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曹操真的错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历史学家:杀的不冤

历史上曹操真的错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历史学家:杀的不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22 更新时间:2024/2/4 6:52:17

《三国演义》对这段情节的叙述大致是这样的:曹操因为行刺董卓失败,慌忙跑路。逃亡路上被陈宫识破,扣押下来。陈宫认为曹操是个英雄,就决定弃官跟曹操一起回乡举事,路过曹操故人吕伯奢家,便决定留宿一夜。夜里曹操听见磨刀声,以为要害自己,便先发制人,杀了其家人。杀完之后,他还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段记叙在正史上有无其事呢?答案是有。只不过,版本不同。曹操确实在逃亡过程中留宿过吕伯奢家,也确实杀了他和他的家人。但是,根据正史《魏书》记载:''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世说新语》记载:''太祖自以(吕伯奢)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东晋史学家孙盛的《异同杂语》则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

也就是说,《魏书》认为,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人完全是因为他们要抢劫曹操的行李和马匹,曹操杀人属于正当防卫。而《世说新语》和《异同杂语》则认为是曹操疑心太重,误杀吕伯奢一家人。很明显,《三国演义》采用的正是《异同杂语》里面的说法。同一件事情三个不同版本,那么谁说的才是对的呢?

有很多人认为,《魏书》的立场是维护曹操的,它的记载不可信。因此更加偏向于后面两种说法,也就是曹操是因为疑心太重冤杀了吕伯奢一家。但是,就算《魏书》不可信,那么《世说新语》和《异同杂语》就一定可信吗?当然也不一定。因为这三本书的成书年代距离曹操死亡都有上百年的时间了。《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的人所写,《魏书》的成书朝代在南北朝的北齐,最早的是《异同杂语》,但也在东晋成书。

因此,后人撰写几百年前的事情,也仅仅只能通过当时的资料记载和民间传闻,做一个大致的揣测。要是再加一点个人的爱憎情绪在里面,则去事实就会更远了。况且,曹操杀害吕伯奢家人的同时根本不可能有目击者。谁也无法百分百确定当时的具体情形。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和曹操的性格为人,来做一个大致的推导。

首先,曹操是在逃命的途中留宿吕伯奢家,以曹操的谨慎心思,如果不是过命的交情和绝对的信任,他会去吕伯奢家中留宿吗?假使曹操是个疑心特别重的人,那么在此性命攸关的档口,他断然不会去任何人家中留宿,而是小心翼翼昼伏夜行,生怕被别人看见认出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逃回老家。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可能先抱着十分信任的态度先到吕伯奢家中留宿,而到夜里又生疑杀了他的家人呢?这像是处事谨慎的曹操所做的事情吗?

再者,《三国演义》里说吕伯奢要杀猪款待曹操,而曹操正是听见磨刀声才起的疑心。这就更说不通了。一般来说,在古代,只有过年或者是招待重要客人才会杀猪,而且杀猪的动静非常大,势必会惊动邻里乡人。而此刻曹操正在逃命,正是需要保密的时刻,吕伯奢在这个时候杀猪,闹这么大动静,岂不是向周围的邻居宣告,我家里来了一个重要客人?就不怕暴露了曹操?

所以,按照常理推断,吕伯奢此时应该紧闭大门,嘱咐家人不要闹出动静,偷偷安顿曹操一些食物,待到天明再悄悄把他送走,神不知鬼不觉。而不是杀猪款待曹操,有多大动静闹多大动静。因此可以证明,《三国演义》里面写的和《异同杂语》里面写的所谓''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那么《魏书》的记载,其可信度便大了一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听取了他的建议,随后击败了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第一次与匈奴作战,汉武帝击败匈奴了吗,汉武帝派哪两位大将击败匈奴

    我们知道,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汉人一直打不过匈奴人,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批名将,像李广啊,霍去病啊,卫青啊,帮汉朝打了个翻身仗。为什么名将会扎堆儿出现呢?最近,有专家拟文说,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背后的制度在起作用,这个制度就是“学习匈奴”。这个“学习匈奴”的制度,是一个叫晁错的人提出的,

  • 霸王项羽杀了1个王爷,400年后,王爷后代威震三国,害死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项羽杀了多少名将,项羽到底有没有杀20万秦兵,项羽为何要杀20万俘虏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刘邦和项羽等各路豪强乘势而起,各霸一方争雄天下,合力把秦朝推翻后,马上开始为下一任皇帝人选进行殊死拼杀,轰轰烈烈的楚汉相争由此拉开序幕。楚汉争霸初期,霸王项羽勇力绝人,擅长用兵,无论实力和声望、占据的地盘,都远在刘邦之上,刘邦面对实力雄厚的项羽,全面处于下风,不得不韬光养晦,隐

