业生产的男丁长期离开耕作岗位,造成土地荒芜,粮食产量降低,军队的吃饭自然就成了问题。

同时古代一旦战争频发,就会造成军事从业人员的极具膨胀,朝廷不但要派出原有的军队外出作战,还要从各地征调军队拱卫京师,而且还有征伐大量的民夫进行粮草辎重的运输。

以汉武帝的漠北之战为例,汉军的作战兵力是十万骑兵,汉武帝同时发动了五十万步卒、十四万匹军马从事后勤运输补给,为大军的作战服务,其消耗是非常巨大的,以此类推,汉武帝时期此类的战争还有很多,直接耗光了从秦国时期积累下来的府库储备,还造成了国内百姓的负担异常加重,内部动荡

所以说,战端一开,对国力和粮草的消耗,不是简单的减法可以形容的,可以用几何倍的减法来计算,一个王朝五六年的积累,才能支撑起一场战争的消耗,百年的积累,才能支撑一代人的开疆扩土。

古代战争中,军队粮草供应最困难的是运输问题

古代军事行动中,前线粮草因为运输的不便,使前线经常会陷入粮草缺乏的困境中,这样的战例不胜枚举,即使到了现代,后勤辎重的运输问题,依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我军在朝鲜战争中的“金刚川大桥保卫战”守护的就是我人民志愿军的补给线,新中国空军的首战地“米格走廊”,同样如此。

粮草供应的困难,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个是地形,另一个距离。其实千百年来,运输的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交通工具改变了,古代物资的运输,主要是陆路和水路,水路是古代一种最为便捷的运输方式,人力物力浪费少,运输速度快,所以我国古代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修运河了。

陆路运输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这就消耗非常大了,山川的阻隔,会让粮草的运输非常困难,诸葛亮的北伐,因为粮草运输的问题,屡次失败,反观曹魏与东吴对阵的东线,很少听到粮草不足的问题,这就是地形的限制。

作战距离也对物资的运输有直接的影响,兵法上讲:“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孙子兵法》上更是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古代运输水平低下,粮草物资在运输途中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曾有人统计过,如果把一石军粮运输到千里之外的前线,在路上的消耗就会达到六斗以上,也就是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耗损率。

军事物资的运输除了受困于自然环境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敌军队粮草运输线的破坏,同样也是前线粮草缺乏的致命因素,长平之战中,白起以两万秦军攻占百里石长城,一举切断了赵军的补给线,使赵军粮草断绝四十多天,被迫投降。

对军队来说,运输线的保护,是一个令人两难的决定,如果派出保护的作战部队太多了,无疑加剧了运输途中的消耗,派出的部队少了,押运粮草的民夫又缺乏战斗力,容易被人截胡,因而对辎重运输问题的解决,一般更能展现一个将领的基础水准。

古代不打仗的时候,军队供给怎么解决呢?

古代王朝解决军队的粮草军需问题,主要依靠两个手段,一是赋税财政收入,另一个就是自力更生,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即使到了现代也是重要的手段。

赋税收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段,古代解决军队粮草,还有一个重要的自力更生手段,就是“屯田”,屯田制是从西汉开始的一种戍边制度,从汉文帝开始实行,经汉武帝发扬光大。

汉文帝时期,晁错上书说:“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开创了屯田的先河,简而言之就是让戍边的军队就近耕种安家,这样就使戍边士卒战时杀敌,平时耕地训练,两不耽误,而且屯田的土地是官府的,时常会采用先进的耕种技术,有时不仅能供给自己食用,还能给国家上缴税赋呢。

汉文帝开边地屯田以后,到汉武帝时期,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粮草消耗加剧,汉武帝采纳群臣建议,在关中很多皇家的山林开启了屯田,将屯田制推行到了内地,自此之后各朝各代都在效仿,成为军队自力更生,减轻朝廷财政压力的重要手段。

明朝的财政崩溃,成也“卫所制”,败也“卫所制”

明朝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自从战国时期,中原形成完善的军事制度开始,秦汉到魏晋,军队的粮草军需由朝廷供给,朝廷没有出现缺粮的问题。

再从北朝到唐朝,军队的装备军户自己解决,平时的粮草问题由自己的军田耕作获得,战时朝廷解决粮草问题,朝廷也很少出现缺粮问题。

财大气粗的宋朝,朝廷供养专业的禁军进行战争,军需供给重新由朝廷负担,也没有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

唯独到了明朝,推行“卫所制”力求最大限度减轻朝廷负担,朱元璋自诩“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最终明朝成立最穷逼的朝廷,经常东拼西凑,拿不出粮草军需来。

明代的卫所制是借鉴屯田制的一种军屯制度,朝廷授予军户土地进行耕种,每个军户出一人进卫所当兵,称为正军,军户中的其他子弟称为馀丁或军馀,军户还需出一人跟随正军一起进入军营,照料生活。

