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期的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清朝时期的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22 更新时间:2024/1/21 12:24:41

每一个时代,都历经了一套与之匹配的官场制度,如今现代的官场制度如果说,与哪个朝代可能会比较相像的话,应该是和清朝的官职制度比较相似。

清朝的官职制度逐渐发展下来之后,就形成了近代,乃至一直沿用到现代的官场制度。只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官场制度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

进入新时期之后,官场风气也在日渐好,尤其是在高压打击之下更是如此。说到这里,或许有人有一个疑问,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时期有一个很明显的官职叫做布政使。

那么,这个官职究竟是负责什么样的任务呢?难道是来管理布料的?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清朝时期的布政使,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

大清朝的官制

严格意义上来说,清朝的官制其实有很多地方,都是继承了明朝官制。在明朝官制的基础上,满清结合自己独有的背景,就有了清朝所特有的一系列官制。

首先,清朝官制与前朝明代时期的官制差不多,都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套系统。其中,中央对地方有着绝对的控制能力,中央最高首脑自然是君主。

清朝君主一般会有上书房等,带有明代内阁性质的机构来辅佐自己,朝廷中枢权力主要就是在六部中,也就是礼,兵,刑,工,户,吏这六个部门组成。

这六个部门已经沿用了近千年,因此在这里也不多加赘述,他们的名字就已经将他们的职能完美地体现了出来。不过,清代与明代有所不同的地方,更多的是在与地方官制上。

首先,提到清代的地方官,我们可能会优先想到的是总督,之后便会想到巡抚。的确,这么想并没有什么错,因为这两个官职也是事实上的地方实权派,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一般来说,总督就是区域中最高的领导者,比如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等,他们的管辖范围都已经超出了一个省,有些总督可能同时要治理数个省份。

作为总督,他们是两省甚至是三省的军政一把手,负责统领管辖省份内的所有军政要事,只要是他们的治境内的军政大事,他们都可以,也必须要管。

这些事务也是他们说了算,出了问题也是总督优先承担责任,而在总督之下便是巡抚。巡抚就单单是一个省的最高长官,负责自己一省之地的军政要事。

布政使是什么官?

别看总督和巡抚之间貌似是上下级,但是却不单单是如此,有些总督的管理范围,可能会和一些巡抚的职务相互冲突,这就造成了一个制衡现象。

二者相互掣肘,以此来互相削弱权力,并且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除开总督和巡抚之外,在地方上相对有着较大话语权的官员还有这些,他们分别是学政官、按察使和布政使。

学政官和按察使的职责,从他们的名字中都很好理解,作为学政官、考核的标准便是每年的贡生数量,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将朝廷的治学方针彻执行下去。

同时,他们还要做好乡试的相关工作,择优录取将这些举人,送到京城参加殿试也是学政官的职责。在某些程度上来说,学政官其实是最不好惹的那一种。

因为他们一般都是由君主的心腹直接任命,往往都会带有六部侍郎、甚至是尚书的荣誉职位,一般的地方官员绝对是惹不起他们的。按察使就不用说了,他们是都察院派在地方的监察官员。

从监督两个字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手中掌握的自然是监察权力,监察官员是否滥行不法等。以上两个职位我们其实很好理解,他们的名字就已经将他们的职责告诉了我们。

可是,清朝的布政使这个名字却并没有,至少没有完全向我们透露出他的职责。那么,布政使究竟是掌管什么职责的官员呢?它又有哪些权力呢?

布政使的发展历程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布政使这个官职也是明朝官制的产物,早在明朝就已经有了布政使的官职了,布政使司就是布政使最开始的名字。

在明朝,全国共设置有十三个布政使司,以布政使司来取代了前元时期一直沿用的行省制度。后来,布政使隐隐出现了尾大不掉之势。

为了国家统一的考虑,明朝君主决定削弱布政使司的权力,将一省的最高长官改为巡抚,而布政使司也在此时失去了地方上的大权,成为了巡抚的附属官职。

清朝时期,由于官制很多都是沿用明朝官制,因此布政使的制度也得以保留了下来。地方上仍然照搬明朝时期的官制,设有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等诸官员。

另外,清朝还将这种地方官制度明确立了下来,自康熙年间,由于天下逐渐步入正轨,每一个省必须要有一位布政使,更是被明文确定。

布政使由朝廷中央直接委派到地方,作为巡抚的副官,与巡抚有着同样的品级,分摊巡抚的权力,并且需要承接中央的公文和上报地方公文。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布政使其实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布政使根据明文规定,需要起到承上下的作用,将中央的决策布置到省内各府道县中。

有些时候,他们还需要将地方上的事务,整理来上报朝廷。其二,既然需要分摊巡抚的权力,那么巡抚的财政大权也会被布政使所染指。

省内的财政大权,并不单单只是被巡抚所掌控,有很多时候府库的钥匙,都是被布政使和巡抚两人分别掌握,只要一方不同意,那么财政就容易出乱子。

最后,就是布政使还需要承担一部分学政官的工作,需要将朝廷的人才方针落实到省内治境,更需要和学政官一起为科举取士承担责任。

不过,虽然布政使的权力如此广泛,却并不代表布政使就拥有了能与巡抚分庭抗礼的本钱。巡抚的手中有一项最要命的权力,那就是兵权,正是因为巡抚有兵权,才能被称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没有兵权的布政使,事实上很容易就可以被巡抚所架空,所以一般情况下,布政使更多的是落实到执行的方面,将朝廷的政策执行下去就是布政使最大的工作。

