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刘仁轨:能文能武打得日本人老实800年,堪称河南人的骄傲

唐朝名将刘仁轨:能文能武打得日本人老实800年,堪称河南人的骄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66 更新时间:2023/12/16 4:45:41

他打得倭寇几百年不敢进犯中国,同时也是唐朝的一代名相,在皇上身边出谋划策,不仅如此,刘仁轨最终还进入到了唐高宗的庙庭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刘仁轨出身河南,更是河南人的骄傲。

初露锋芒

刘仁轨是隋朝末年生人,出生于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他的家境贫寒,但是却酷爱读书。

在隋朝末年的乱世之中,他很难得到读书的机会,爱学的他,只能趁着跟随农民逃荒的时候在地上写写画画。

刘仁轨从小就意识到,想要在乱世之存活下来,没有本事是不行的。他学习非常努力,长大后也因为博学多识,在当地小有名气。

有一次,刘仁轨看到了来当地调查民情的大使任瑰,在他写准备呈给皇上的奏书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任瑰本来以为是哪里来的刁民找事,但是看到刘仁轨给出的建议确实很好,也惊叹于他的才华,决定把他带在身边。

经过多次的交流,任瑰越来越赏识他的才华,就当即把他任命为息州参军。后来,刘仁轨又被调到陈仓县尉。

刘仁轨初来乍到,谁也不怕,面对作恶多端的折冲都尉鲁宁,他也决定好好治一治他。

刘仁轨本来只想警告他一下,但是鲁宁却当众羞辱了自己,没有犹豫,刘仁轨直接下令将鲁宁处死。

这事被当地的其它官员上报给了朝廷,得知此事的唐太宗怒不可遏。一个县委竟然敢下令处死都尉,这成何体统,于是把他召来皇宫问讯。

他问刘仁轨为什么要这么做,刘仁轨直言不讳告诉皇上:鲁宁不仅侮辱了我,还在地方为非作歹,所以我杀死了他。

知道事情原委的唐太宗认为他是个有胆色,身上有正气的人,不仅没有惩处他,反而还提拔他做咸阳的的县丞。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要到咸阳围猎,但是刘仁轨却劝阻皇上不要来。他说已经到了秋收的季节,百姓都在忙,他没有时间伺候皇上。

听到这些话,唐太宗非常高兴,觉得这个人能体恤民情,而且有担当,是个做官的好材料,又提拔他到新安县做县令。

但是如此清廉刚正的刘仁轨,自然不会受到其他官员的欢迎,尤其是深得皇上宠信的李义府

遭到人陷害

李义府看着被皇上赏识提拔的刘仁轨,逐渐有了妒忌的想法,认为他会取代自己在皇上身边的地位,于是决定把他除掉。

显庆五年,唐高宗要出兵百济,李义府向唐高宗推荐了刘仁轨。虽然知道这次出兵的时机不好,但是刘仁轨也无法拒绝,他只能向李义府请求,想延迟出兵。

可李义府早就想借机除掉刘仁轨了,他立即督促刘仁轨不要延误战机,迅速出兵。刘仁轨被逼无奈,只能领兵出海,也正如李义府所想的那样,他的船队被风暴吞没,伤亡严重。

回到朝廷的刘仁轨面对唐高宗的指责,百口莫辩,李义府也在旁边说“刘仁轨不除,无法向百姓谢罪。”

同在朝堂之上的源直心却保下了刘仁轨,他对高宗说:天气之变,非人预料。刘仁轨在他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幸免于难。

恰逢征讨百济的王文度将军离世,刘仁轨被唐高宗下令接替王文度掌兵,接任方州刺史。但就是在他刚刚到任的第一年,之前,被征讨的百济又卷土重来了。

大显身手的时候

百济这次找回了曾经的王子,决定反叛,一路打到了新罗,把唐军围堵在了府城。

朝廷得知了这个消息,命令刘仁轨火速增援。刘仁轨终于得到了能一雪前耻的机会,他火速出兵,击退了围攻的百济军队。

看着百济撤军,刘仁轨仍然放心不下,他决定继续留在百济,以免对方死灰复燃。刘仁轨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百济卷土重来,趁着夜色扎下了营。

料事如神的刘仁轨果断出击,迅速摧毁了百济营地,杀得百济人落荒而逃。高宗听说此事,连连拍手称赞,认为刘仁轨有勇有谋,对他大肆嘉奖。

但是刘仁轨也没有接受,建功立业才是他的追求,建功立业的机会在第二年找上了门。

与百济隔岸相望的倭寇,决定帮助百济军队东山再起,很快派出了大军进攻刘仁轨所在的地方。

敌军来势汹汹,刘仁轨也得到了朝廷援军的支持,孙仁师将军前来助阵。刘仁轨在战前提出兵分几路,直取地方大本营,而没有选择先攻占对方的交通枢纽。

他的战术确实直击敌方要害,倭寇和百济首领面对,从几个方向突袭而来的唐军,不敌之下宣布了投降。

刘仁轨也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把他们放了回去。自此,倭寇在之后近800年的时间没有再踏上唐朝一步。

虽然刘仁轨出色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仁师将军想让他回去领赏,但是刘仁轨决定留在百济,帮助百济人重建家园。

他帮孙仁师写好了给高宗的奏章,自己则深入百济,调查民风民情去了。

文武双全、大治之才

在刘仁轨的统治下,百济很快就恢复了原貌,并且刘仁轨还把唐朝一些好用的农业工具,带到了百济。

百济人民在刘仁轨的带领下,开垦农田,灌溉水利,逐渐从战争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刘仁轨还让曾经的百济王子做自己的副官,安抚百济人民,百济逐渐走上了复兴之路。

