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标为救老师宋濂而跳河,为何最后却被朱元璋全部杀掉?

朱标为救老师宋濂而跳河,为何最后却被朱元璋全部杀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11 更新时间:2024/2/7 20:19:09

这件事是否属实尚且不论,暂且由笔者简单讲述一下这篇故事。

宋濂年纪大了以后,便上书朱元璋告老还乡,此后,宋濂虽不任职,却仍旧与朝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退休了还好,退休了以后还与朝中官员保持怜惜这可就是朱元璋不能忍受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干过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大肆屠杀功臣,胡惟庸案,牵连无数高官,即使是宋濂都被牵连了进去。

宋濂曾经是太子朱标的老师,眼看自己的老师要遭受无妄之灾,太子朱标也坐不住了,朱标跑到朱元璋面前说想要保下宋濂一命。

本来朱元璋就已经有心诛杀功臣,太子朱标都跑来偏袒功臣,这就让朱元璋更不能忍,皇权的威严不可质疑,面对太子朱标的求情,朱元璋不仅没有改变心思,反而越发肯定自己所作所为的正确性。

眼见朱元璋心意已决,朱标也怕了,当即便跳入湖中,请求用自己的一条命换来老师宋濂的性命。

朱标跳湖,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就老师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实际上,先不说朱标会游泳,岸边站着无数侍卫近臣,即使朱标不会游泳,跳进水里也肯定死不了,但即便如此,朱元璋也却是因此改变了心思。

而为何朱元璋要杀掉那些侍卫呢?

太子朱标跳湖,虽然明面上朱标不可能淹死,但实际上第一时间跳湖救太子的人却不是很多,大家都知道,太子肯定不会出问题,但还是有一些人第一时间救穿着衣服跳下去救太子了,而另外一些人,要么就是动作慢了点,要么就是压根没动。

对于那些第一时间跳湖救太子的,朱元璋给予了丰厚的嘉奖,而对于那些慢悠悠,或者压根都没有跳湖救太子的,朱元璋更是直接将他们处死了。

原因很简单,朱标是太子,是大明朝的继承人,即使是不会有危险,这些侍卫也应该跳下去救人,但凡是没有第一时间跳入湖中救下太子的,都算是玩忽职守,处死也是理所应当。

另一个原因则是,虽然朱元璋对朱标妥协了,但心中毕竟是要憋一股闷气的,正好想要找些替死鬼,这些没有第一时间跳湖救太子的侍卫自然就要亡命刀下。

当然,这么一个故事的主题讲述的也不过是朱元璋的残暴,朱元璋虽然开创过洪武之治,但在后世的名声却狼藉的很,后世之人对其故意抹黑也是预料之中。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对宋代政治军事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功臣怎么样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影响和意义,赵匡胤之死对北宋影响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把那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开国将领请来喝酒,软硬兼施,“杯酒释兵权”让这些有潜在造反“威胁”的人解甲归田,告老还乡,把兵权一下子收到自己手里,基本杜绝了本朝武将指挥部队造反的可能。通过陈桥兵变被手下将士拥立为皇帝的赵匡胤,登基大宝之后却寝食难安。生怕发生在自

  • 朱棣:既然不能强势削藩,那就优待藩王,但要把兵权交给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果不削藩朱棣会反吗,朱棣对藩王削藩,朱棣上位后怎么削藩

    明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毅然决定“定封建诸王之制”,选择以“分封”的形式分封子孙为藩王。但谁成想,分封制那极易导致“皇权旁落”的弊端,却在建文帝刚刚登基之时就已然开始显露。——《明史·太祖二》结果也就导致建文帝匆忙之下选择了“强势削藩”,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于公元1399年爆发的“靖

  • 朱棣起兵时,朱元璋曾留三十万大军,为什么朱允炆死都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朱允炆他崇尚儒家的仁义,他一直主张仁义治国,非常宅心仁厚,朱元璋喜欢朱允炆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这种性格,对百姓很收揽人心,但朱允炆错误地评估对手了,站在他面前的是凶狠强悍的狼——朱棣,也就是自己的叔叔,这种他错过了一次又一举拿下朱棣的机会。由于建文帝指挥不当优柔寡断,贻误战机。又有内臣向朱棣告密,

