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曹操是对的

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曹操是对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00 更新时间:2024/1/21 13:56:13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在说明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件事情,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或者从头调查才行,否则得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事实。其实,这就和正如易中天所说“历史人物有文学形象,也有历史形象”是一样的。

易中天讲三国故事从来都是用一种从历史中剖析人性的方式讲,引起人们很多对历史的反思。从前,人们对三国故事的了解几乎来自《三国演义》,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还是有一定差距,这就造成了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的差异。

从客观上来说,历史形象是残酷且真实的,而文学形象则因为小说的塑造显得更加丰满,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可事实上,小说让很多历史人物的面目模糊,很多人就将对历史人物的定义搞错了,华佗就是典型的一位。

在正史《后汉书》中有记载,华佗时医学家,但最初他却是士人。作为读书人,唯一的上升渠道就是考试。而华佗本人却十分清高,多次无视朝廷请求,表现得非常孤傲。史书显示,华佗是能够给人做外科手术的,并且将人的腹腔打开进行手术,甚至能够做到摘除脾脏,在古代,他这样的医术当然是神奇的,而且他发明的麻沸散更是一绝。

可华佗本人却常说:“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就是他肯痛苦自己从读书人变成医生,这违反了他的本心。所以,为什么华佗会认为神医非常低贱呢?史书中记载,当时的医生和巫同位,都是古代有名的贱役,君子是不齿这种职位的,而且汉代末年的时候,人们还认为医生的地位和宦官一样。这也就是华佗感慨的原因了。

所以这就造成华佗一面清高自傲,但另一面都感慨自己沦为下贱之人,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他十分痛苦,因此脾气也越来越不好。

华佗的心思

根据记载,华佗当时确实拒绝了举孝廉,但后来却跟着曹操成为私人医生。后世对华佗这种做法的猜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鄙视、抗拒,另一种是渴望、套路。

首先,有人认为华佗跟曹操不过像徐庶一样,都是被逼迫的,自己没有办法反抗,而华佗本是孤傲之人,但凡有所压迫,那么反抗得也就越厉害,因此他才会对曹操低看三分。

比如在曹操头痛难忍的时候,华佗就开始摆架子了,总说在他人医治来推辞曹操,但多次这样说之后,曹操就他有所怀疑了。

有一回,曹操头疼起来,派人请华佗,但是华佗却说自己的妻子生病了,要回家去探望她,不能过来。而曹操就不相信他这个话了,当即就差人到他家去检查,这一去就发现华佗的妻子没有生病,谎言一下就被拆穿,于是他也只好去给曹操看病。

记载显示,华佗作为一名神医出名后,常常烦闷且后悔,他还是想入仕途,但是现在自己又不是读书人,只是一个医生,没有可以晋升的路。可华佗还是心不死,就盯上了曹操,希望在曹家可以得到升迁。

但华佗又很矛盾,如果治好了曹操的病再加上好言相劝,那么或许有一线机会,最终自己就能够得到高官厚禄。可华佗又打心眼里看不起曹操,这可怎么办呢?最后在思索之下他就想出了歪点子——利用曹操的病威胁他,一旦曹操低头,那么官位就来了。

因为曹操有头痛的病,常常疼得不能自已,长期以来曹操也想找到彻底治疗的方法。但每次找华佗,他都沉吟不语,还找借口拖延,不想治病。曹操又是个聪明的人,渐渐的就明白华佗想要挟得到更多的东西,比如加官进爵。

华佗之死

最终,曹操一怒之下就把华佗关到囚狱中,荀彧其实也多次替华佗求过情,可曹操心中早已不能容忍他,怎么可能轻饶?华佗不在之后,曹操的头疼病越来越严重,虽然有人说不应该杀华佗,但曹操却一直都不后悔。

结语

可见,三国演义中关于华佗的故事还是有几分假的,曹操杀华佗不是罪恶,而是反制裁。所以,由此看来,只有了解历史后,才能够对一个人和一件事给予真实的评价。如果只是从文学作品中看历史,那么多少都有一些偏差。

参考文献《冬夜读书示子聿》

更多文章

  • 洛阳出土一把汉尺,揭开关羽“身长九尺”的身高,放如今是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身长九尺现实身长多少,历史上真正的关羽身高,关羽身高九尺放到现在有多高

    阅读历史书籍就会发现古人动不动就说七尺男儿,而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于这个“七尺”都没有概念,不知道所谓的七尺男儿究竟有多高。其实,如果要用现代的单位去计算七尺,应该是2.3米。而《三国演义》中说关羽身长九尺,大概就是在三米。很显然,古人的尺子与如今的不一样。洛阳出土一把汉尺,揭开关羽“身长九尺”的身高

  • 刘邦做皇帝后,每日都给父亲送去一种“美食”,其父求饶难以下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一生娶了多少老婆,刘邦当皇帝后怎么封赏他的兄弟,刘邦烹食其父典故