  • 诸葛亮去世前,刘禅问了他一个问题,结果他发现,刘禅根本就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临终前刘禅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死后刘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诸葛亮死前刘禅说了啥

    说到可歌可泣的乱世三国,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借由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大家也都更加熟悉和了解这段历史。再加上最近几年影视行业的大热,越来越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被搬上荧屏,三国历史再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说到三国之中的人物,大家都会提到诸葛亮,这位智谋超群、料事如神的蜀国军师。可以说,刘备在得到诸葛

  • 刘备的义子刘封被赐死,只因诸葛亮说的七个字,刘备听完果断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为何会被赐死,刘备为何要赐死养子刘封,刘备大儿子刘封死因

    这个人就是刘封,准确地来说他是刘备的干儿子。早年的刘备膝下无子,当时刘备的年纪也不小了,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便收养了刘封当义子。刘封自己也十分地争气,跟着刘备南征北战,尤其是在攻打西川的时候,刘封跟着诸葛亮出征,所过之地战无不克,当时的刘封也不过才二十岁。但可惜的是刘备刚认了刘封当义子没多久,刘

  • 他被誉为三国第一谋士,才智远胜于卧龙孔明,曹操曾为他三次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时期三位顶级谋士,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

    ???但是还有一位人物,名气虽然并不突出,但是能力却可堪称妖孽,一点也不逊色于诸葛亮。曹操曾因为他的死,三次痛哭,此人就是郭嘉。对于这样的奇才,久居山中的隐士徽州水镜先生曾经这样评价郭嘉,他的锋芒太盛了,卧龙凤雏都比不过他,等他死后,这两人才可以出山去干大事业。由此可见,郭嘉的才能是高于卧龙凤雏的,

  • 大将关羽全军覆没,大哥刘备见死不救,还是真的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为什么见死不救关羽,历史上关羽兵败刘备为何不援助,关羽与刘备的真实关系

    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地区的主力部队北伐进攻曹操控制下的襄樊地区。在北伐的初期,关羽获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史书上称关羽威震华夏。但是关羽的情况开始急转直下,东吴军队袭取了大本营荆州地区,关羽遭到了曹魏和东吴的夹击。最终,关羽逃往麦城地区据守,并且向镇守上庸地区的刘封求援。作为大哥的刘备,却什么都

  • 封神演义:比干火烧子虚家人,被妲己报复挖心,说2字倒地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封神榜比干惨死的真相,封神演义子虚受伤求妲己救命,封神榜比干被剜七窍玲珑心

    其实这里的寓意就是,姬昌走多少步,大周几乎存活多少年,一共是七百多年,可后面的五百多年已经名存实亡,然后姜子牙被任命为大周的丞相,来到了西伯侯府,姬昌没想到兰盈是姜子牙的女儿,姬发是姜子牙的师父。姜子牙这边的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杨戬这边正在和土行孙周旋,只剩下小娥的身份还没有公开,还有妲己和子虚这边

  • 探析:近年来为什么有人认为夏朝出自古埃及,甚至有理有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的夏朝原来在埃及,夏朝与埃及之间是一个朝代吗,夏朝跟埃及有关系吗

    近年来,总有人在媒体上写关于夏朝起源于古埃及,就让人产生了一头雾水。一些人还通过文物考古研究,对夏朝与古埃及联系进行了“证明”。这种说法多了,就让人感觉不理解,如果那样算的,我国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有关?说法近年来关于夏朝人出自古埃及,认为是古埃及的人一支迁到中国后留下来建立的夏朝。对于这一说法,很少有

  • 尧帝也有黑历史?专家考察千年古墓,刷新人类对夏朝的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古墓发现的秘密,夏朝古墓发掘全过程,真正的尧帝墓在哪里

    众所周知,陶寺遗址是华夏文明源头之一,为华夏储存了珍贵的历史文物。陶寺遗址位于中国黄河中游地区,它是以龙山文化陶寺为类型的遗址。除此之外,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历史文化。那么,陶寺遗迹中又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首先,陶寺遗址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并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 封神演义:纣王荒淫无道强暴大臣妻子,黄飞虎倒戈西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黄飞虎逃往西岐完整版,黄飞虎终于来到西岐,封神榜纣王贪恋美色

    但是黄飞虎没有想到那一天来得那么快,比干刚死,妲己就迫不及待地打黄飞虎的主意,黄飞虎的妻子贾氏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妲己便想办法让好色的纣王偶遇贾氏。在宫中遇到贾氏的纣王口水都流出来了,贾氏回去后纣王还是对贾氏念念不忘。妲己知道纣王的心思,便把贾氏约到摘星楼上,此时纣王又刚好喝醉了,胆子就更大了,居然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