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驾崩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登基后才知父亲智慧

康熙驾崩前,为啥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登基后才知父亲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36 更新时间:2024/1/13 8:32:32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去世前,往往会修建大型陵墓,且通常会指定爱妃陪葬。到了清朝,封建专制集权发展到巅峰,皇帝去世,陪葬规格更显雍容华贵,极其繁琐,然而,在清朝却发生过这样一件离奇事件。

据说康熙去世前,曾点名让一位男性大臣陪葬,从古至今哪有男性陪葬之礼,就算有也不过是修建陵墓的工匠。那么康熙为何要让这位男性大臣陪葬?而且这一举动还有着智慧之处,雍正登基之后才知道,这位男性大臣又是谁呢?

九子夺嫡事件

公元一七零八年,这一年内,康熙皇帝被各种烦心事弄得焦头烂额,先是杀索额图,后与皇太子二皇子关系破裂,随后又发现二皇子结党私营之事。

这是一国之君绝不能容忍的,国之所以存在,在古人看来全靠阴阳调和,文臣武将为之一阴一阳,调和器则为皇帝,如果阴阳失衡,朝廷便极易陷入崩溃破裂。因此,对于二皇子结党私营之行为,康熙十分愤怒,并于这年下诏将其废黜。

可令康熙万万没想到,这竟是他噩梦的开始。康熙共有三十五子,其中儿子二十个,女儿十五个, 除去夭折的孩子,总共二十八位。自从二皇子被废,太子之位空缺,这二十个儿子当中,有九个坐不住了。

为争夺太子之位,他们纷纷动用手中关系,想要尽可能拉拢更多朝中大臣,以获取更有利的支持率。这场明争暗斗,使得皇子兄弟间情感破裂,相互厮杀,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夺嫡事件。

夺嫡事件以四皇子胤禛胜出结束,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康熙一生文治武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君主时期为数不多的明君,曾一度开创康乾盛世,后世之人对其皆有良好评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九子夺嫡事件,是康熙人生中犯过的最大错误,看着儿子自相残杀,晚年的他这或许也是康熙过后,雍正等皇帝不再公开立储转而秘密立储的缘由吧。

九子夺嫡虽残忍,但帝王之心绝不允许优柔寡断妇人之仁。雍正最终脱颖而出,按照规矩,康熙皇帝去世前必须为新皇登基做好铺垫。他不仅帮助雍正暗中除掉许多反对对手,还利用帝王之术,使得一位权臣,死心塌地辅佐雍正,这位权臣便是——隆科多

点名陪葬

隆科多乃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个儿子。如此身份地位,在朝堂之上自然如鱼得水。

公元一六八八年,隆科多被康熙授予一等侍卫头衔,很快再次被提拔为銮仪使以及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可以说,在当时,除去康熙皇帝,朝堂之上隆科多用权倾朝野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雍正皇帝能够在九子夺嫡中胜出,与隆科多大力支持不无关系。对于隆科多而言,他算押对宝了,雍正做皇帝后,自己乃雍正恩人,想必日后就连皇帝都得高看自己,看自己脸色办事。

当然这种想法他仅仅只是想想而已,可不敢明说出来。可正当他以为好日子即将到来时,皇帝一道旨意,让他感到天崩地裂,康熙竟然点名让自己陪葬。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隆科多明白,皇帝一言驷马难追,可他却十分不甘心,大好前程就在眼前,为何皇帝偏要让他陪葬呢?为了自救,隆科多只能找四皇子胤禛帮忙,让他看在自己辅佐有功之上,替自己向康熙皇帝求情。

四皇子为此进退两难,九子夺嫡之事本就令父皇难堪,此时面见父皇,极有可能因言获罪,万一惹得父皇不高兴,太子之位恐怕不保。可如果不去替隆科多求情,就属于手下有难,眼见不帮。日后包括年羹在内等其他支持者,恐怕不会再支持自己。

于是四皇子咬咬牙,最终还是替隆科多求情去了,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康熙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在自己开口后想都没想便答应了,还下令赏赐隆科多封官加爵,并让他做四皇子顾命大臣。

对于四皇子而言,他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为何突然点名让隆科多陪葬,又为何在自己求情过后,立刻答应取消隆科多陪葬,不仅如此还给他封官加爵?直到康熙去世,四皇子继位成为雍正皇帝后,雍正才明白过来,原来父亲乃拥有大智慧之人。

帝王之术

在其职,便谋其位。雍正在继位之前,其思考方式是以皇子身份为基础,向四周扩散,身份局限性使得他无法理解康熙此种做法。

等到雍正继位之后,其身份转为一国之君,皇帝思维不仅使得他需要治国理政之道,更使得他需要御人之术之理,此时的他,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原来,康熙善于识人,他早就看出隆科多辅助四皇子继位,乃另有所图。隆科多就仿佛一匹未被驯化的野马,且这匹野马十分聪明,他表面上臣服于人类,实际上只是想借助人类达成某个目的。

等到目的达成后,他便会主动脱去缰绳,给人类制造麻烦。也就是说,隆科多位高权重过后,绝不会一心一意辅佐雍正。

为此,康熙便点名让隆科多陪葬,目的是打击隆科多自信心,让他对皇权感到恐惧,届时,他只能求助于雍正,这就是为何当雍正替隆科多求情时,康熙想都没想便答应的原因。

因为康熙的目的已经达成,他想要让雍正对隆科多有恩,让隆科多心生感激之心,这样一来,自己去世后,隆科多才能一心一意辅佐雍正。

结语

综上所述,康熙驾崩前点名让隆科多陪葬,并非他有不雅癖好,而是想要替儿子雍正皇帝驯服这匹野马,使得他对雍正感恩戴德,进而方便雍正控制。能把帝王之术如此巧妙运用,康熙不愧为一代明君,怪不得被称为“千古一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湖口之战,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如何重创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水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平天国石达开湖口之战,石达开在江西三次击败曾国藩,翼王石达开行刑

