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一个特殊官职,比皇上权力还大,200多年来仅有2人当过

清朝一个特殊官职,比皇上权力还大,200多年来仅有2人当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04 更新时间:2024/1/21 16:32:50

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中,封建王朝占了绝大部分时间。皇上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的权利高于一切,这是从古以来不变的规则。但是依然有一些特殊的情况的存在,就比如清朝时期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官职,他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在200多年期间仅有两个人担任过,那这个官职是什么呢?又是谁担任的呢?

皇权的胜利

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史上对于清王朝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有乾隆盛世这样辉煌繁荣的一面,也有割地赔款屈辱的一面。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康乾盛世代表着中央集权进入了巅峰,天下大事都由皇帝说的算,而其他的臣子的地位一低再低,最后而甚至到了自称奴才的地步。

其实中央集权的加强并不是只有清朝才有的,历朝历代皇帝们都千方百计的将权力揽入到自己手中,这样可以提高官员的效率,也能分割大臣们手中的权利。与清朝相近的明朝就废除了六部的制度,一切事物由皇帝直接管辖,将其权利牢牢的攥在皇帝手中。

于此同时还设立了内阁,也就是皇帝的秘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更能统一的进行办事。而到了清朝将此发挥得更为透彻。他效仿明朝的制度。在皇帝下面设置了六部,而且为了分割贵族权利又设立了督察院。

而在雍正年间,清朝又设计了一个机构名为军机处,其主要目的是处理战事内务,大大小小的军队只听从皇帝的命令,也代表着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但即使是这样,清朝依然有个职位的权利远超过皇帝,这个职位就是摄政王,而且历史上只有两人担任,一个是清朝前期的多尔衮,一个是清朝快走向灭亡的载沣

多尔衮操控顺治

首先我们来讲的是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从小便随父亲征战沙场,名扬万里。可以说大清朝打下的江山的一半以上都是他的功劳,这样名声显赫的人却没有得到皇位。

皇太极死后按照规定应当由他的长子来继承,其长子名为豪格,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和多尔衮相比,多尔衮的才华更胜一筹,呼声最高,而且在多方面碾压豪格。就当众人以为皇帝会在两人之中产生之时,多尔衮却选择让皇太极和孝庄太后的儿子顺治皇帝继承王位。

根据野史记载,多尔衮喜欢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而皇太极并不喜欢孝庄太后。两人之间有不可诉说的亲密关系。孝庄在皇太极死后,并不像一同陪葬。而是想以皇帝母后的身份活下去,于是就巴结上了多尔衮。

多尔衮对孝庄也有心意,两人虽然碍于世俗目光没有公开,但孝庄好歹在多尔衮的庇护下生存下来。不仅如此,在多尔衮的各方面的努力之下,让孝庄的孩子甚至当上了皇帝。可此时,顺治皇帝的年龄尚小,完全不知道当上皇帝的意义,他就像一个空架子一样任人摆布。

但确实,小孩子当皇帝简直就是儿戏,的确需要有人来辅佐。多尔衮并不傻乎乎的一味付出,而是保留自己的权利,成为皇上背后的指点江山的人,处处限制皇帝的权利。

而多尔衮过一段不是皇上,却比皇上还要风光的时光后,从马上失足摔落,最后一病不起,这样的变故让顺治皇帝可以亲自掌控清朝的权力,成为真正的皇帝。

说来奇怪,顺治皇帝并没有对多尔衮的辅佐感恩戴德,而是充满了矛盾。顺治皇帝为多尔衮举行了厚葬仪式不久后又将他挖出来进行鞭尸。即使顺治皇帝的成功离不开多尔衮,但是顺治皇帝却对多尔衮恨之入骨。

载沣操控溥仪

第二位摄政王是溥仪的父亲载沣。说来可笑,当一个国家走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能当皇帝。慈禧太后在死之前将三岁的溥仪立为皇帝,想想看,满朝文武对着一个孩子进行朝拜,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不仅如此,慈禧任命他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来帮助处理大事。

慈禧的算盘打着好,她选择用孩童来作为皇帝,是为了确保自己能在其后垂帘听政。希望傀儡皇帝能听从自己的指挥,让自己牢牢地掌握着权力。然而不幸的是,慈禧宣布溥仪继位后,便很快去世了,那么清朝的大权就落在了摄政王的手里。

虽然溥仪的父亲掌握大权,但是本身却没有能力改变病入膏肓的清朝。这位摄政王虽然也努力的想改变清朝现状,恢复国家元气,但一个人的力量难敌四手。朝廷上大臣的心怀鬼胎,卖国者接二连三。载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被列强四分五裂。

载沣所处的时代风云变幻,腐朽的清王朝从只能从外部瓦解。直到第二年在革命党以及的逼迫下,溥仪退位,大清从此走向了灭亡,而这位摄政王也被称之为亡国的摄政王。

即便如此,他依然刷了自己的存在感,那就是溥仪长大后签署了日本侵略者的协议,在北方成立了伪满洲帝国,彻底成为日本人的傀儡。

而载沣认为儿子这么做是叛国的,可依然没有太多的权力反对阻止儿子,能做的也只不过是用言语来批评,并没有改变历史现状的能力。而后载沣度过了最后的一段贵族时光,尽管他的身份被当时的革命者口诛笔伐,但从事实上来还算是安享晚年。

