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经常被箭射伤,为何赵云廖化从未中箭?姜维在其死后道出实情

关羽经常被箭射伤,为何赵云廖化从未中箭?姜维在其死后道出实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42 更新时间:2024/2/7 12:22:06

与演绎色彩浓重的《三国演义》相比,晋人陈寿所撰《三国志》以其叙事简略、记事翔实而为学者文士所青睐。虽然此书之中也存在大量“曲笔”,不过这毕竟为后世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提供了最宝贵的第一手素材。在《三国志·蜀书》之中,关羽的地位可谓非常之高,其传记紧随诸葛亮之后,在五虎上将之中位列第一。

▲《三国志》

这样一位素以武力高强著称的绝世武将,在后世甚至被神化为“武圣”,然而在大家的印象中,关羽却经常遭受箭伤。比如《三国志》就明确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在败走麦城时,关羽更是被庞德一箭射中面门。这为后世有心人留下一个问题,为何关羽一生之中多次中箭,其余蜀国将领却很少中箭?比如在长坂坡前杀入曹军阵中七进七出的赵云,就没有中过箭伤。至于王平姜维,甚至守街亭大败的马谡等人,似乎也没有中过箭。

▲关羽剧照

这一问题曾经引发激烈讨论,不少忠实拥趸认为,关羽之所以经常中箭,正是因为其“战必身先士卒”,而在战场之上,流矢暗箭无眼,自是极易中箭受伤。《三国志》中曾如此描写关羽之武勇:“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白马坡前阵斩颜良,就是关羽一生之荣耀。常年行走于战阵之上,自然无法避免被流矢射中。

▲关羽刮骨疗毒绘画

反对者则认为,从姜维为关羽所定“壮缪侯”谥号看出,关羽其实有点儿名不副实。按照谥法,“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这一谥号,其实就是姜维对于关羽中箭的最佳答案。事实上,曾参与荆州之战的廖化,经历了“黄巾起义”爆发和蜀汉灭亡,从未因箭伤而败退。更重要的是,廖化多次担任先锋一职,论及危险程度,其实远超已担任主帅的关羽。相对来说,关羽勇武不及吕布,智谋难敌诸葛,而识人用人则远逊刘备,以至于在刘备过江东时,军师诸葛亮直接越过关羽,派遣资历远不如他的赵云前往接应,只因后者在随机应变以及未雨绸缪方面远胜于他。因此很多人认为关羽中箭是统兵不利的结果。

▲蜀汉大将廖化剧照

客观而言,这两种说法皆有一定道理,不过实际上,关羽中箭的记载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而非正史。因此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关羽多次中箭”的印象,其实与历史小说的传播有关。作为一本演义性质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大量情节并不符合史料,一些情节为剧情需要也发生转变——为彰显关羽武力,这位武将自然不能在战阵上被敌将击败,因此为了引导剧情,关羽就只能为“暗箭所伤”。

▲关羽及关平被俘剧照

比如关于关羽败走麦城一事,演义之中除交待关羽因素来倨傲而与同侪交恶的过程外,就只有五十余字:“曹公遣徐晃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对于人物的刻画优先于剧情本身走向,一些历史情节的改变也成为其主要手段。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后世人的印象中,武圣关羽却经常被暗箭所伤。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卫青和霍去病谁的功劳更大?汉武帝:两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卫青和霍去病是谁先死的,卫青和霍去病做出了什么贡献,卫青和霍去病谁更牛逼

    而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排名,但是这些排名中,卫青和霍去病虽然都排前列,但对于这两人究竟谁高谁低,却是极为纠结;为何呢?因为这两人的功劳都很大,有人认为卫青常率大军正面对抗匈奴军队,即便是在劣势的时候,也能取得胜利;但也有人认为霍去病功劳更大,因为是霍去病长驱直入突袭匈奴大后方,才使得匈奴惨败。其实这两种

  • 刘备称帝,为何宣称汉献帝被曹丕谋害?他全盛时期的地盘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称帝汉献帝是什么态度,刘备为什么被曹丕谋害,汉献帝和刘备谁先死

    关于刘备的称帝,其实有个站不住脚的地方,那就是蜀汉集团对外宣传的汉献帝刘协死讯。要知道,曹丕为了表明自家不是篡位,而是刘协主动“禅让”的,对退位后的刘协极为礼遇,封他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内搞小朝廷那一套。简单来说,就是曹丕给了刘协一个特权,让他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当小范围的汉室君主。而且从亲戚关系

  • 秦始皇病逝,胡亥、赵高假传圣旨,蒙恬蒙毅成为阶下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死了蒙恬蒙毅为何不去救国,秦始皇死后蒙恬蒙毅在哪,秦始皇重用蒙恬

