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满清入关以后,这种观念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满清统治者为了推行自己的统治,提出了“不断发,便断头”的恐怖主张,屠戮杀害了很多的人,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那一种满清所特有的发型,就是额前与两边以及脑后的头发都给剃掉,仅仅保留头顶的头发。
这个发型在今天来看还是很时尚很潮流很标新立异的,不过在当年却显然有点令人不可思议,让人猜想满族是出了怎样天才的发型设计师才能够有如此发型,不过在历史上这却是一个巧合。
在满族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英雄人物,生来就没有发际线,两侧与脑后也没有头发,被人们称为秃发束机能,满族的老祖宗努尔哈赤为了加强部落的团结,就下令各族男子束发为辫,以表示对于秃发束机能的尊崇,同时也因为这一个极为突出的民族标识,满族的民族荣誉感也大为加强,战斗力也大幅提高。
等到满清入关以后,他们便勒令全国民众都使用这个发型,虽然在最初的时候遭遇了顽强与坚决的抵抗,但是在屠刀与时间的作用下,清朝的男人们也就对于脑后这一根长辫习以为常,不再反抗了,所以我们今天看清宫戏的时候又说看的是“辫子戏”。
有那么一根长长的辫子,生产生活都不太方便,尤其对于需要长期体力劳动的人们来说,每一天都会有很多的汗水,积聚在这发辫之中便难免有很大的气味,我们现代人自然是可以用洗发水洗一下然后便用吹风机吹干,就算是长发也依然很方便。 但是古人没有洗发水也没有吹风机,甚至热水都很难得,所以洗头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很麻烦很复杂的事情。耽误时间不说,最重要的是容易着凉然后引发风寒,所以古人们通常很少洗辫子,在夏天的时候一月洗一次,而等到冬天的时候便可能一直都不洗。以至于美国的传教士在了解到以后,忍不住惊叹说这实在是有点让人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