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叛军的主体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精锐边军,总计十三万左右,其他枝干则是北方草原的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落兵,图财图杀不图权。安禄山麾下的三镇边军,是经过许多名将和战争历练出来的。安禄山本人同样是唐军名将张守珪一手带出来的。安禄山,本姓康名轧荦山,母亲是突厥巫婆。安禄山因偷羊差点被乱棍打死,幸得张守珪注意,方才救下带回。一开始张守珪只是简单地将他视作奴隶和俘虏,后来在一次作战中战绩斐然,得到张守珪的赞赏,拔为偏将。
安禄山有骁勇之名,但在名将如云的开元天宝年间,实在不算什么。而且他的骁勇是经不起琢磨的,一次领兵讨伐契丹,被打的大败而逃,幸好心腹连夜赶去搭救,这才从鬼门关这逃出来。安禄山是诡诈著名东北的,常常用诱骗、欺诈等手段杀契丹人。这些都是小聪明,小打小闹还行,一旦遇上大规模战争,绝对没用。即便如此,在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有能力,但有时能力并不会起决定性作用,安禄山便是最好的例子。
安禄山战绩暗淡,可长于诡诈,一边费尽心力贿赂讨好朝中大臣,另一边又通过不识字、胡人骄横没朋友、装蠢来减低皇帝及大臣对自己的警惕,从而得到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已是边关统兵大将的安禄山把自己放得很卑微很卑微,花了很多心思博取皇帝、贵妃和朝臣的欢心。直到叛乱消息传来,李隆基依旧不相信自己的“爱儿”“宠臣”“弄臣”安禄山如此大逆不道。事情发展的很迅速,本来应该很快做出应急反应的大唐中央因皇帝李隆基和宰相杨国忠的慌张茫然错失良机,导致节节溃败,后来做出众多错误决策,更让叛乱一再扩大。
叛乱开始,陇右,河西,朔方三镇精兵入关平叛,吐蕃坐大无军可制;北庭、安西主力入关,吐蕃最终染指西域,自此一千年,汉人再无控制。这五镇是西域边镇和西北边镇,专防吐蕃的。霍去病和卫青在汉朝时期建立的中国威严和统治一扫而空,脱离汉族文化的影响千年时光,差点再也回不来了。
这河西等地和西域各国,全是霍去病在一次次险象环生的战争打败匈奴,拉拢到中国身边的,却因唐玄宗和唐肃宗二人在安史叛乱中的错误指挥送出去,被蛮族霸占一千年,各族势力轮番登场,统治着这一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