  • 岳飞手握重兵,为何赵构的十二道金牌,能让岳飞甘心撤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死后赵构说出杀岳飞的理由,岳飞接连犯了赵构的大忌,岳飞死后赵构怎样了

    赵构确然曾发出十二道金牌,要求岳飞撤兵,因为当时岳飞挺进中原,已经形成了孤军深入的局面,一旦有失,金国消灭岳飞所部之后,必将长驱直入。而岳飞一天之内,收到十二道金牌,确实搞不清楚情况,只能猜测赵构受到了投降派秦桧的影响。岳飞被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众所周知,然后被秦桧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这

  • 朱棣为何传位给朱高炽?除了他是嫡长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与朱高炽的矛盾,朱棣传位给朱高炽吗,朱棣与朱高炽关系如何

    朱棣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朱高炽性格懦弱,非常不像自己。第二,朱高炽身材十分肥胖,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第三,朱棣很喜欢他的次子朱高熙,并且曾经暗示他,你哥哥身体不好,未来国家还得靠你啊!所以,朱棣登上皇位后,在立太子上一直犹犹豫豫。他虽然不太喜欢朱高炽,但是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更重要

  • 朱高煦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朱棣喜爱,为何文官集团执意支持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开创了永乐盛世,朱棣多次亲征漠北、安南;让郑和下西洋、遍纂《永乐大典》,朱棣对国家大事都非常的果断,但是在立储上一直犹豫不决。(朱棣)朱棣有三个儿子,朱高炽是嫡长子。朱高炽身材比较胖,由于肥胖的原因,导致身子比较弱,朱高炽平时喜欢读书、写字、对行军打仗没有爱好,朱棣却不喜欢这个内向的朱高炽。次子是朱

  • 朱棣步步紧逼,朱允炆明明有30万人的军队,为何直至战败也未调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和朱允炆打仗,朱棣与朱允炆实力对比,朱棣和朱允炆谁的能力强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明朝从小便接受帝王之术耳濡目染培育出来的优秀的接班人,登基之后就马上改革了祖父朱元璋留下的很多政治弊端,严惩贪官污吏,加强文官在朝中的地位,如此开局,颇有治国风范。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曾经也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朱棣的即位方式不是很光彩,朱棣是蓄意谋反夺

  • 朱元璋北伐八次,朱棣又北伐五次,为何蒙古依然能够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北伐与朱棣北伐,朱元璋北伐后朱棣的反应,朱元璋北伐为啥成功

    (明军北伐)然而,就算朱元璋和朱棣进行了这么多次北伐,依然并没有彻底消灭蒙古人。我们知道,北方先后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包括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盛极一时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原王朝的打压,以及周边其它民族的夹击下,都消失了。或者灭亡了,或者被其它少数民族给重组了,或者被汉民族给融合了

  • 宋江选择招安,到底是对是错?不招安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江招安是唯一的出路么,宋江主动招安真的错了吗,宋江招安结果是什么

    首先来看,在梁山好汉里面,很多的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包括宋江自己。并且很多人原本就是朝廷的官员,他们原本的生活非常的安逸。所以说在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落草,就包括八十万禁军教头,霹雳火秦明,还有朱仝等人,这些原本都是朝廷的人,没有一个想要沦为草寇。他们无非是被逼上梁山的,而非自己的本意愿

  • 为何晋朝分西晋、东晋,而宋朝却称北宋、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晋南宋哪个朝代强,南宋北宋东晋西晋的关系,南宋王朝对比东晋

    而晋朝和宋朝又很相似。晋、宋都是篡夺了中原王朝的皇位,皆定都于中原。然后都是北方敌人南下,导致亡国。宗室在南方重建晋朝和宋朝,与北方王朝皆约以淮河、秦岭为界。更有意思的是,从西晋统一到隋朝灭陈统一,这一圈轮回共309年(280年至589年),从北宋(相对)统一到元朝灭宋统一,这一圈轮回是300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