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则天晚年到李隆基坐稳皇位前,前后不到十年间,大唐王朝政变不断。李隆基就发动了两次,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李隆基搞的两次政变,一次叫做唐隆政变,在他伯父唐中宗死后,和他姑姑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从而灭了他伯父唐中宗一族,把皇帝的宝座抢到了他父亲唐睿宗这一系。另一次叫做先天政变,已经当了皇帝而没实权的李隆基单独发动,灭了他姑姑太平公主一族,逼得他老爹唐睿宗完全隐退,李隆基开始完全掌控帝国大权。
李隆基当真是搞政变的大师,可事件的道理循环往复,他晚年,最终也因为一场不明不白的马嵬事变(多半也是一场政变),不但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也丢掉了权力。
好吧,由李隆基发动的两场政变中,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杀掉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以及大唐才女上官婉儿,先天政变中杀掉了太平公主。
二、李隆基为什么要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史书记载是,唐中宗的皇后韦氏有当女皇的野心,有可能颠覆李唐的社稷,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和他妈韦皇后一起毒死了唐中宗。因此,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的行为,属于拯救国家、清除毒妇恶女的正义之举。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有没有野心且不说,单说他们毒杀唐中宗就大有疑问,唐中宗不但是韦后的老公、安乐公主的老爹,还是韦后和安乐最有力的保护者,毒杀唐中宗对她们有什么好处?仅仅因为唐中宗不立安乐为皇太女?这在情理上是说不过去的。
至于这两个女人的野心,那发动政变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就没有野心吗?
事实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所诛杀的,不仅仅是韦后和安乐公主,而是唐中宗这一系的所有势力。
说到底,李隆基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是为了夺权,夺取大唐帝国的最高权力。其他什么韦后、安乐弑君的罪名、相当女皇的罪名,终究是查不清楚了。
三、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原因最扑朔迷离!
上官婉儿一生的悲剧,就是她和李家、武家、韦家几个帝王后妃家族纠缠得太深造成的。她爷爷上官仪因为反对武则天被杀死,她被没为奴,却又因为才华得到武则天的赏识,被提拔为内宰相一样的人物。后来,她又随着唐朝的拥戴者而反武,结果被唐中宗任命为昭容(到底只是女官,还是后妃,这也说不清楚),说是韦后的党羽,但也有人说他是太平公主安插在韦后身边的奸细。最后,在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斥责为妖孽而杀死,太平公主还为她很是惋惜。
其实吧,朋友们都在猜测,这个上官婉儿到底是谁的人。因为他的墓志铭被发现,这种争论就更多了。
历史记载,唐隆政变中,上官婉儿拿出诏书来,证明自己是李唐皇室的人,是反韦的,想求李隆基饶她一命,但李隆基却毫不留情。
其实,历史的事实早已经是欲盖弥彰。什么叫是李唐皇室的人?难道韦后就不是李唐皇室的媳妇儿?唐中宗之子李重茂(被李隆基不认可的皇帝)就不是唐朝本该正统的皇帝?毕竟人家韦后还没当武则天,当时的皇帝还是他李家的,上官婉儿又何须证明自己忠于李家?
因此,上官婉儿拿出的诏书,多半只是证明她是忠于相王(李隆基之父唐睿宗)、太平公主的,而不是什么忠于李家。正因为如此,李隆基杀掉上官婉儿,无外乎是上官婉儿知道的太多了,上官婉儿拿出的诏书恰恰证明了李隆基等人发动的政变是一场相王系、太平公主系针对他们哥哥唐中宗系的夺权行为,失去了其冠冕堂皇的正义性。李隆基又怎能留着上官婉儿?
四、先天政变中,李隆基杀尽太平公主一系,并非只是杀太平公主一人而已
在先天政变中,李隆基杀太平公主,无外乎是为了消除太平公主等人对他皇位的巨大威胁而已。然而,让太平公主制约李隆基,其实应该是他老爹唐睿宗的真实想法。唐睿宗让位给李隆基后,却还牢牢掌控着朝廷权力,让听从太平公主命令的人占据宰相高位,早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李隆基杀太平公主(他爹睿宗曾大力向其求情),不但有消除太平公主对他威胁的目的,其实也有当初唐太宗玄武门后派尉迟恭向李渊请命这种事相类似的目的。果然,先天政变后,睿宗彻底退隐修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