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了乾隆皇帝,和珅害怕的汉臣不是刘罗锅,也不是纪晓岚,而是他

除了乾隆皇帝,和珅害怕的汉臣不是刘罗锅,也不是纪晓岚,而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67 更新时间:2024/1/19 10:28:58

很多人都说和珅害怕刘罗锅和纪晓岚,不过这两个人与和珅都不是一个级别的人,和珅连搭理他们的时间都没有。刘罗锅比纪晓岚还是好一点的,因为他家世代为官,所以地位相对来说高那么一点,纪晓岚和刘罗锅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爱民,做好事,与和珅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实和珅本来也是一名很正直的官员,但是呢,在为官生涯中见到了一些影响自己价值观的东西,所谓近墨者黑形容和珅在恰当不过了,当然如果和珅仅仅是一名不受重用的官员,他也不会成为一个著名的人士,最多和历史上其他人一样在史书上留下寥寥几笔。

和珅不一样,他的后面站着的是乾隆,乾隆为什么支持和珅,因为乾隆喜欢玩,而玩是要花钱的,所以和珅的存在就是乾隆的摇钱树。

在和珅的整个的人生中,有一个对手叫做阿桂,这个人也是乾隆身边的红人,并且阿桂有的时候还隐隐压着和珅一头,加上这个阿桂在旗内的地位也高,还反感和珅。这里有必要讲一下八旗,因为在八旗内,不管官职如何,都要受到旗内的制约,和珅所在的旗,旗主就说过:和珅见了我都是请安。

和珅害怕阿桂是真的,但是害怕刘罗锅和纪晓岚这两个汉臣是假的。却有一位汉臣一直被和珅所忌惮,他最终也成为了终结和珅的人。

因为他非常的讨厌和珅的所作所为,加上这个人非常的清廉,就是“身正不怕影子歪”,不管和珅弄哪一套,他都爱理不理的,反正也不用求着和珅办事,啰嗦了这么多,我来说这个人的名字是谁?他叫做杰。在乾隆晚年,乾隆最欣赏的两个人,一个是和珅,另外一个就是王杰。

和珅会给乾隆弄钱,而王杰就是一位用来当典范的人,这个人是状元出身,非常的有才华,但是他不爱财,人特别的正直。正因为这一点,乾隆非常的欣赏王杰。王杰在考中状元之后,人品之类的都没得说,就让他担任皇子们的老师,后来的乾隆更是庄重的向王杰交代,好好的培养后来的嘉庆

王杰把教学工作做的很好,乾隆自然不会亏待他,当时六部里面有五个部门都被王杰任过职。后来成为军机大臣和大学士,一时间进入了帝国的最高圈子里面,可是王杰这个人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相比于和珅而言,王杰就如同散发光芒的太阳,别说近墨者黑了,如果靠近王杰的话,估计会被王杰所感染。

王杰出门的时候大概是这种情形:一人牵着一头小炉,带一名仆人,穿的非常朴素,如果不特意看,就不会发现这是当朝的“宰相”。

由于王杰身在庙堂之中,自然要与和珅打交道,当时和珅绝对是众人巴结的对象之一,其实王杰也是,但是后来人们就放弃了。和珅能够帮助他们办事,还能够知道乾隆想干什么,作为同事,躲着是不行的,王杰也从来不会躲着和珅。

有时候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管,因为和珅已经拍板了,但只要王杰觉得不对,他就会与和珅相争,后果往往是和珅让步。为此和珅经常在乾隆耳朵边说一些王杰的坏话,但是乾隆不是一个糊涂人,所以和珅也是自讨没趣。

当和珅在硬的方面除不掉王杰的时候,就决定采取软的,但是王杰软硬不吃。下面举个例子:有一天王杰在办公的地方搓手取暖,和珅走过来说道:状元的手真嫩,真好啊。结果王杰说道:手再好也不会捞钱啊,没什么好的。和珅当即就不吭声了,这完全是热脸贴上冰块。

《清史稿》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和珅想要把王杰除掉,但是一直找不到借口或者理由,因为和珅非常的讨厌王杰,但是一丁点办法都没有。等到乾隆皇帝退位当太上皇的时候,和珅也在慢慢的收敛了,但是王杰却得到了嘉庆的重用,不为别的,就因为王杰真的是一名好官。

在乾隆去世之后,终结和珅的人是嘉庆,而负责审判和珅的就是王杰,这还真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讽刺意味,毕竟和珅这个人一直想要除掉王杰,到头来被王杰给审判了,不得不说人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王杰退休之后,嘉庆也对王杰礼遇有加,动不动就给他送去点东西,人终究会有一死,王杰去世的时候,嘉庆给王杰的家人送去了两千金,让他们好生安葬王杰。

纵观王杰的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就连和珅都拿他没有任何的办法,有的时候,一个人无欲则刚。和珅最终的下场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了,这里就不在多说,关于王杰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下次再讲。

更多文章

  • 雍正只用了三招,朱元璋杀掉五万贪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永不敢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能干,雍正与朱元璋谁更勤勉,雍正用了哪三招就不敢贪