结语

由此我们可见摄政王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位,因为他的权力高过了皇帝,最主要原因是皇帝都是孩童,只是名义上的皇帝,而摄政王是真正掌权者,一般情况下在特殊时期才会出现。但是,摄政王的目的依然是维护皇权,是巩固封建的统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三大奸臣之首,比和珅更贪,竟得到正史认可,他说:朝廷没我家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四大奸臣和珅图片,四大奸臣有和珅吗,和珅是哪个年代的奸臣

    通敌卖国,倒卖官职,将各处利益全都收揽进自己兜里,完全不管百姓的死活。今天要说的就是明朝的严嵩,为明代三大奸臣之一,他的奸甚至是得到了史记的“认可”,自家财富一度比国家还要多,全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所得。严嵩踏入官场的第一步就是考取功名,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想来严嵩的才学也不会差,作为翰林院庶吉士,前途

  • 慈禧太后的墓地旁边为什么寸草不生?清朝大臣说:慈禧生前交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人看来,如果坟墓不种草是相当倒霉的,那么,慈禧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呢?民间也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慈禧曾经闲着看他们的陵墓,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她觉得墓上的草相当于侵略者的落草,而落草为侵略者的意思是,有些人在山的角落里当土匪,她认为他们的地位是高尚的,如何允许自己和普通人,这样才能把坟墓

  • 中国历史上公认智商最高的4个人,诸葛亮垫底,第一无人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的智商多高,诸葛亮智商排名第几,诸葛亮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吗

    3、姜子牙,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家。姜子牙帮助姬昌的儿子推翻了商朝并建立了周朝。后来姜子牙受封建立了齐国。齐国在姜子牙的带领下经济繁荣。姜子牙的《六稻》被许多著名的军事战略家所采用。因此,他也被称为兵家宗师。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甚至被神化并成为众神的主人。2、周公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也是

  • 三国名将张郃:被刘备、诸葛亮、司马懿所忌惮,直到膝盖中了一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张郃哪里中箭死的,三国名将张郃之死,诸葛亮司马懿击杀张郃

    尽管这句话也有其他N多版本,但答案总跳不出以上这个小圈子。但其实,这是《三国演义》这部广为流传的小说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罗贯中把战争简单化为武将的单挑,所以人们往往以武力论英雄。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像张郃这般智勇双全的良将,才是战场上最让人忌惮的存在。张郃不仅能征善战,还有一个另敌人头疼的特点:那就

  • 此人虽然曾经被庞德击败,但他却蜀汉五虎上将后的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打得过庞德吗,庞德为什么没降蜀汉,最废武将庞德

    当时曹操打算招降魏延,不料魏延恶言大骂曹操,曹操当即让庞德出战,而在庞德与魏延两人交手的期间,曹操的寨子中忽然起了大火,有人来报是马超截了中后两个寨子,曹操担心军心不稳,只能拔出宝剑,称只要有人擅自行动,立斩不赦,诸位将领只好努力上前,就此击败了魏延。后来魏延反身杀回,他拈弓搭箭,竟射中曹操,就在此

  • 他才是三国第一悍将,赵云见他避而绕道,连吕布都不是他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历史上赵云和吕布谁强,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和赵云谁帅

    很多人都说是吕布,毕竟“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还有“一吕布,二赵云,三典韦”的这个排名,大家都觉得吕布是三国勇武第一。当然吕布本事也是很厉害的,但是这个排名都是在名将中选拔出来的,一些书中描述较少的人物,就被人忽略了,而文鸳就是被忽略的新星之一。对于文鸳这个人物,很多人也许都不太了解,毕竟他的“出场

  • 袁绍并非庸主,前期一度凭借地利,率众将征战青幽并冀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卓谓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绍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引佩刀横揖而出。)还是主动担起责任为伐董联军之盟主,都当得起。而且袁绍出自名门,他所在的袁家属于大汉顶级豪门,士族莫不归服——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袁绍的前期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大写的“牛”字,他不单

  • 东方朔一年换一个老婆,别人说他是疯子,汉武帝却给了他极高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方朔晚年生活,汉武帝对东方朔评价,历史上东方朔有多厉害

    刘邦虽然是基层出身,但汉代的门阀士族依旧强大,在汉朝想要做官需要有强大的背景和关系,否则极难进入官僚系统。不过汉武帝时期,皇帝深感外戚势力庞大,士族势力根深蒂固,皇权已经被极大的限制了。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势力。因此,汉武帝颁布诏令,让天下推荐人才,

  • 为何诸葛亮能选择北伐,而曹魏却只能被动防守?曹魏的敌人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兵力部署,诸葛亮北伐曹魏影响,诸葛亮北伐曹魏最后赢了吗

    其实曹魏一直被动防守,与曹魏当时面临的形势有关。曹魏是三国之中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正因如此,曹魏地区之间的联络速度慢,管理难度大,一旦边疆有事,军队调动的时间很长,补给的花费也会非常高。国土广阔虽然给曹魏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发展,但带来的问题则是防线长,防区多,敌人也多,因此在边军的日常维护上,曹魏是花

  • 王莽为何将自己的子孙斩尽杀绝?这里终于说出来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王莽从一介平民,到权倾朝野的权臣,再到平稳篡汉开创新朝登上帝位,这一路走来他真的时刻为梦想步步为营,甚至他时常会做一些惊世骇俗之举,其中堪称之最的应属其杀了四嫡子中三人再加长孙。汉哀帝在位期间,执掌朝政的乃是汉成帝的祖母傅太后一家,当时的王家一直被压制着,所以王莽不得不暂时下野。就是在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