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地!三国时的定军山在哪,为何此山在诸葛亮心中地位很重要?

重地!三国时的定军山在哪,为何此山在诸葛亮心中地位很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47 更新时间:2024/2/5 11:26:27

在三国时期,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地名,此地名与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相连,此地就是“定军山”。是诸葛亮非常重视一处战略要地。在定军山上扬名的蜀中五虎将之一黄忠,他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而且还有传闻诸葛亮曾葬在此地,那么定军山在哪?为何被诸葛亮如此看重?

地理位置

历史上很多地名因为战争多而被史料所记载,而定军山只出现于三国时期。其实定军山并不是什么高山大山,只是一座小山而已,严格来说也就是丘陵之地。根本无法与泰山与华山相比。虽然定军山是小山,也没有奇山异峰,但其知名度在历史上很高,很多人读三国时,都想了解这座山的样子,却又不知道山在哪。

定军山的故事太多,因此千百年来,很多人只是知道这个山名,却不知道山的位置。定军山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县城南边约五公里的地方,山势呈东西走向,海拔约八百多米。实际从周围的地势看,绝对高度只有二百多米,是一个小山。

我们在三国中看到的定军山,是由10几个山头组成的山体,而长度约10多公里,从远处看也略有些气势。

定军山南面有一个大的洼地,此洼地形状像一口锅的锅底,被当地人称之为“仰天洼”。别小看这处洼地,据说在古代可以屯兵上万,从此可以看出定军山的军事作用了。定军山在三国时就是一个安营扎寨的好地方。

定军山的北面不远处就是有名的汉江,该江水自西向东流,定军山北侧山脚下有大片的平地,这就是定军山的主战场。三国时期老将黄忠在此地刀劈夏侯渊,而奠定了他在蜀汉五虎将之名。

战略作用

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小的定军山在三国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呢?因为定军山是汉中的门户,得定军山者得汉中,而得汉中者,就有了入主中原的主动权。因为汉朝开创者刘邦当年在汉中崛起时,就按这个战略,最后打败项羽而统一天下。因此汉中在汉朝和三国时期的地位很重要。当时魏蜀两国都想得到。

但汉中最初归曹操所占,曹操占领汉中后,就有了随时越过大巴山进攻蜀汉有利地势。因此,刘备心里着急,他想夺回定汉中,既对得起祖宗刘邦,更重要的还是打破战略被动,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

因此,刘备一直想拿下汉中,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218年,刘备率军从金牛道进军汉中,曹操迅速军在阳平关阻止了刘备的进攻,魏蜀两军在阳平关外僵持一年多,谁也战胜不了谁。

现在宝成铁和阳安铁路的交汇的地方有一个叫阳平关镇地方,是宋朝后改的名,宋朝前叫阳安关,并不是汉朝的阳平关。

汉朝阳平关,也叫“古阳平关”,在陕西汉中勉县武侯镇莲水村,此关位于通往蜀汉的金牛道口,以及通向秦陇的陈仓道口。古阳平关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关口,是汉中西面门户,蜀中的咽喉位置。

正是因为阳平关的重要性,曹操在此地设立重兵把守,刘备派军来攻,也对此关无可奈何。

面对距离很近的汉中,就因关口被占,刘备无法攻下。刘备很上火,他决定冒死一战。219年,刘备渡过汉江,率军翻过米仓山,强行占领汉中盆地中军事要塞定军山。

刘备占领定军山后,实际上就是攻入了曹操的属地,在曹操的领地上打入一个锲子。但刘备所处的位置也很危险,如果没有粮草供应,刘备的军队将会全军覆没。因此刘备让高翔守在阳平关外保护蜀国的粮道,防止被断。刘备此招很危险,如果断了粮道,刘备早就完蛋了。

而此时阳平关的曹军就有些尴尬了,因为刘备占领定军山,阳平关位置就显着被包围了。于是夏侯渊与张郃迅速从阳平关转攻定军山,这才有夏侯渊被黄忠所杀的细节。但定军山丢了,阳平关丢了,即使后来增援的曹军,而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可,无法扭转败局。

刘备得了定军山顺势就占了汉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才真正形成。可见定军山的地理位置比阳平关重要,同样也是攻占汉中一个重要门户。

刘备得汉中和定军山,蜀汉才有希望恢复汉朝大一统的希望。

孔明心意

此后定军山一直被蜀汉所占领,刘备死后,诸葛亮曾以沔阳(今勉县)为基地,在定军山养兵备战。诸葛亮六出祁山中,有4次都是从阳平关出征,然后沿着陈仓道北伐的。如果不占领定军山,诸葛亮不敢轻易北伐。

定军山在诸葛亮心中位置也很重要,诸葛亮后半生大都在定军山度过。据资料记载,他在北伐时,病逝五丈原,他留下遗愿,要把自己归葬定军山。

现在定军山有诸葛亮督军台遗址,还有武侯墓,但具体是不是诸葛亮真墓还有待于考证。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此人敢怒骂刘邦,曾让吕后亲自跪拜,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死后谁敢打吕后,刘邦临死前给吕后留下一句话,刘邦vs吕后完整版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刘邦称帝之后很快就飘了,于是路过女婿张敖封地的时候,被对方亲自恭敬的伺候着还不满意,把人臭骂了一顿,结果差点招致杀身之祸。再结合他登基之后杀害了大量的功臣,连萧何都吓得自污名声以求自保,很多人都认为,刘邦登基之后就变得非常昏庸,让众臣不敢直谏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翻阅《史

