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如何差点亡国的?苏秦和乐毅居功至伟

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如何差点亡国的?苏秦和乐毅居功至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4/1/23 1:09:12

此时的齐国其实早就成了国际社会上的眼中钉,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被秦国给盯上了,再加上苏秦策反了孟尝君,让国内纷争不息,实际上已经非常危险了。

大秦帝国中的齐闵王

[var1]

燕昭王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奋图强,使得燕国的国力得到了全面恢复,此刻已经是兵强马壮,磨刀霍霍,只等最后一声号角了!

燕国人的毁灭复仇模式已经动,齐国随时面对几十万睚眦欲裂的大兵,可是他们还完全蒙在鼓里,这和苏秦在齐国当奸细是分不开的。

苏秦觉得现在时机还没有成熟,因为齐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并没有坏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所以他就继续在中间挑拨。赵国此时已经悄悄地强大起来了,可是前些年因为和齐国人组成联军围攻函谷关,跟秦国人闹僵了。

所以苏秦就说服齐闵王跟秦国人和好,秦国人那里是真心的想要和他和好,只不过也是要来个远交近攻而已,范睢已经入秦了。可是如此一来,齐国就激怒了三晋,三晋随即决定跟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死磕。

大秦帝国中苏秦

[var1]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苏秦就向蓄势待发的燕军发出讯号,声称时机已经成熟了。可是这个消息泄露了出去,他被齐闵王当奸细车裂而死,也不能说是当奸细,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奸细。

司马光说他因为被当奸细被杀,贻笑天下。

苏秦虽然死了,但是燕国的大军还是如期而至,统帅他们的就是日后被人们尊称为能够和管仲齐名的名将乐毅

那个时代可真是个名将辈出的时代,白起孙膑、乐毅、商鞅,也不知道他们如果死磕一下,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视死如归的苏秦

[var1]

乐毅不是孤身而来,他带来的是一只联军,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这是齐闵王外交上的失败造成的呀!这次合纵讨伐的不是秦国,却是齐国,说明齐国当时是东方最强大的霸主。

楚国人没有忘记怎么在齐国人的手中失去了淮北地区,你不是喜欢假仁假义玩花样嘛,那么大爷就陪你玩一把。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求助,人家派出十万大军,主动地来“救援”了。

六国攻打齐国,可谓是万众一心,主要原因当然是齐国攻打宋国之后,国力膨胀得太大,引起了联合国的恐慌,而且齐闵王这人又不知道收敛二字应该怎么个写法,居然扬言要取代周王朝称帝,三晋觉得生命财产安全已经受到了威胁,所以必须坚决把他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甚至灭亡他。

乐毅伐齐

[var1]

在乐毅的领导之下,齐国无力抵抗,陷落城池七十余座,就好像是当年齐国人对付燕国一样的场景,最后都城临淄也陷落了,就只剩下即墨和莒县两座城池,齐国从此一蹶不振,彻底退出争霸的舞台。

更多文章

  • 战国后期,面对赵国的生死存亡,乐毅为何会无动于衷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乐毅简历,春秋战国乐毅,燕昭王和乐毅关系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

  • 秦国灭东方六国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为什么这样推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灭六国的原因,秦国何时灭掉东方六国,秦国如何灭六国统一的

    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众所周知,秦国最后灭掉了另外的六国,但六国是怎样被灭的,它们灭亡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秦灭六国大致是按照先易后难和先北后南的顺序开始的。战国末期,齐国势力最弱小的就是韩国,所以,秦国从韩国开始了扫平六国的行动。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进攻韩国,韩国

  • 战国七雄燕国的创立者,与周公旦、姜子牙齐名,柱国重臣召公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中燕国的领导者,姜子牙和周公旦谁厉害,战国七雄燕国巅峰版图