    这个蒙恬呢,还有个弟弟叫蒙毅,这哥儿俩都非常受秦始皇的信任。蒙恬呢,在外领兵自不必说,这个蒙毅呢?在朝廷内部好到什么程度啊?那是出门儿,跟秦始皇坐一辆车的地步。可见多么的信任他。后来呢,有一次赵高犯了个罪,这个蒙毅就想把赵高杀了,论律当斩。但是呢,被秦始皇劝下来了。从这儿之后,赵高就恨上了蒙毅、蒙恬

  • 司马懿为何非要害死张郃?因为他在朝堂之上干了一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坑张郃是真的吗,张郃之死是司马懿失策还是阴谋,司马懿为啥杀张郃

    赵云、邓芝率领的疑兵经过斜谷道,浩浩荡荡的进军,扬言要进攻长安附近的郿县,由于诸葛亮的高调宣传,蜀汉军队要从斜谷道夺取郿县的消息,几乎人人皆知。魏都,洛阳。魏国哨兵:“报陛下,诸葛亮率领10万大军进军斜谷道,意图攻取郿县,前锋部队乃是蜀汉镇东将军赵云。”魏明帝曹睿:“夷陵之战才过去多久,诸葛亮居然敢

  • 邓艾是三国末期的军事奇才,却为何死得那么窝囊?你看他都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邓艾活了多少岁,魏国邓艾简介,三国邓艾的下场

    !他的智慧全用在了军事上,导致他和身边人的关系并不好,所以说最终遭到众人的联合狙杀,连带家族受累!说白了,邓艾就是死在“低情商”这三个字上!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看看邓艾的低情商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一、反对司马昭伐蜀大家都知道,蜀汉灭亡,完全是因为邓艾从阴平小道进入了蜀汉腹地,打了蜀汉一个措手不

  • 父亲孙坚,哥哥孙权,丈夫刘备,来盘点一下那些年孙尚香的后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尚香孙坚,刘备和孙权孙尚香最复杂的关系,三国志孙权孙尚香孙坚

    孙尚香本家背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纷争多年,仍旧势力相当,可见三国人才众多,以及三国君主魄力之强。作为三国之一的吴国,由孙坚的儿子孙权建立,孙权能顺利建成吴国,与其手下的能人异士有着密切关联,其中包括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黄盖等人。孙权上头还有一大哥,名唤孙策,智勇双全,曾受周瑜登门拜访

  • 三国:东吴在战场上最擅长使用的计谋,每一次都赢,被人识破也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有篇文章写东吴将士都不怎么怕关羽,对干掉关羽相当热衷并踊跃,并拿甘宁、鲁肃、吕蒙等人的一些事例说明。于是,就有网友评论,说东吴只能在背后搞偷袭,有本事正面交锋,东吴众将是鼠辈云云。这主要是指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战事。其实,客观地说,在军事上,搞偷袭并非什么可耻的事。在兵法“三十六计”中,关于偷袭的

  • 安乐公刘禅被匈奴氐族相继尊崇,他的后代及安乐县国的位置与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乐公刘禅,安乐公刘禅活了多少年,刘禅母亲是孙尚香吗

    一、第一任安乐公刘禅264年3月17日,皇帝曹奂临朝,令太常嘉奖赐封举国降魏的刘禅为安乐县公。(1)安乐县公的待遇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馀人。安乐县公刘禅,享有食邑万户,同时赏赐一万匹未染色丝织品,配置100名杂役、侍女。其他日常生活物件,适当置配齐全。刘禅的

  • 众目睽睽之下面对项羽的尸体,刘邦为什么号啕大哭,演戏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刘邦是不是脸皮太厚了,“无赖”皇帝是不是也太阴险了?自刘邦与项羽在汉元年鸿门宴上撕破了一点脸皮,刘邦项羽二人之间就有了隔阂,他们各率大军你来我往抗争了近五年。最终项羽因粮少兵疲请求合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刘邦在当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毕竟,经过这么多年征战,刘邦的年纪越来越大,是需要享受一番,

  • 吕布被杀前高呼7字遗言,本可改写三国走向,可惜曹操听后不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布临死前说的七个字,吕布死前对曹操大喊了七个字,曹操杀吕布原因揭秘

    吕布死于小人的背叛。当时,吕布足以面对曹操和刘备的联军,但他的下属无法忍受白天和黑夜的战斗。他们想出卖吕布以换取和平。他们利用吕布在白门楼打瞌睡的优势。十几个人一拥而上把他按到,然后用绳索将吕布五花大绑。曹操看到吕布后想要把他纳入麾下,但刘备在曹操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曹操立即改变了主意,想将吕布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