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了统治的需要,设置两个官职,可是设置完他自己却后悔了

朱元璋为了统治的需要,设置两个官职,可是设置完他自己却后悔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4/2/2 23:12:43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朱元璋的身世其实非凄惨,幼时家境贫寒,还是孩童的他,就靠着给地主家放牛,来维持生活。然而天灾人祸不断,元朝的贪官颇多,而且对手下的百姓有过多的压榨,再加上连年的旱灾蝗灾,很多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吃不饱饭。流离失所之下,朱元璋的父亲和哥哥去世时,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走投无路后,他只能剃了头,去寺庙里做了和尚。可惜的是,在如此贫瘠的年代里,就连寺庙里的和尚都得出去要饭,朱元璋就一路乞讨,挣扎生活。

三年的乞讨生活,让朱元璋本人也磨砺出了坚毅和很辣的性格。在此之后,他更是参军入伍,团结了一帮兄弟,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当中,取得了胜利,最终获得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了一国之君。

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的长久,所以特意设立了两个官职,一个就是言官,还有一个是给事中。

言官是明朝监察制度的产物,也是需要不断说话、不断找茬的工作,甚至到后期,还有很多的百姓,直接将言官称为骂官。言官的具体职责,并不是按部就班的,而是任事情都可以多说两句,权力比较广泛,甚至有些狂妄了,兵部,刑部都要怕言官三分。所以朱元璋为了压制这种权的滥用,再次设置了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作为负有言官谏议之责的六科给事中,应“披龙鳞犯敢于上言,直谏之”。也就是说,要大胆直言,不惧特权。给事中在皇帝临朝时,还需要轮流值日,矗立在大殿旁边,将所思所想认真记录。这也有了兼撰“起居注”的部分职责。在给事中撰写检查时,身为皇帝的朱元璋都不敢乱说话,因为被给事中写道起居注,那就是不可撤销的,将永远地留在历史当中。

这两种官位的品阶都不高,但是被他们盯上,那就非常的麻烦,也让朱元璋后悔不已。没有例子不说话,在洪武年间,御史周观政巡视南京奉天门,遇见一群太监正领着一群女乐往奉天门内走去,而她们身边跟着的太监,这些太监,就是侍奉朱元璋的亲信。周观政就直接上前,把这伙人拦住了,还义正言辞地说:“根据大明的内宫制度,女乐是不准入内的。”太监着急得不行,毕竟这可是朱元璋亲自传来的女乐,怎么就被随便拦住了呢?所以就和他好言相说,哪里想到,这周观政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极其固执。

朱元璋挑选御史的时候,专门找那些书呆子道学先生,这些人认死理,也不怕得罪人。太监无奈,只好回宫禀报朱元璋。朱元璋大晚上气得不行,但是又不能发火,毕竟这是他自己亲口设置的官位,只能不让女乐入宫。但周观政还不依不饶,一定要朱元璋当面承认错误,朱元璋压抑着怒火,就出来安抚了周观政一番,嘴上还要说:“你做的对!”这才让此事作罢。

按理说,这种不顾人情,只认规则的规章制度,长此以往地执行下来,对于朝廷的发展其实是很有利的。毕竟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贪污或者是滥用职权的事情发生。可惜的是,有这样好的制度,明朝也就坚持了200多年,最后还是灭亡了,这是因为到了明朝后期,制度没有问题,但是执行任务的人却出了问题,他们面对权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也不敢仗义执言,真是可惜这个好制度了。

更多文章

  • 陈圆圆有着倾世容颜,崇祯为何不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圆圆跟崇祯有关系吗,陈圆圆一生的遭遇,崇祯为啥不把陈圆圆给吴三桂

    编者以为这第一个原因是这崇祯看不上陈圆圆的出身。能歌善舞的妃子他自然是不缺的,可像陈圆圆这样子的绝色虽然在整个后宫中,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跟她媲美的。不过,毕竟陈圆圆是一名歌女出身,如果纳一名歌女作为自己的妃子,实在是对自己的形象不太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早就知道这后宫中的女子极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卧

  • 朱元璋临终下令38名妃嫔殉葬,其包括贵妃,而张美人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母以子贵的意思,全因老朱生前喜欢宝庆公主,而宝庆公主是张贵妃的亲女,所以,对张美人网开一面了,宝庆是老朱接近耄耋之年(68岁)才生下的女儿,所有孩子中她最小,按年龄当属爷孙辈,人说“隔代亲”,我认为人类真存在这现象,大概在心理上,老朱当宝庆是孙女了。朱元璋是在自己71岁的年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的,这一

