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与朱棣之外,其他人都是以奇闻趣事闻名遐迩,但由于继位政权比较特别,明朝灭亡时倒涌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当然,相较于这些名将,有一位生活在明朝中期的大将更是为人熟知,他的名字是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将。
嘉靖年间,倭寇常常在我国边境犯上作乱,沿海百姓苦不堪言。1553年,受到张居正的推荐,戚继光担任指挥佥事,开始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后来她又放手宁波、绍兴和台州等地,由此观之,倭寇真的从北到南,到处骚扰。
在担任将军一职时,戚继光旗下的士兵军纪严明,向来有戚家军之称。然而,上行下效、军纪严明实际上并非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不断地调整才开始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彼时,几位将军正在分析形式,突然有人大声喧哗,有士兵强闯主帐。戚继光虽有不满,但心中怀疑有大事发生,还是让那士兵前来禀告要事。士兵前来,手中拿着的是人头。士兵跪倒禀告,娓娓道来。
原来,他在外出之时,遇到了一个孤身外逃的敌军,这敌军残暴不已,在路上随意杀人,一个百姓倒在血泊之中。为了防止殃及池鱼,他决定将敌军斩首,且通过这一个人事情,他足以判定城内还有敌军流窜。
虽然士兵强入营账之中,确实有几分无理,但他所做的事情无疑对百姓有益,如果不论功行赏,自然说不过去,戚继光刚准备开口赏赐,突然有一个老兵泪流满面,句句泣血,告诉戚继光等人,这个被斩下的头颅根本不是敌人,而是他的亲弟弟。
原来,这个士兵是想假装诛敌而讨要赏赐,他为了军功对同僚下手。这让戚继光怒火中烧,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单单证明这个士兵毫无人性,更是证明了军中的纪律不严明,才有人犯下这等大事。若每个人都想要军功,都手足相残的话,军队会出现一片混乱,且对戚继光之后带领军队有着显而易见的副作用。
戚继光拔出剑鞘,逼问士兵事情究竟为何。原来,两人结伴同行,却发生口角,以至于大打出手,愤怒的他将同伴砍死,但此时计上心头,才将他的头颅砍下来挣军功。戚继光听罢,命人将他带出去斩了,自这以后,戚继光对军纪要求非常严明,才导致倭寇听说戚继光御医戚家军的名号,就吓得手足发颤。
当然,除了戚继光的军营里发生过这种事情外,很多军队都有似曾相识的事情发生,毕竟对于士兵而言,军功显然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也许多两个后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记录了周朝到五代的历史,也是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写的一部重要的史书。自成书以来,很多人争读不止,点评不断,王鸣盛认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哦,该书正在搞活动,现价58.8,很便宜的价格就能捧读经典著作,还在犹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