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能在众英雄中占据一席之地,哪些品质支撑起了他的雄心

刘备能在众英雄中占据一席之地,哪些品质支撑起了他的雄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29 更新时间:2024/2/5 11:24:47

编辑:钟毓

《三国演义》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时至今日仍有大批的书迷和影迷们在不断的挖掘其中的细节,而对于这段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数千年历史进程中非常典型的一个乱世时期,在这段时期当中,地方割据,战火不断,百姓们更是民不聊生。但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个历史阶段确实出了不少的英雄,无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还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或是能掐会算、决胜千里的诸葛亮,都算是这个乱世当中的英雄人物,但是很多人就非常疑惑,大家或是在战场上杀敌展现了勇猛的一面,或者还是智谋战略上略胜一筹,但是刘备刘玄德到底何德何能,可以在三国鼎立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刘备的雄心帮助他勇往直前。

刘备是有雄心的,这无可置疑,早在他遇到关羽和张飞之前,就一直踌躇满志,刘备十五岁时,就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在这段学习生涯中,不仅学到了很多人生大智慧,也认识了后来帮助他加入“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队伍的公孙瓒。但怎奈,刘备父亲早亡,靠着别人接济过日子,学费更是有一天每一天的,因此,生活的拮据成了阻碍刘备大展宏图的主要因素,因此,即使踌躇满志,但仍不得不以卖草鞋来维持生计。不过,生活虽然拮据,但是刘备的雄心没有被埋没,直到他遇到了张飞和关羽,三人桃园三结义,而生活相对富裕的张飞则变卖家产,给三兄弟创业提供了第一笔资金。

刘备的身份特殊。

刘备虽然在别人眼中只是个卖草鞋的,郁郁不得志的二十八岁中年人,为什么说是中年人呢?因为当时的人平均寿命较低,二十八九岁已经算是中年人了,但是刘备的血统却高贵,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凭借着这个身份曾在“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时获得了一个小板凳,而后来汉献帝也确实在族谱中找到了刘备这一支,因此,连汉献帝也不得不称刘备一句“刘皇叔”。刘备有了这个身份做标签,他建立蜀汉也就事出有因了,可以说是名正言顺。

刘备的感情丰富。

刘备丰富的感情是他能获得那么多英雄人物帮助的主要原因,回看一下其他的领导者都是怎样对待下属的?袁绍、袁术从来不把手下当人看,而曹操虽然是爱才之人,但是对于他无用的人他也照杀不误。而刘备对待谁都心存仁厚,张飞把自己的根据地丢了,甚至把嫂嫂都给弄丢了,结果刘备含泪说了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了尚可缝,手足断了不可续”,这句话一出,就是当时让张飞死,张飞也含笑九泉了。

刘备对名与利的漠视。

刘备虽然不是完全淡漠名利,但是他只拿他应该拿的那一部分,这一点十分可贵,当时刘备帮助陶谦挽救了徐州城和徐州百姓,陶谦诚心要把徐州让给刘备,但是刘备誓死不接,这把旁边的张飞都急的直跺脚,要知道当时的刘备是没寸土片挖的,如果有了徐州做根据地,那就有了自己的地盘,对于他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当时的刘备就是认为这不是自己打下来的地盘,自己不应该要,这种品质除了刘备,别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最终,陶谦拗不过刘备,把旁边的小沛暂时给了他,让他栖息于此,刘备这才接受。而在陶谦快要死时,徐州给谁都不放心,最终还是把刘备叫了回来,二次让徐州给刘备,这一次,刘备仍然认为陶谦有自己的儿子,应该把徐州给他儿子才对,仍然是再三推辞,后来经过大家纷纷劝解,眼看陶谦就要咽气了,刘备这才允诺下来。

刘备光明磊落,不背后算计别人。

虽然刘备有的时候也会用过分的情感去约束别人的言行,但是他确实是个光明磊落的人,比如他在对待吕布的态度上,在吕布投奔刘备时,所有人都不接纳吕布,只有刘备接纳了他,而后袁术想要离间他们的关系,给刘备去了书信,但是刘备却将书信内容如实的告诉了吕布,而轮到吕布时,吕布却万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刘备。

刘备虽然在战场杀敌上远远不如大部分的英雄豪杰,而他的计策谋略上更是相比较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人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是他的很多品质和优势却是其他人都比不上的,这也是为什么张飞、关羽视死守住这位大哥的原因,也是诸葛亮为何多年不出山,最终选择效忠刘备的原因所在。

—END—

参考内容:

《中国通史》

《史记》

《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周瑜、鲁肃、吕蒙在孙权心目中的谁的地位最高?他和陆逊说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谁最厉害,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排名,历史上吕蒙和周瑜关系好吗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陈寿在《周瑜鲁肃吕蒙传》的最后,

  • 曹操嗜杀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喜好梦中杀人,另一个是借刀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一生错杀的三个人,曹操梦中杀人故事,曹操梦中杀侍卫的用意

