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历史都有自己的生命,每当通过相关资料了解一段历史,仿佛那段鲜活的历史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古往今来,每段历史都不缺英雄。无论是战争纷起的封建时代,还是军阀混战的近代社会,总有那么一位位英雄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每一位英雄都值得尊敬,每一位英雄都留在人们心中。这位英雄,是宋朝时期抗金的大功臣。他本应是一位农民,却喜好武功,骁勇善战。他本认不得几个大字,却写下了《满江红》。他就是精忠报国的岳飞,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那么,岳飞为何不再是民族英雄了?背刺“精忠报国”的他,又为何会被移出教科书呢?
北宋时期,岳飞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人世代务农,大字都识不得几个。岳飞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大鸟在他家院子的上空一直盘旋,发出嘶叫声,仿佛留恋不想离开。岳飞的父亲因为这件奇事,就给他起名为岳飞,字鹏举。当时岳飞的父亲就坚定地相信,儿子必定生而不凡。岳飞长大之后,天赋异禀,生来就有神力。
传说,村里有一块巨石,从来没有人能够将它搬动。岳飞走过去轻轻一举,石头就被他举起来了。岳飞虽然表面是个莽汉子,骨子里却藏着仁义与坚韧。他善于打抱不平,喜欢拔刀相助,从来看不惯那些藏污纳垢的事。岳飞喜好武功,为了学习武功,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独自闯荡江湖,拜武林高手周同为师。
经过多年的历练,岳飞养成了沉稳的性格,武功卓越。周同对岳飞颇为看重,他看中岳飞沉稳踏实,谦虚好学。不惜将毕生所学全部传给了岳飞,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没过几年,周同就去世了。岳飞敬重老师就像敬重自己的父亲,从此以后,每年他都会准时来祭拜自己的师傅,即使他后来成为名将,也还是保留这一习惯。
拥有一身武艺的岳飞,毅然地走上了从军的道路。他有勇有谋,武艺又十分高强,很快他就得到了上级的器重,提升了官职。靖康时期,宋钦宗不堪受辱毁掉了与金人的割地合约,宣布发动战争。岳飞心怀祖国,恨不得赶快飞到战争前线。可他偏偏挂念家中的老母亲,他怕他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母亲老无依靠。
岳母看出了岳飞的犹豫,她取来一把刺刀,在岳飞的后背刻上了“精忠报国 ”四个大字。正是因为如此,岳飞才下定决心,前往前线作战。岳飞在前线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他骁勇善战,又熟读兵法。机智与谋略并存,紧要关头能够做出重要判断。就这样,岳飞一步步得到提升,成为了宋朝著名的抗金大将。
岳飞冲在战争最前方,流血拼命,想要为自己的国家夺回主权。后方的皇帝赵构日日胆战心惊,一心想要求和。赵构颇为忌惮岳飞的能力,想要将岳飞召回。岳飞却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理由回绝了。金人对岳飞惧怕不已,于是买通了赵构身边的红人秦桧,令他设计将岳飞召回。
赵构本就心存疑虑,又加上奸臣吹得耳旁风,连下12道金令,才将岳飞召回。岳飞回来之后,就被赵构关进了大牢。秦桧又密谋事件,给岳飞身上添加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就这样,岳飞都来不及诉说自己的冤情,就被奸臣设计害死了。一代抗金大将,没有战死沙场,却被小人所害,所有人都为他感到不值。
岳飞是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可却被移出了教科书,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金人就成为了56个民族之一,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民族英雄了。无论岳飞有没有被教科书上移出,在人们的心中,他依然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岳飞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勤奋改变了自己原本黯淡的命运,他精忠报国、为国捐躯的不屈精神,值得每一代人牢牢铭记。
参考资料:
《乞复襄阳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