  • 谁才是真正的匈奴人后裔?高建群在《最后一个匈奴》中透露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建群讲述最后一个匈奴的历程,历史上的匈奴有多可怕,高建群谈创作最后一个匈奴

    近现代以来,西北作家在我国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原》,高建群写的《最后一个匈奴》,也被称为一部高原史诗作品。他在这部小说中,提到过匈奴人的后裔在陕西,那么古代匈奴人到底在我国还有没有后裔呢?匈奴人来自哪里?匈奴是在公元前3世纪时,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匈奴人是夏朝

  • 两让兵权毫无怨言,收起菜刀做萧何,女侠香姑给贺龙做了一生榜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次年,因清政府的强势镇压,桑植起义失败,贺廷壁也被判斩首。在行刑时,贺廷壁妻子刘氏赶到刑场,扯开衣襟接住丈夫落下的头颅。行刑官不解此举何意,刘氏则直言不讳:“我丈夫英雄一世,岂能让他的头颅落地?”贺氏家族为纪念贺廷壁的大义之举,将他反抗清廷时用的大刀和宝剑陈列在宗祠的学堂中,以警示后人。在贺廷壁

  • 赵云曾给刘备提了2个建议,第2个刘备没听,结果差点亡了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临死对赵云的评价,三国赵云和刘备的关系,赵云临死对刘备说了什么

    其实,除了关羽和张飞外,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常山赵子龙,这句话我们经常在《三国演义》里面听到。赵云在历史上的功绩也丝毫不比关羽和张飞差。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刘备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羽、张飞,可见其武力定不差。在蜀汉时期参加过博望坡之战、

  • 他是三国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因屡立战功,却被小人陷害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顶级名将三人死于小人之手,三国文武全才,三国中最文武双全的是哪位将领

    邓艾,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豪强兼并的年代,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虽然日子过的比较的艰苦,但是他从来没放弃自己,并努力读书,尤其是在兵法之道上面,有这很深的造诣。经过多年的努力,邓艾凭着自己的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学士,后来又做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但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他

  • 诸葛亮谋杀关羽背后的秘密,为啥说关羽必死?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杀关羽真实原因,诸葛亮为何不斩关羽,正史中的关羽有权杀诸葛亮吗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清朝史学家赵翼就曾在他的史学著作《甘二史札记》中写道:“人才莫盛于三国。”那时群雄逐鹿,各方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许多人都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众多人才中诸葛亮堪称能臣中的典范,关羽更是豪杰中的魁首。这二人一位是刘备的军师,一位是刘备的爱将,都为刘备的大业立下了汗马

  • 魏蜀吴真实国力对比:曹魏确实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魏和蜀吴哪个发达,历史上真正的魏蜀吴兵力,曹魏和孙吴的综合实力

    蜀汉定都成都,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东吴定都建邺,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但相比之下,东吴和蜀汉的领土水分很大。诸葛亮一战定南蛮,不料刚率大军凯旋而归,南蛮就反叛了,还杀了几个蜀汉的留守将领。东吴也一样,内部的武陵蛮和山越人无法除尽,交州地区也是经常叛乱,要是去掉这些地区,他们更是无法和曹魏相比。

  • 汉献帝刘协最牛的两句话,一句吓得曹操瑟瑟发抖,一句却贻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可谓是随波逐流,事事都要看人脸色、仰人鼻息,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由。很多人都认为汉献帝刘协是一位暗弱无能的昏君,不过也有人认为他其实是一位优秀的君主,一生的作为可圈可点,只不过是生不逢时而已。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汉献帝刘协曾经说过的两句话,堪称他一生中最犀利最真实的内心独白,其中一句让一

  • 如何“捧杀”一个人?看三国吕布被说降全过程,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三国中真正的吕布,三国吕布精彩视频

    劝降吕布前,李肃向董卓要了2样东西:名马赤兔和黄金、玉带。吕布是战神,凡战神者,必配名兵器和名坐骑,否则与身份不相匹配,也不利于上阵杀敌。当时,吕布已有称手的兵器——一丈二尺长的方天画戟,一寸长一寸强,所向披靡。就缺一匹得力的战马,无法做到纵横驰骋,天下无敌。而董卓恰好拥有史上最强战马——赤兔马,李

  • 张飞智谋的巅峰:当阳桥边吓退曹兵百万,谁说是个莽撞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飞在哪吓退十万曹军,张飞智夺瓦口隘,张飞当阳长坂桥故事

    这是因果,也是宿命论。作者的世界观是如此,你我还能如何?一定要曹操派兵去追不成?张飞的高光时刻就带当阳桥说起张飞,历史上无人不知其勇猛。但是说到他的智谋,当阳桥一定是最高光时刻。《三国志》记载“先主闻曹公猝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张翼德在此,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