军户中的壮丁到军营之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军事训练,成为守备兵,另一部分则耕种军营的土地,上缴粮食,供养守备军,这就是明代卫所军粮草的主要来源。

原本朱元璋计划以卫所制减轻朝廷供养军队的成本,但是事与愿违,随着卫所制的崩溃,卫所士卒大量逃亡,朝廷不得不募兵作战,由朝廷负担军队开支。

但是国初全国的大量土地划分为军田、军户的土地,享受免税政策,却被不法军官、豪强侵占,这样朝廷的收入没有增加,开支却大幅度提升,再加上明朝官员俸禄极低,贪腐严重,财政岂有不崩溃的道理!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金陵八家之一的龚贤:“黑龚”浓密苍茫,“白龚”简淡雅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金陵八家,清朝,历史解密

    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著有《香草堂集》。《高岗茅屋图》《高岗茅屋图》描绘了江南山水,其笔墨劲利而苍厚潮润,苍翠欲滴

  • 提前发现李世民计划的张婕妤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婕妤,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唐高祖李渊他年轻的时候娶了名门闺秀窦氏,他们两个人夫妻情谊很深、不过后来李渊结发妻子在隋朝的时候死了,李渊非常伤心。后来李渊和他的儿子们带领士兵攻下江山,创建唐朝,李渊还追封他死去的妻子为皇后并且没有再立皇后,可以说窦氏在李渊的心中地位很高了。。不过感情再好,随着时间的消逝人的记忆变淡,李渊

  • 为何诸葛亮死后曹叡就开始慢慢颓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叡,历史解密

    为何诸葛亮死后曹叡就开始慢慢颓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叡乃曹丕之子,曹魏政权第三任帝王。他从小便被曹操寄予厚望,认为他可成大事。曹叡继位后,果然励精图治。不仅多次抵御蜀吴的进攻,还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颇有建树。如此明君,却在诸葛亮死后一改之前的行

  • 暴虐的纣王真就是昏庸无能,是否是他导致商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在人们印象中商纣王是个暴君,昏君喜淫乐,好酒色,修建酒池肉享受,残害忠良。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 大英帝国丧失的领土有哪些 至今拥有的海外领土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英国,北美,历史解密

    领土丧失于1921年前丧失的领土英属北美13殖民地,即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特拉华马里兰新泽西弗吉尼亚(包括后来的弗吉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马萨诸塞(包括后来的马萨诸塞州和缅因州)纽约(包括后来的纽约州和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罗德岛佐治亚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康涅狄格宾夕法尼亚对于英属北美十三殖民地与

  • 刘弗陵为什么那么信任霍光?他们一起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霍光,西汉,历史解密

    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他登基时年仅八岁,所以汉武帝诏近臣托孤,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接受遗诏辅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为了防止霍光专权,汉武帝还让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以此互相牵制。然而在霍光面前,他们绝对不是对手,慢慢地霍光掌握了大权。汉昭帝在

  • 尼安德特人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他们会吃自己的同伴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历史解密

    工具使用尼安德特人看来是相当稀少的人类,已经在法国北部发现尼安德特人使用过的工具(在工具中发现一块颞骨,通过研究发现,它属于一个尼安德特人。该骨片的一端被切出一条沟,应该是为了方便用绳子绑起来的。而现代人的工具,则是在其中打洞,并将之用绳串起来)。在其营地出土的遗迹大多是工具。他们制造并使用各样的石

  • 揭秘: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攻打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从元朝说起,大家都知道元朝是我国古代最辽阔的帝国,横跨亚欧大陆所创立的大帝国,这个帝国首先是因为成吉思汗,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和他所创建的蒙古铁骑,就没有元朝那么广阔的版图,成吉思汗当年征服了中亚,欧洲等地,虽然他所创建的帝国无人能比,但是还是有一点让我们难以明白的,那就是他带兵攻打了那么多地方,但是唯

  • 唐太宗最神秘的妃子,杨妃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妃,唐朝,历史解密

    她是唐太宗最神秘的妃子,最后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妃,她出身高贵,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和李世民生育有两个儿子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由于她身份高贵,根据史书记载,“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因此她的儿子也被李世民另眼相看。尤其是吴王李恪,他性格果敢、文武双全,尤

  • 后三头同盟都有谁?有何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后三头同盟,罗马,历史解密

    公元前43年,安东尼、屋大维和雷必达在波伦尼亚附近会晤,达成协议,史称后三头政治同盟。与前三头同盟的私人协议性质不同,后三头政治同盟后来获得罗马公民大会的承认,授权同盟颁布法令和任命高级官员,统治国家5年,因此具有公开和合法的性质。安东尼马尔库斯·安东尼斯·马西·费尤斯·马西·尼波斯(Mar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