总的来说,更多时候布政使都是作为巡抚的副官出现的,而巡抚若是放在今天的话就是省长,是一个省当之无愧的一把手。这么算起来的话,清朝的布政使也就相当于是一个副省长的地位,而且是主管执行的副省长。

权力地位虽然不如巡抚的,但也不低,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976字尽显封建愚昧,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写给英国的信原文,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亲笔信,乾隆写给英国的信放在博物馆

    这是一位典型的败家子,不仅败尽帝国最后的一点积蓄,也断送帝国再次崛起的希望。而这个希望就是当时中西文明的第一次碰撞,但乾隆并没有把握好,生孩子选择回避。其交给英国使节团的信,全文仅有976字,但却是最为荒唐愚昧之举。至今被点藏在大英博物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耻辱事件。乾隆究竟为何在见到洋人的先进武器与

  • 和珅的宝藏深埋于四川的大山?从一枚印章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在四川的宝藏,和珅的宝藏藏在什么地方,2008和珅发现宝藏视频

    要知道,乾隆年间,朝廷每年的税收也不过七千万辆,这相当于朝廷15年的财政收入。和绅可谓是富可敌国,但随着和的入狱,这些财产都被充公了。民间还流传出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的艳遇。一条三尺白绫将和珅的生命定格在了49岁。本以为和绅和他的财富故事就此画上句号,令人没想到的是,事隔多年,又有猛料爆出,当年和绅的

  • 李隆基登基后,为何会第一时间除掉上官婉儿?专家:换你也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官婉儿死于李隆基吗,李隆基上台后为什么杀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为什么被李隆基处死

    《景龙文馆记》中有记载:“自通天后,建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这段话便是对于上官婉儿的评价。上官婉儿这名女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也可算是一位有名的奇女子了。她的作品《彩衣怨》,与其作品当中的一句“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让她在历史当中声名大噪。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

  • 陕西墓穴重大发现,女皇帝武则天真面目被揭开,她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的墓穴被挖开了吗,揭开武则天的墓有100多吨宝贝,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人像之谜

    有媒体报道称,之前有人在陕西的一个墓穴里有了特大发现。里面的东西,揭开女皇帝武则天的真面目,真实结果令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按照古书的记载,武则天当年为了权力,甚至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孩子,比豺狼还要狠毒,这些历史记录一直被人当成是假的,觉得有人在故意抹黑武则天的形象。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武则天确实是一

  • 一代女皇武则天,称帝不易,去世后为何主动要求去帝号,称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这个皇位付出了多少只有她知道,不管大女儿是被她掐死还是他人所为,总归这个女儿是为她而牺牲了,之后几个亲生儿子也一律遭到了她的打压,最后甚至百官、儿子都站出来请求她称帝,她才“勉为其难”接受了。她终于如愿以偿,这一年她已经67岁了,如此荣耀的帝位,难不成去世后就不稀罕了?当然不是,因为她说的“去帝

  • 洛阳大姐模仿武则天,泡面当皇冠麻袋做龙袍,23家公司想签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河南43岁大姐模仿武则天,大姐用泡面做皇冠模仿武则天,树叶做武则天龙袍

    这三位划时代的女性弄权者至今依旧备受众人关注,有着关于她们诸多的电视小说改编等各种形式的呈现,引得无数人为之追捧与讨论。其中,有这样一位洛阳的大姐名叫曹占茹,通过独特的手工能力变废为宝,自制龙袍以模仿武则天,泡面当皇冠麻袋做龙袍,引得众人关注,甚至有23家公司想与曹占茹签约。 曹占茹是来自于河南洛

  • 唐朝一才女,6岁时写下一首诗,父亲看后:日后定不守妇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代八大才女的诗,唐朝最有才的女诗人,唐朝第一才女诗句

    李冶是那时有名的女诗人,不仅有文采,长相也非常貌美,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写字和读书,六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自己做出诗句来,非常厉害。然而有一天,在父亲带她玩的时候,她忽然看到有一盆花马上就要开,于是马上作诗一首,“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本来是非常优美的一句话,她的父亲却将架听成嫁,

  •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经过千年仍未腐烂,还能发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河南隋唐粮仓,河南发现粮仓之谜,隋唐粮仓里的种子还能发芽吗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王朝,粮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至官僚下至百姓几乎都有自己耕种的田地,正是这样全民耕种的氛围才保证了封建王朝的延续,让华夏文明得以传承。而隋唐时期囤粮的观念更是十分盛行,朝廷在各地都有大量的粮仓。河南就发现一座隋唐时期的粮仓,仓内的粮食经过千年仍未腐烂,还能发芽。 杨坚是隋朝的

  • 气吞山河宋武帝刘裕,手下1000精兵,鲜卑虎纹突骑是种什么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武帝刘裕有多猛,刘裕建立北府军过程,宋武帝刘裕手下的将军

    “甲骑具装:甲,人铠也;具装,马铠也。” 甲骑具装即人甲和马甲的合称,是古代重装骑兵的防护装具。唐朝以后,甲具重骑兵因为机动性较差而逐渐被不披甲的轻骑兵所取代,欧洲西部则是在15世纪出现板甲具装,同时期的中亚、中东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甲骑具装,在奥斯曼帝国、萨法维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被大量装备。 17世

  • 武则天为了皇位除掉很多开国功臣,却为何唯独不动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帝的出现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色,而在众多的皇帝中,武则天显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下,武则天却能打破社会的桎梏,成为了一代女皇帝,可以说她的一生都具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为了得到皇位,武则天甚至不惜除掉了许多开国功臣,那么,为什么在众多大臣中,她唯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