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镇守江夏的大将苏飞,不仅帮过甘宁的大忙,还曾与关羽并肩作战

镇守江夏的大将苏飞,不仅帮过甘宁的大忙,还曾与关羽并肩作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39 更新时间:2024/1/23 2:16:42

就在曹操平定河北的同时,孙权也开始了向荆州进行扩张的军事行动。建安八年,孙权出兵征讨黄祖,不料大将凌操却在战斗中被黄祖部将甘宁射杀,孙权不得不收兵返回江东。

到了第二年,孙权打算再度出兵征讨黄祖,却遭到谋士张昭的反对。此时,吕蒙面见孙权,说是甘宁离开黄祖归顺东吴。孙权非常高兴,立即召见。甘宁向孙权提出,应该立即出兵征讨黄祖,为日后夺取荆州并图谋巴蜀做准备。听完甘宁的建议,孙权终于下定了决定。他随即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吕蒙为先锋,亲率大军十万出兵江夏。

得知孙权再度来犯,黄祖连忙召集兵马。他命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在江夏一带部署防御工事。没过几天,江夏之战打响,吕蒙、甘宁和董袭首先向陈就和邓龙发动进攻。甘宁砍死邓龙,吕蒙诛杀陈就。大将苏飞也在战斗中被潘璋生擒,东吴首战告捷。

得知前线战事不利,黄祖心知夏口即将不保,便在孙权率众进攻夏口时弃城而出,向荆州方向逃窜。谁知黄祖的意图被甘宁识破。黄祖刚刚逃出夏口东门,就被甘宁率部拦住。经过一番交战,黄祖被甘宁射杀,夏口也落入孙权之手。至此,江夏之战以孙权的胜利而告终。

战后,孙权下令将苏飞斩首示众,却遭到甘宁的阻拦。甘宁对于当年苏飞对自己的帮助非常感激,在孙权面前苦苦哀求。最终,孙权赦免了苏飞。

小说中提到的孙权与黄祖之间爆发的江夏之战,在历史上确有发生,不过持续的时间很长,战况也更为复杂。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孙权征讨江夏,一共有三次,分别是在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及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其中首次的征讨不仅以失败告终,还搭上了大将凌操的性命。第二次征讨的收获也非常有限,获得了部分的人口,直到第三次才大获全胜。

不过小说中描述的甘宁射杀江夏守将黄祖的故事却并非历史的真实,除掉黄祖另有其人。据《三国志•吴主传》载:“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在这段记载中,明确地指出杀死黄祖的一位名叫冯则的东吴骑士。

在小说中出现的江夏守将,除了黄祖之外还有三人,分别为陈就、邓龙和苏飞。这三个人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三人的结局却与小说有着一定的差别。说到陈就这个人,他的结局在《三国志•吕蒙传》中有明确的记载。该传称:“(吕蒙)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由此可见,陈就的确是死在吕蒙的手里 ,与小说中的描述一致。

邓龙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的确是黄祖的部将。不过,他却并非死在此次的江夏之战当中。据《三国志•周瑜传》载:“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按照该传的介绍,这一事件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左右。因此,邓龙既不可能会参加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江夏之战,也不会死于甘宁之手,而是早在两年前就成为周瑜的俘虏,此后再无踪迹。

小说中提到的黄祖部将苏飞,不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还是江夏守军中的重要一员。据《三国志•甘宁传》注引《吴书》载,甘宁在归顺东吴之前,曾在黄祖军中效力,后来在苏飞的协助下逃离江夏投奔孙权。此时的苏飞已是黄祖军中的都督,其官职仅次于黄祖,是江夏守军的第二号人物。

至于说到苏飞这个人物,《三国志•甘宁传》注引《吴书》称,孙权在战前公开宣称抓到苏飞后要将其斩首示众。战后,苏飞果然被抓。就在即将被处死之前,甘宁在孙权面前“下席叩头,血涕交流”,终于让孙权改变了主意,下令赦免了苏飞。

那么,苏飞在被孙权赦免后的事迹如何呢?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在《三国志•乐进传》中有一段记载值得注意。该传称:“(乐进)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这段记载中提到的“苏非”是不是就是当初被孙权赦免的“苏飞”呢?这个疑问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有不少人认为,“苏飞”与“苏非”其实就是同一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从关羽此战的战局来看,此次行动发生在孙刘联军对付曹军之际,孙刘两家的将领相互配合、并肩作战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苏飞(苏非)常年驻扎荆州,对于荆州的情况非常熟悉。为了配合关羽作战,东吴特意派出这名降将进行协助是非常有可能的;其次,在魏晋时期行书非常流行。而行书中的“非”与“飞”字非常相似。因此,不排除后人在书写时误将“非”字与“飞”字弄混,将原本的同一个人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当然,这个说法的论据仍显不足,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赵云: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云三国里最完美的人物,赵云在三国中的排名,赵云为何成为最受欢迎的三国武将

    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三国演义的记述,赵云是一名万人敌的猛将,他一生中与他交手的名将并不多,所杀名将则更少,就三国演义里提到的:在公元201年汝南与曹操军作战时斩杀“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览,三十余合战败“河北四庭柱”之一

