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还没有跟随刘备的时候,就已经有着很高的社会威望。刘备逃亡到荆州新野的时候,在从友人口中得知诸葛亮的能耐后,就想着让诸葛亮出山帮自己一把一起完成大业。刘备在多次拜访以后,诸葛亮最终答应出山助刘备一臂之力,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巧,就在诸葛亮出山的同一年,曹操也请出了司马懿前来帮衬。两个同一年出山的谋士,后期发展道路却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记得,诸葛亮出山以后,蜀国在他的指点下,也算是胜了不少的讨伐,当然也碰到过一些旗鼓相当的对手,按照三国演义的剧情周瑜和司马懿这二人绝对堪称是诸葛亮的劲敌。
其实在正史记载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只有在北伐的时候两个人碰过面,其他时候没有任何的瓜葛,所以演义中所说的两人明争暗斗,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场景,都是小说需要所杜撰出来的。
赤壁之战的时候,诸葛亮出使东吴时可能是周瑜唯一一次跟诸葛亮见面。具体见面场景如何,现在也是无从考证,至于那些周瑜攻打南郡那些事儿,都是刘备出的头,跟诸葛亮没有半毛钱关系。当时刘备派遣张飞和关羽去骚扰曹魏,是为了帮助周瑜分散曹军注意力,而刘备自己抓住机会率军前后征讨了荆州其余的土地,这些事儿诸葛亮都没有参与。
周瑜最后是病死的,并不是演义中所说的被诸葛亮三气周瑜给气死的。周瑜当时在孙权帐下做事,曾经一度建议孙权扣押刘备,孙权一直没同意;后来刘备要借荆州周瑜又要试图阻止孙权,最后孙权还是没有听他的;
孙权当然有他的考虑,刘备三番五次的来借,你这总决绝,急眼的可咋办。二来,把荆州借给刘备,希望刘备全力对付曹操,自己能获得暂且的安宁。所以演义中说借荆州是诸葛亮事先安排好的,也是无稽之谈。
再来说说司马懿,司马懿和诸葛亮是同一年出山各为其主,诸葛亮北伐以前跟司马懿也是从来没见过面的,知道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才算是跟司马懿见了一次面,当时是曹睿派遣司马懿率军阻挡诸葛亮入侵曹魏的场景下。
这次对战诸葛亮优秀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司马懿惨重一击,导致司马懿后来再也没敢出来应战,这时候诸葛亮帐下李严出来幺蛾子谎报粮草除了问题,诸葛亮不得不撤兵。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他和司马懿最后一次碰面了,两方势力在上方谷互相对峙,司马懿是被诸葛亮打怕了,任凭诸葛亮帐下的兵将们如何谩骂,都不理会,就是不出兵,知道诸葛亮死在当场,这场北伐也没分出个胜负来。
其实相比周瑜和司马懿,曹真才算得上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劲爆的敌人了,诸葛亮前三次北伐都是被曹真打败,然而就是这位彪悍的大将,在三国演义中却被描述成了一个脓包。
演义终归是演义,能让我们以一种娱乐的简单且方式接触到历史的信息,不会像读正史那么枯燥乏味,但是的弊端就是,有时候为了艺术渲染或者是承转启合的需要,杜撰一些正史中没有的故事,以供剧本的连贯性,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