  • 朱元璋为何不斩草除根,杀了陈友谅之子,反而送他去高丽吃泡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杀陈友谅后悔吗,朱元璋怎么处理陈友谅的,朱元璋为什么不杀陈友谅

    朱元璋是布衣皇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给种书大夫得这句话用在朱元璋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朱元璋是布衣皇帝,自幼父母双亡,连安葬他们的棺材和土地都没有,又为了生计出家做了和尚,最后投奔郭子兴的队伍后才开始发迹,最后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杀伐果断的他杀了很多功

  • 朱元璋为什么用“大明”为国号?“天命”外表下是其高超驭人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啥国号为明,朱元璋为什么要取国号,朱元璋定国号大明是与明教有关吗

    这种观点,多少受到了金庸先生的著名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影响。在小说中,朱元璋不仅是明教的一个重要首领,其得天下也多来自明教的支持。在历史上,明教的正式称呼实际上是摩尼教。该教起源于古波斯,公元六、七世纪传入我国。经历唐宋几百年的发展,渐成气候。北宋末年,方腊利用摩尼教组织起义,在东南地区掀起了一场轩

  • 朱元璋临终下令:全部皇妃陪葬!3岁公主悄悄说了9字,其母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苦尽甘来,登基为帝,实现了人生的逆转,据记载,朱元璋除了原配马氏马皇后外,还有20位嫔妃,而且朱元璋有规定“非命妇不得入觐后宫”,以及制定了一条法令,就是皇帝驾崩后,后宫嫔妃都要陪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已经71岁的朱元璋病入膏肓,与他感情深厚的马皇后早已先他一步去世,他并

  • 魏忠贤若在,大明不可亡,魏忠贤凭什么拯救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忠贤不死明朝能撑多久,魏忠贤为明朝做的事情,明朝有魏忠贤吗

    “熹庙复宠魏忠贤,烈火毒燄熏高天。醴交势合走东厂,东林善类坑炎烟。磔死何足蔽毫末,铜驼石马高硉矹。粪壤壮丽侔桥陵,名胜何辜遭污蔑。”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如此。但在近些年,魏忠贤突然被披上了能臣的衣服,让人看起来他有种曹操的感觉。更有人说,魏忠贤若在,大明不可亡?这话真不知从何谈起。的确,他死

  • 朱元璋临死还玩了一手心机,600多年无人能解,学者:真相只能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式颁布《皇明祖训)。这一年,朱元璋已是六十八岁的老头了。在朱元璋六十七岁时,他将桀警不驯的开国元勋、宿将杀光了,还有那些主意多端的文臣也杀绝了,不仅如此,他还亲手发布了许多酷刑。如“凌迟”,凡是凌迟处死的罪人,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十刀一歌一吃喝,慢慢地折磨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没有想到漏掉一人,15年后此人篡夺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

    能够形成这种极其少有的局面已然是不易了,不过,宋太祖却不是那个会满足于披上黄袍称帝的人,紧接着他就开始宴请功臣,并借此时机夺回了全部的兵权,然而宋太祖万万没有算到他会忘了一个人。大多数人也会称“陈桥兵变”为“黄袍加身”,这是因为当时的契丹打算联合北汉的军队共同攻占周,而能力出众的赵匡胤自然是周军的领

  • 朱元璋为什么能成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能成功,朱元璋的大事记录,朱元璋一生干过哪些大事

    在元末社会大动荡和群雄激烈的角逐中,朱元璋能够出类拔萃,推翻元朝,实现一统,主要离不开这四点:第一,韬光养晦缓称王朱元璋初起之时,先活动于淮西一带,进而渡江,以应天为中心,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北有韩林儿,避开了元朝的主力。当时承担与元朝主力作战的是韩林儿。韩林儿虽然最终失败但他耗尽了元朝的元气,

  • 朱元璋为了让大家安心吃肉,直接给猪改了名字,说错就打80大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朱元璋死前下了最后一道令,朱元璋制定过哪些规矩

    我们应该偶读听说过,皇帝的名字一般没有人能叫,而且和皇帝名字相关的字也有很多禁忌,一般人是不允许和皇帝使用同一个字的,比如说李元霸的本名应该叫玄霸,结果当时人家康熙叫玄烨,所以他只能改个字了。而我们今天要说的那就是整个朝代都需要避讳的,因为这次出在姓上。那就是明朝的国姓,朱。这个字实在是太难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