    这第一招就是要治贪官,更要治涉案的贪官的亲戚。雍正曾有个“抄家皇帝”的绰号,而这也是由此得来的。对于贪官,雍正不要办他,更要派人将其逃亡的亲戚追至天涯海角,使其永远做个穷人。第二招,就算死了也不放过。有些贪官会畏罪自杀,想用一死来保全自己的家产。但雍正显然不吃他们这一套,贪官死了,那就办他的家人,让

  • 永定门之战,皇太极歼灭四万明军,为何不乘胜攻打明朝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永定门之战简介,皇太极打明军,明朝北京保卫战战果

    明朝君臣根本就没有想到,后金军队竟敢冒险千里,突入北京城下,最初引起了朝野的一片恐慌。崇祯帝立即下诏“京师戒严”,并调遣全国各地的兵马入京勤王。最先抵达北京的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他在得到消息后,急忙率军入关驰援,在广渠门前与后金军队展开激战,并将其击退。然而崇祯帝中了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引发关宁

  • 慈禧不管八国联军无恶不作,割地赔款都忍了,唯独此事绝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时候想要瓜分中国的西方列强又不干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侵占了清朝许许多多的经济利益,本来想扶持光绪亲政,享受“超国民”待遇,不料被慈禧跳出来搞得一干二净,于是八国联军纷纷向慈禧提出抗议,让其交出权力还政于光绪,否则后果自负。不过令他们也没有想到的是,慈禧听到这件事情后大发雷霆,大骂八国联军:你们这帮

  • 曾是大清铁帽子王,后来落魄拉洋车,巨大人生落差究竟是谁之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拉洋车图片,落魄八旗子弟拉洋车,克勤郡王拉洋车

    从字面意思上看,铁帽子王代表了一种显赫的待遇,而且这种待遇是“铁”的:子孙后代承袭爵位,无需降低爵位,所以他们比一般的亲王待遇更加优厚。清代的铁帽子王有12位,其中8位是在清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皇室宗亲。这里面,有一位克勤郡王是在乾隆时期得到许可的,成为了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他们一共传了十三代,而到了末

  • 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或许不是清朝林则徐,而是明朝徐光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光启个人资料,徐光启知乎,明朝徐阶徐光启的关系

    开个玩笑哈,昊童不否认,在晚晴闭关锁国的大背景下,林则徐是第一个从所谓天朝上国的昏聩思想中醒过来的,也是第一个主动了解西方,并且呕心沥血的为我们探索西方文化,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一位伟人。对于这样一位崇高的民族英雄借昊童十万个胆我也不敢胡乱造谣,但我们加在这位民族英雄身上所有的光环

  • 巴黎和会前,北洋政府想要外国退还租界,段祺瑞冷笑说别做梦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段祺瑞个人简介,谁把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回国内的,段祺瑞天津旧居

    当时的中国在北洋政府的领导下参加了一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打仗,但用二十多万劳工的拼命付出换来了参与巴黎和会的机会,这是属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类型。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之前,开会商讨想要和列强索取的胜果,他们想既然是战胜国,那就理所应当享受战胜国的待遇,首先得把租界给归还了。在场的官员们对此表示同意,放

  • 北伐军打仗有多猛?1个团能打败6倍强敌,基层军官阵亡75%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伐军最强的是哪一支,北伐军打仗厉害吗,北伐军作战图

    据西方史学记载,北伐军在初期只有大概十万人,到了1927年的时候,才扩大成为一支70万的军队,而北洋军阀当时拥有的兵力已经是有70到100万了,而且他们的装备也非常精良。相比之下,北伐军明显是处于劣势的。比如说两湖战场初期之时,吴佩孚有10万精兵部署在湖南,而反观北伐军,只有3个军,大概五万人而已,

  • 如果雍正统治60年,乾隆只统治13年,清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多活20年清朝历史会改写吗,历史上真实的大清雍正,雍正和乾隆历史地位

    这个问题,我想没人能给出唯一准确的答案,毕竟,历史充满了太多未知性,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那就是“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可以肯定的第一点是,如果雍正能在位60年,且所推行的政策方略没有改变,仍旧是历史上那样刚毅严格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清朝会有可能会提前灭亡,至少会在雍正十四年到雍正二十年

  • 别光盯着清朝近代史不放,从东北打到西北,清朝能力的确很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军力分布图,清朝早期的军事实力,清朝的军力到底有多强

    清朝在近代史中签订很多不平等条约,这让很多国人感到耻辱,民族自信倍受打击,今天不说清朝的缺点,说一说它带来多大的疆域,也为清朝正正明,不能说清朝完全是不好的。这是明朝前期的疆域,很多人怀念明朝,因为它是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虽然明朝前期的疆域非常辽阔,七下西洋宣传大明威名、征服越南改为安南、万国来

  • 慈禧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这个女人,只因为嫡庶尊卑有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对慈禧的全面评价,慈禧晚年不怕鬼图片,慈禧有哪些传闻呢

    慈禧慈安钮钴禄式出身上八旗中的上三旗,镶黄旗,慈安的出身就比慈禧强大了很多,不仅仅只在出身,慈安在少年时期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名声十分不错的大家闺秀,咸丰二年时候通过选秀进宫,咸丰帝给了她贞嫔的封号,没多久就被提升为了皇贵妃,同年十一月就成了一国之母皇后,帮着咸丰帝执掌后宫。慈禧慈安深得咸丰帝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