而在长安,唐高宗看了孙仁师带回的奏章,称赞刘仁轨文武双全,加封了他的官职。在百济,刘仁轨收到了加官的通知,却也不急着回去受命,他在百济还有没有处理完的事务。

几年之后,听闻高宗到泰山祭祖,还在百济的刘仁轨,带着百济王子,倭寇大臣一起来到泰山,臣服于皇帝脚下。

大喜过望的唐高宗直接把刘仁轨封为左丞相,留在了朝廷之内,即使在武则天管理朝政之时,他依然是大唐的重臣。

总而言之,刘仁轨文武双全,立功无数,无论是在唐高宗手下,还是武则天身边,他都尽心尽力地为大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位武则天口中的“大唐萧何”,在经历了浮华的一生后,在四十三岁的时候病逝。

而在他死后,也进入了唐高宗的庙庭,这对他来说应该也是无上的荣耀,作为一个河南人,刘仁轨也是不少河南人的骄傲。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有14个儿子,为何却选择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太宗李治,唐朝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唐太宗李治是什么原因死的

    既然如此,那么李世民为何还要立看起来平庸无奇,年纪尚小的李治为太子呢?其实,当我们主观意识如此看待李治的时候,我们便会被历史所欺骗。李世民的儿子们封建社会时期,国家实行的继承制度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唐太宗年间的第一任太子是李承乾。李承乾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其舅舅也是大门阀长孙无忌,背景也是相

  • 唐朝贵族的三大喜好: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他们妙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唐朝时著名的昆仑奴,昆仑奴新罗婢还有啥

    昆仑奴 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昆仑奴。大部分人接触黑人,都是在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一些西方国家和非洲的黑人也来到中国碰运气,寻找发财的机会。在部分人的印象中,这是黑人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但事实上,早在1400多年前,黑人就开始在中国开始了“打工”生涯。“昆仑”在我国古代泛指南洋地

  • 唐朝时期煎茶:成为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饮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煎茶的优缺点,唐朝煎茶正确做法,唐朝煎茶法要加佐料吗

    而茶叶命运的改变,要归功于茶圣陆羽。“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事学春茶。”陆羽著有《茶经》三卷,对茶道论述详尽。他提倡饮用以茶饼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为宜。首先,煎茶前先烤茶,将饼茶用高温“持以逼火”,并且经常翻动,“屡其翻正”,否则会“炎凉不均”,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烤好的茶要趁

  • 商朝灭亡后,有一个人逃到了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延续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朝灭亡后遗留的国家,商朝灭亡后后裔去了美洲吗,商朝灭亡的历史背景

    商朝作为中原大地上公认的第二个王朝,虽不是最为著名的,但其历史地位也不容小觑。可以说商朝的存在,切切实实地奠定了现在中国以及周边部分国家的版图,其遗产一直流传至今。作为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作为人尽皆知的暴君,其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在后世《封神榜》的演绎之下,民间又对于这个皇帝有了更加戏剧化的看

  • 妇好墓出土青铜怪器,形状像是鸟爪,专家说:它是干这个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妇好鸮尊存世量,妇好青铜三联甗像啥,妇好墓出土梳形器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考古人员发现妇好的墓,纯属一次偶然。1975年冬,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有一片岗地,村民们准备进行平整土地作业。由于地处小屯遗址范围,这件事惊动了当时地的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考古人员决定在动工

  • 妇好墓出土“古怪”玉人,因他腰部的一件东西,它竟成考古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28年时,在河南省安阳市的一个小山村中,有村民偶然发现了一座古代人类文化遗址,经过专家们的考证,确定此地遗址的朝代为殷商时期,故此将其命名为“殷墟遗址”。在此之后,专家们也曾对殷墟遗址进行

  • 她12岁嫁给一位43岁的枭雄,生下3位战神,堪称清朝的开国柱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先后嫁给三位皇帝的传奇女子,历史上真实的忠臣夫妻,历史上一对姐妹嫁给了一个名人

    而在政治斗争之中,老夫少妻的出现更是家常便饭,比如就曾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在12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位43岁高龄的枭雄,从此以后,她的命运就已经不在自己手里了。然而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女子不仅把握了大权,甚至还生下了三个儿子,并且个个都是战神一般的存在,是清朝开国的柱石,这位女子的名字叫阿巴亥,

  • 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能花完吗?和珅回答了2点,让嘉庆无言以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被嘉庆皇帝抄家的时候,他的家产总价值大约在11亿两白银左右,乾隆年间朝廷每年的税收才七、八千万两,换而言之和珅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朝廷十五年的收入,富可敌国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而且有人算了一笔账,和珅的家产足以还清清朝末期所有重大对外战争赔款,包括清末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情花战

  • 和珅请纪晓岚吃饭,牵来一条狗羞辱他,结果被纪晓岚怼得体无完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纪晓岚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诸多的影视剧也对他进行了描述。在这些电视剧中,纪晓岚与和珅的相爱相杀最为有名,也给人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曾经,纪晓岚升了官,嫉妒的和珅大摆宴席,还请来了纪晓岚。在吃饭期间,和珅安排了“一条狗”来搅局,想借此羞辱他一番。不曾想,却被纪晓岚“反怼”的没脾气。今天

  • 和珅被抄家时,官兵发现他“家徒四壁”,嘉庆:把柱子拆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死前与嘉庆谈话,和珅被抄家时发现一物,嘉庆为啥杀和珅

    他们无恶不作,疯狂敛财,欺男霸女,只手遮天,是人们所唾弃的对象,如今我们也在尽一切可能来避免贪官的产生。在封建王朝,因为信息闭塞,要避免贪官可就难得多了,有些贪官利用信息差,欺上瞒下,有些贪官利用自己的暴力手段来统治地方,但谁的手段都比不上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和珅的贪腐,是得到了皇帝的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