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对赵云的好勇斗狠、武艺高强几乎没有提及,反而着重突出他的忠诚与智谋。书中记载赵云对刘备的忠心,和刘备对赵云的信任,几乎到了肉麻的程度。两人在公孙瓒帐下时,赵云要回家给兄长奔丧,刘备依依不舍,“捉手而别”。刘备在袁绍帐下时,赵云来投奔他,“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当阳之战赵云失踪,有人说他跑了,刘备说:“子龙不弃我走也。”君臣情谊,好像还超过关张二人。
在赵云用兵才能方面,侧重记载了他的冷静与谋略。定军山之战中,赵云带少量人马留守营寨,结果曹军主力来攻。赵云当即命令大开寨门,偃旗息鼓。曹军逡巡不前,怀疑有伏兵,悻悻而去。刘备为此称赞他:“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要讨伐孙权,赵云立即劝阻:“大敌是曹操,不是孙权。先灭曹魏,孙权自然臣服。让曹魏坐山观虎斗,盲目攻打孙权,消耗实力又耽误时间,不是明智之举。”刘备不听。结果证明赵云是正确的。
因此,综合《三国志》记载,赵云更像是一个智将而非斗将,不以勇力见长,和小说中的凶悍勇猛判若两人。要说个人武技与战斗力,曹操手下有个人,绝对超过赵云。他就是曹操的家将许褚。《三国志》记载,许褚“勇力绝人”,被曹操比喻成汉朝猛将樊哙。在历次作战中,他都一马当先,悍不畏死,斩首无数。曹操看中他的忠心与勇猛,“引入宿卫”,“出入同行不离左右”,成了曹操的贴身卫士。
曹操手下有个徐某想谋杀他,但畏惧许褚而不敢下手。徐某特意等到许褚不值班时,怀揣利刃进入内室。不料许褚突然返回,徐某大惊失色,被许褚识破,当即击杀。曹操征伐马超时,只带许褚一人,在阵前与马超对话。马超自负勇武剽悍,想趁机活捉曹操。谁知一见曹操身后的许褚,问清姓名后,“超不敢动”。堂堂的马超竟然被许褚吓退。
在渭河之战中,曹操负责殿后,掩护曹军大队渡河。结果被敌军大队人马袭击,箭如雨下。许褚大显神威,一手拿马鞍给曹操挡箭,一手划船,拼命救曹操脱离险境。曹军因他勇猛如虎,而又木讷寡言,称之为“虎痴”,许褚之勇悍可见一斑。不以勇武见长的赵云,真要是和他在战场相遇,那可估计只有认怂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