    刘邦从小家境贫寒,年轻的时候也不事生产,是沛县有名的泼皮无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有三个儿子,刘邦排行第三。大哥和二哥都勤劳踏实,在家务农种地,到年纪就娶妻生子,按照中国传统家庭的节奏安排着人生。这样的做法,对父母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而刘邦就不同,不但不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种地,还经常与沛县的三教九流混在

  • 刘备临终前为何告诫军师:“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何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临死前说子龙不可重用,子龙和刘备相遇,历史上刘备为什么不喜欢赵子龙

    历史上三国时代人性光辉最为突出,天下进入了群雄争霸的局面,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当中包含了:忠、义、孝、礼等。三国时期可谓是高手云集,因为失误遭遇了“夷陵之败”最终病死在白帝城,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子龙不可重用。”要清楚赵云是对刘备最忠诚的大将之一。那么为什么在临终之时,告诫

  •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没有开发挖掘, 只因这三个原因, 项羽都因他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挖开过秦始皇陵吗,刘邦为何没有破坏秦始皇陵墓,秦始皇帝陵不是被项羽挖出来了吗

    第一、历史上各种各样关于秦始皇陵的传说诅咒机关让人望而却步。盗墓这一行当从古代就有了,所以秦始皇一定会下大功夫防止这些盗墓人,召集当时著名的能工巧匠、奇人异士、交给心腹花很多心血去建筑秦始皇陵。地宫里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还有各种巧妙厉害可以杀人的机关,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忧。当然除了这些更让人们

  • 秦始皇病死沙丘前便天降三大异象,始皇帝死而地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死在沙丘的原因,秦始皇死前三大怪异事,秦始皇的沙丘

    第一件就是“荧惑守心”——《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是“三十六年荧惑守心”。“荧惑守心”在古人看来就意味着,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什么叫“荧惑守心”呢?中国的古代把“火星”叫做“荧惑”,二十八宿中之“心宿”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上的“天蝎座”,主要是3颗星组成。当火星运行至

  • 赤兔化龙、的卢妨主、绝影无影,哪匹才是三国最影响格局的战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三国第一马,这“马中佼佼者,赤兔胭脂兽”必定当之无愧,你可以不了解三国,但你一定听说过“赤兔”。关于赤兔马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曰赤兔”虽说只有短短七个字, 但是能够名载史册对于一匹马而言已经算是最高荣誉了。而在演义中对赤兔马的描述更是奇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

  • 赵子龙厉害?若是遇上曹操的这个家将,立马认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子龙打曹操10万大军,赵子龙和曹操谁厉害,赵子龙单挑曹操视频

    《三国志》中,对赵云的好勇斗狠、武艺高强几乎没有提及,反而着重突出他的忠诚与智谋。书中记载赵云对刘备的忠心,和刘备对赵云的信任,几乎到了肉麻的程度。两人在公孙瓒帐下时,赵云要回家给兄长奔丧,刘备依依不舍,“捉手而别”。刘备在袁绍帐下时,赵云来投奔他,“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当阳之战赵云失踪,有人说他跑

  • 项羽死后, 一小卒砍下他一条腿, 家族从此显赫, 共出100多个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死后谁抢了一条腿,项羽一生三大事件过程,项羽为何坑杀20万将军

    项羽战至最后,众多士兵把他围一圈,竟然没有人敢上前杀他,,而且刘邦下令,谁能砍下项羽身上的部位,赏万金,封侯,等等,不过项羽选择了自杀,自杀之后。众多士兵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赏赐,把项羽的尸体分了项羽已死,但是刘邦的承诺还在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叫做杨喜的小卒子,他冲在最前面,直接砍下了项羽的腿,

  • 他是刘邦发小,深得刘邦信任,为何晚年还要背叛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卢绾跟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他们的长辈也是世代交好。二人长大后,也一同求学,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反抗秦国的统治,卢绾也一直追随着刘邦,虽然在各大战役中,卢绾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但他始终伴随刘邦左右,深得刘邦的信任。等到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卢绾就坐到了太尉的位置,同时还被刘邦封为长安

  • 擒杀关羽的东吴大将潘璋是何人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潘璋为何能使动关羽82斤大刀,关羽真的被潘璋杀了吗,潘璋活捉关羽后来怎么样

    关羽座下赤兔宝马,是三国里面有名的名驹,翻山过河如履平地。孙权不愿意放虎归山,于是派自己的心腹潘璋等人前去拦截。君主的信任,会让臣子得到立功表现的机会,从而名声大振。这种信任不仅难得,而且脆弱。信任就像一块儿镜子,一旦没有抓住机会,就会摔得支离破碎。即便粘在一起勉强使用,也消除不了怀疑的裂缝。潘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