    召公奭与姜子牙是同时代人,后世把他们与周公旦、毕公高并称为周初四圣。对于周公旦和姜子牙,我们再熟悉不过,那么与他们并称的召公奭又是何许人也呢?[var1]【召公出身】召公奭,姬姓,名奭,又称召康公。关于召公奭的出身,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召公奭是周文王的庶子,另一种说法认为召公奭是姬姓旁支。与

  • 战国七雄每个国家军队都很强,为什么秦军可以所向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秦军有多强,秦军在战国时期鼎盛有多少部队,战国楚军和秦军哪个厉害

    尤其是战国末期,秦国横扫六国,几乎没有对手。然而,秦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是有以下几个原因。[var1]第一,地理位置。秦在建国前没有领土。周王东移洛阳后,秦王被许诺将原周皇族的领土给他,而这一领土已经掌握在犬戎手中。因此,秦国建国的疆域是从戎狄部落手中打下来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秦

  • 战国七雄中,为何最先变法的是魏国,而不是其他诸侯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首先,在战国七雄中,魏国的“李悝变法”可谓最早进行的变法。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在位时,任用李悝为相,所进行的变法图强。对于李悝变法来说,主张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尽地力、平籴法。在此基础上,李悝变法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为何曹丕却选择攻打大胜的吴国,而不是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攻打吴国,三国夷陵之战参加的吴国将领,吴国夷陵之战有谁参加

    [var1]曹操一生太过传奇,所以对曹丕的影响十分大。曹丕上任后,便也想效仿父亲,做出一番大事业。曹丕曾经问过贾诩到底该打谁,贾诩给出的建议是蜀国有诸葛亮治国,整体国家凝聚力很强,很难从外面突破进去,而吴国有长江天险拒守,孙权又有智慧谋略,在加上有陆逊这样不可多得的将领,此时的魏国并不是他们的对手,

  • 长平之战赵括的军事指挥很致命,如果他换种策略,结局或许会好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括能打赢长平战役吗,赵括兵败长平原文,长平之战赵括有多悲惨

    当时间定格在战国末期的上空,战争的阴云已经阴森的可怕,狂风暴雨随时准备洗礼人们脆弱的心灵。和秦国强势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东六国的无限衰弱。但,却有一个诸侯国是例外。它就是赵国。[var1]赵国自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赵惠文王的选贤任能,赵国一度实现了战国末期的一次中兴,这就引起了秦老大的极其不满,自

  • 信陵君窃符救赵,挽救赵国一时,最终却也是昙花一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后续,信陵君窃符救赵是真是假,赵国为何不重用信陵君

    秦昭襄王得知魏国出兵援赵,就派使臣到大梁警告魏国:攻下邯郸已在旦夕之间,谁敢救赵,我就乘势攻打谁。”魏王受到威胁,不敢再提救赵之事,并派人向晋鄙传令,让其在邺城驻守待命。[var1]平原君不知其中的曲折,以为信陵君不讲信义,就写信责备信陵君。信中说:“我一向敬佩公子见义男为、急人之难的优秀品德,因而

  • 夷陵之战后刘备惨败,魏国为何不趁势进攻蜀国,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正史中夷陵之战吴国怎么打败刘备,夷陵之战吴国有谁参加,夷陵之战吴国名将

    蜀汉不好打,是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蜀+汉中”这个这个政权就像是保险箱一样,里面的人很难走出来,但外面的人也很难攻进去。魏国想要攻入蜀汉,必须先拿下汉中,然后再拿下剑阁,而剑阁却是蜀地咽喉,易守难攻。并且,蜀国的汉中太守魏延也并非易与之辈,后世之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五虎上将被抬得极高,其实

  • 五国伐齐时,赵国出力仅次于燕国,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国伐燕国,燕国和赵国哪个先亡的,五国伐齐秦国得到了什么

    [var1]在乐毅伐齐时,不仅燕国全力以赴,对于赵国来说,也是出力颇多。在五国伐齐开始之前,赵惠文王把赵国相国的大印授给了乐毅,也即积极参与到五国伐齐的谋划中。等到战役开始之后,赵国名将廉颇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