    曹操嗜杀的传统曹操这个人在微末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嗜杀的爱好,当年做洛阳城的管辖县令的时候,就是靠着五色棒立威,让整个洛阳城的权贵为之胆寒,到了年轻壮年之后,成为了一个愤世嫉俗的大汉精英,曾经以最为厉害的勇气行刺董卓,失败之后又和自己少年时代的好朋友袁绍一起直接策划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从他

  • 吕蒙把关羽斩杀后,为什么自己也暴毙身亡?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蒙为啥会不顾一切杀了关羽,吕蒙杀关羽后就死了是什么原因,吕蒙杀了关羽有什么影响

    在史书中记载,吕蒙是因病去世的,那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羽和吕蒙不得不说的故事。关羽的死,吕蒙的死都离不开一个地方,那就是荆州。事情的导火索就是来自于现在有名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在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被魏,蜀,吴三国瓜分,曹操占据了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和江夏郡的长江以北,

  • 白登之战,身经百战的刘邦为啥会中计?冒顿凭啥让到嘴的鸭子飞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怎么化解白登之围,刘邦和白登的关系,刘邦怎么对待白登

    坐镇马邑指挥的韩王信在外有匈奴冒顿大兵压境、内有汉高祖刘邦猜疑的忧虑,权衡利弊之下,献出马邑投降匈奴。匈奴单于冒顿随即率领大军越过句注山,进攻太原,抵达晋阳。准备大举进攻汉朝腹地。汉匈大战的导火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这样一种方式、不经意间被点燃。大汉皇帝刘邦与匈奴单于冒顿之间的这场世纪之战居然在大汉

  • 阖闾是怎样改革吴国,称霸中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阖闾称霸时间,吴王阖闾是吴国第几代国君,吴王阖闾称霸原因

    周朝建立后吴国被封为诸侯。当地居民主要是荆、蛮之族,政治、经济、文化都较中原落后。至春秋中后期,社会生产水平才有较大的发展,青铜冶炼技术和冶铁技术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吴国还开凿了历史上最早的一段运河---邗沟,以沟通长江、淮河。可见此时的吴国已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即位,就是吴王

  • 刘邦去世,周博在诛吕之战前用了深深心机,还留下一个“热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与周勃关系,刘邦死时周勃多大,刘邦临终前对周勃说的话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也加入了反秦大军,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将暴秦推翻,又打败了多年的宿敌项羽,成为天下的主宰,建立大汉王朝。为了巩固大汉江山,刘邦与诸将订立“白马之盟”,宣布“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刘邦逐渐老去,他却越来越感觉到来自吕雉(吕后)的压力,总对吕后不放心,弥留之际

  • 重地!三国时的定军山在哪,为何此山在诸葛亮心中地位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定军山在什么地方,定军山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诸葛亮为什么去定军山

    在三国时期,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地名,此地名与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相连,此地就是“定军山”。是诸葛亮非常重视一处战略要地。在定军山上扬名的蜀中五虎将之一黄忠,他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而且还有传闻诸葛亮曾葬在此地,那么定军山在哪?为何被诸葛亮如此看重?地理位置历史上很多地名因为战争多而被史料所记载,而定军

  • 此人敢怒骂刘邦,曾让吕后亲自跪拜,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死后谁敢打吕后,刘邦临死前给吕后留下一句话,刘邦vs吕后完整版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刘邦称帝之后很快就飘了,于是路过女婿张敖封地的时候,被对方亲自恭敬的伺候着还不满意,把人臭骂了一顿,结果差点招致杀身之祸。再结合他登基之后杀害了大量的功臣,连萧何都吓得自污名声以求自保,很多人都认为,刘邦登基之后就变得非常昏庸,让众臣不敢直谏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翻阅《史

  • 谁才是真正的匈奴人后裔?高建群在《最后一个匈奴》中透露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建群讲述最后一个匈奴的历程,历史上的匈奴有多可怕,高建群谈创作最后一个匈奴

    近现代以来,西北作家在我国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原》,高建群写的《最后一个匈奴》,也被称为一部高原史诗作品。他在这部小说中,提到过匈奴人的后裔在陕西,那么古代匈奴人到底在我国还有没有后裔呢?匈奴人来自哪里?匈奴是在公元前3世纪时,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匈奴人是夏朝

  • 两让兵权毫无怨言,收起菜刀做萧何,女侠香姑给贺龙做了一生榜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次年,因清政府的强势镇压,桑植起义失败,贺廷壁也被判斩首。在行刑时,贺廷壁妻子刘氏赶到刑场,扯开衣襟接住丈夫落下的头颅。行刑官不解此举何意,刘氏则直言不讳:“我丈夫英雄一世,岂能让他的头颅落地?”贺氏家族为纪念贺廷壁的大义之举,将他反抗清廷时用的大刀和宝剑陈列在宗祠的学堂中,以警示后人。在贺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