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西汉说起,汉武帝时期,匈奴被卫青和霍去病成功赶出了漠南草原,从此之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而且漠北苦寒之地曾经济发展不起来,因此匈奴人生存极其困难,再加上两汉时期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分裂,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东汉末期北匈奴更是被窦固、窦宪等人的几次大规模战役一路赶到欧洲方向。至此被彻底打残,再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而南匈奴依附汉朝以后,被安置在河套地区,甚至到了要汉朝设使匈奴中郎将带兵来保护的地步。
经过东西两汉的努力,匈奴彻底被打残了。到了东汉末年,中原诸侯割据时,匈奴也参与到军阀混战当中,此时北方的乌桓远比匈奴势大,乌桓先是联合公孙瓒与袁绍作战,袁绍被曹操击败后,他的两个儿子逃奔乌桓,乌桓单于塌顿利用袁家名声在北方作乱,被曹操远征击溃,曹魏精锐“虎豹骑”当场将塌顿单于斩杀。原来南匈奴在呼厨泉单于的带领下,对曹操时降时叛,见乌桓被灭,于是老老实实到邺城拜贺,之后被曹操软禁在邺城。
后来曹操借机对南匈奴进行了分化瓦解,将其分成了五个部,每部各选统帅,同时派一个汉人担任中军司马负责监督。曹魏开始对匈奴人进行同化政策,让匈奴人习汉俗,说汉语,用汉姓,穿汉服,改游牧习惯为种地。不得不说曹操目光如炬,不愧是一代枭雄,对异族早就有所提防,而且对匈奴在北方的隐患也都做好了安排,要是继续这种同化政策,匈奴人迟早会被全面同化。
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少数民族的狼性本能决定了只要有一点点可能,他们那颗不安分的心就会一直萌动。从被东汉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区开始,南匈奴人从没忘记要恢复祖先的荣光,一直在降叛之间找寻出路。几十年后,西晋短暂统一后就迅速陷入“八王之乱”,而这就给了匈奴人机会,匈奴质子刘渊趁机发动“永嘉之乱”,开启了“五胡乱华”的序幕,中华大地从此进入了近四百年的苦难乱世。
所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匈奴不是不想趁机作乱,而是当时确实没有作乱的实力,比较蹦跶的都被优先干掉或者削弱了实力,所以剩下的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听话了。等到西晋“八王之乱”时,纷纷借用异族兵马,刘渊乘势而起,在成都王司马颖的支持下,整合五部再成一家,率兵相助司马颖,尔后势力越来越大,最终成为了推翻晋朝的凶手,亦成了五胡乱华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