  • 赵云的老婆原来是她,竟然还有2子一女,这隐藏的可真够深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赵云是有孩子的,而且是2个儿子和1个女儿。但是有关他的妻子的描述就几乎没有。而且有关他妻子的传言也是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既然正史没有,那就看一下野史吧。在野史中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个女子老是出现,她叫“马云禄”,马云禄是马腾的女儿。当时两个人第一下相见,就喜欢上了对方。赵云喜

  • 赵云杀入百万曹军随进随出,关羽却被几万人困住,为何差距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来看,赵云长坂坡一战不仅在曹军中随进随出,而且还斩杀了曹操的几十员战将,这就很了不得了。一般人遇到大军包围想保命都难,更别说还能在全身而退的情况之下斩杀几十员敌将,而不是小兵卒。当然,或许有人会说因为曹操下了命令要活捉赵云,所以赵云才能如此神勇。但这并不能否定赵云的本事,倘若没有点真本事,面对百

  • 曹操四员猛将联手,居然让袁绍的押粮官轻松逃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大战袁绍70万军,曹操战袁绍完整版,袁绍70万大军为何败给曹操

    官渡之战是三国中改变战局的一场战争,因为袁绍势力很大,曹操久战不下,再加上粮草不济,原本想弃官渡退回许昌,于是给谋士荀彧写信征求意见。荀彧回信,让曹操坚守官渡,等待战机。曹操收到信后,让军士坚守阵地,果然不久之后,探马得知袁绍派大将韩猛运送粮草的消息。这时荀攸建议出兵将其歼灭,以切断袁军粮草供应。曹

  • 一位杀死了庞统的将领,诸葛亮为了活捉他,甚至让刘备亲自出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是不是故意害庞统,诸葛亮杀庞统的故事,诸葛亮为什么要害死庞统

    在三国中诸葛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影视中一个被神化了的谋士,可以说他是不管天文地理,还得统军政事都是无所不能的,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全能行的人才,但是他也是有对手的,这个对手就是司马懿,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在后半生里纠缠不清,打的是你来我往的,虽然说司马懿几次都败在了诸葛亮的手里,但是他最终还是评价自己超

  • 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关羽被20多万大军围在麦城,为啥杀不出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是真的吗,赵云在长坂坡杀了几个人,赵云长坂坡为什么要七进七出

    关羽与赵云都是《三国演义》中着重描写的两位武将,二人都被塑造成为了盖世英雄一般的人物,民间关于二人的传说更是多数不胜数。同样是跟随刘备打天下的肱股之臣,同样被誉为“五虎上将”,但是赵云与关羽的结局却大不相同。赵云算是平安终老,结局还不错,但是关羽败走麦城被杀,死后还被砍了脑袋,结局挺悲惨的。当时二人

  • 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和赵云单挑过的四位猛将,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演义里的赵云vs历史上的赵云,赵云常胜,赵云和哪些名将对战过

    文丑是袁绍手下的大将,那时袁绍的地盘是最大的,文丑也深得袁绍的信任。在一次战斗中,文丑就可以打得公孙瓒是接连败退,更是找了几个有实力的,一起攻打文丑,不料仅用几招就将那几个人杀了,之后赵云前来援助公孙瓒。文丑在和赵云战斗的时候,身上的体力已经损耗了很多,但是还是和赵云打了几十回合,两人打成了平手,如

  • 赵云的战绩并不惊人,为何还这么受欢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张飞,相信在三国那段时间恐怕没有谁能够靠着一声吼就能把一位将领给吓死了。虽然这样的叙述可能会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也能看出来张飞这个人非常不简单,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对付得了的。而在当时其它国家里也有很多非常杰出的将领,不但在武艺方面过人,并且还特别具有军事才能,就比如说夏侯惇。不过今天想说

  • 他是曹操的克星,能力远超关羽张飞,为何刘备却不敢委以重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关羽张飞,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武将代表。二人因为自身勇武被称“万人敌”。尤其是关羽,本事不必说,过五关斩六将等等事迹更是被传颂为佳话。而张飞在当阳桥上的一声大喝更是吓退了曹操最精锐的军队。但是要论统帅能力,因为两人的性格缺陷,所以还真不能代表三国的其他诸位名将。虽然关羽张飞代表不了,但是人才济

  • 赵云有勇有谋,又不会意气用事,为何不让赵云守荆州,关羽入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实赵云为何终身不被重用,历史上赵云为什么不受重用,赵云入川详细路线

    当时曹操担心关羽攻破樊城,他曾多次考虑要将许都北迁以避关羽的兵锋,不过在司马懿等人的劝说下,曹操最终没有迁都,他暗中与孙权密谋,让孙权从背后偷袭关羽。由于孙权早就觊觎荆州区域,他单方面撕毁了与蜀汉之间的盟约,派出吕蒙白衣渡江,迅速占据了荆州后方,关羽军就此军心涣散,再加上蜀汉兵力分散,以至于关羽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