    背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天京的地位,发起了太平军北伐和太平军西征的军事行动。1853年5月,太平军西征军从天京出发。一路逆长江而上,先后攻取安庆、九江、武汉等地,清廷大震。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转入反攻,于1854年10月攻克太平军占领的武汉,11月攻克了太平军重兵把守的田家镇

  • 雍正为何如此狠辣?只因他身上的这三大谜团,个个让雍正难堪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一生最狠毒的一次,雍正有哪些隐藏的细节,历史上的雍正有多狠心

    第一个就是,雍正逼死生母之谜。康熙的其中一位皇后佟佳氏,虽然佟佳氏并不是雍正的生母,但是她因为没有生育儿子,所以对雍正是视如己出。雍正从小也是将佟佳氏当成生母来对待的。当时因为雍正的生母因为位分低微,不能抚养阿哥,所以雍正一出生就被送到佟佳氏名下教养。后来雍正长大后,他的生母乌雅氏,因为位份提升,可

  • 唐太宗李世民当秦王的时候为什么曾经连续几天都吃不上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有多厉害,秦王李世民经典视频,唐太宗李世民哪年哪月哪日登基的

    [var1]武德二年(619年),山西北部的割据势力刘武周在东突厥的支持下大举进攻唐朝。由于李渊应对不利,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进展迅猛,唐朝的“龙兴之地”河东大部分都被刘武周占领,连太原都失守了。[var1]刘武周的进攻时是唐朝建立以来的第一场大危机,李渊却还用“放弃河东”的权术激李世民主动请战,幸亏

  • 夏侯氏女身为魏国名门之后:为何会嫁给了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飞为什么抢夏侯夫人,张飞是怎么娶到夏侯的,张飞夏侯女儿

    [var1]张飞在人们心中应该是五大三粗,莽汉一个,然而有很多人分析其真实的形象应该是一个风流儒雅的将领,这点我不敢苟同。就单单从张飞掳走夏侯氏女这件事来看,张飞算是一个不太讲道理的人。《三国志》中对张飞的形象并没有直接的描述,但是从一些细节上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张飞的形象。长坂坡张飞率领20多个骑兵,

  • 老玩家从《三国志11》发现吴国人气低下的原因:全怪孙权太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志11最危险武将,三国志11潜力武将排行,三国志11政治数据

    [var1]可能是因为两部关于三国时期的著作《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前者着重写蜀国,后者则对魏国笔墨更多,所以吴国反而成了遭到冷落的对象,但是阿鸯在根据两本著作所改编的历史策略游戏《三国志11》中发现,吴国人气低其实还有着其他原因,那就是这整个国家的战术与将士配置就完全与强国沾不上边![var1]首

  • 孔子随口的一句“脏话”,流传了近千年,成为老师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一句脏话流传千年,孔子唯一一句脏话,孔子无意间说的脏话至今流传

    [var1]就像我们在上学的时候,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自己不学习反倒是打扰别人读书,也被老师称之为“害群之马”。对于大教育家孔子,开办学堂,身边也是不少学子相伴,但却独独有那么一个叫做宰予的学生让他是“又爱又恨”,用这个词语形容真是一点都不为过。[var1]此人是孔子最早一批的学生

  • 孔子问一个7岁小孩,天上多少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子拜七岁小童为师,孔子问小孩天上有几个星,孔子拜七岁孩子为师说明什么

    [var1]“三难孔子”的故事不知大家是否都有听说?讲的便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碰到一位7岁神童项橐,从而被他三个刁钻问题难住的故事。这位7岁孩子究竟是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70多岁的孔子甘愿拜他为师呢?这位也是被称为是历史上第一神童的孩子,听完他和孔子的对话你也会对他肃然起敬。[var1]而当得知眼前这

  •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流传至今,现在成为老师口头惯用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骂过的十句脏话,孔子无意间说的脏话至今流传,孔子一句脏话却成为老师口头禅

    [var1]每个人生来都不是完美的,即使是备受世人推崇的孔子也不例外,他曾经因为和春秋时期美女南子扑朔迷离的关系而被弟子“教训”。也曾因为这位弟子太过难管而恨铁不成钢,最后气的这位圣人直接飙出了脏话,虽然一向以谦逊温和示人,但是人都是有底线的。宰予和孔子的关系应该是所有师徒中最为复杂的了,此人聪明伶

  • 吴楚争霸的起因是什么?楚国又是如何复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被吴灭后如何复国,吴楚之战时楚国疆域,吴楚七国之乱楚国兵力

    [var1]那么,吴楚争霸的起因是什么呢?楚国的边城钟离与吴国的边城卑梁都养蚕,两个女子为争采桑叶互相厮打而大怒,起先还只是两个人的吵架,可随后双方家人赶到了事发地点,开始大打出手,冲突进一步扩大。随着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卑梁的百姓听说自己城池的人被钟离的人打死了,于是当地长官私自带领军队扫荡了钟离城

  • 朱温:平唐末之乱,开五代之国,狡猾比过曹操,却死在了儿子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五代朱温之死,五代后梁朱温现状,朱温篡唐的预言

    军阀混战,总会出现几个有野心、有能力的领导人物,他们割据一方,对天下虎视眈眈。如若侥幸不死,或许也会成为某一朝的开国之君。而唐朝末的宣武节度使朱温,便是唐宋之间那位有野心、有能力的领导人物。朱温出生于安徽砀山县,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朱温早年曾跟随母亲在刘崇家当佣工,后在黄巢起义之时,愤然投入黄巢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