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鲁班有多毒?竟连自己亲妹妹都不放过

孙鲁班有多毒?竟连自己亲妹妹都不放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94 更新时间:2024/4/6 9:59:47

鲁班这个女人不简单,东吴后期的混乱,多多少少都有她的身影。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孙鲁班是孙权的长女,字大虎,人如其字,孙鲁班确实是挺虎的。孙鲁班作为孙权长女,加上母亲步练师又是孙权最爱的女人,那可以说是受尽了宠爱。在孙家子女中,那绝对最有地位的大姐头。

原本孙权给女儿寻了一门好亲事,将其嫁给了周瑜的长子周循。众所周知,周瑜乃是东吴第一任大都督,位高权重,更是孙权入主江东的最大倚仗,在江东地位奇高。孙鲁班嫁到他们家,绝对不算跌份儿。而周循作为周瑜的长子,颇有其父之风,长得帅,有德行,妥妥的江东十佳青年。

可惜,孙鲁班运气不好,虽然有着这么好的归宿却无福消受,嫁到周家没多久,周循便去世了,孙鲁班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好在那是三国时代,朱熹还没生,所谓的封建礼教观念还未成型,寡妇再嫁也比较正常,否则孙鲁班这辈子可就只能与青灯常伴了。

周循死后,孙权心疼女儿,很快便给孙鲁班又物色了一个好人家,将其嫁给了名将全琮。当时全琮可是东吴将星,被拜为卫将军,在朝中地位仅次于大将军和三公。孙鲁班能碰到这样的人物当接盘侠,那也是不亏了。

当然,因为孙鲁班的这个长公主的缘故,全家在东吴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为后来成为东吴第一外戚家族打下了基础。如此看来,孙鲁班虽然是二婚,但是处境也还算可以,如果就此相夫教子,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但是,孙鲁班这个女人很强势,也很有欲望。一般来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孙鲁班嫁到全家之后,成了全公主,不该管皇家之事。但是孙鲁班可不愿意就此远离权力决斗场,尤其是在她有这个机会的时候。

在孙权晚年,由于太子孙登早逝,留下了权力真空,孙权宠爱的三子孙和与四子孙霸为了争储,上演了一场手足阋墙的宫斗大戏。而孙鲁班作为孙家长女,全家主母,实力和地位兼得,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原本孙权已经立了孙和为太子,但是孙鲁班因为孙和之母王夫人曾与自己母亲争宠,所以选择站到了孙霸一边。

步氏薨后,和立为太子,权将立夫人为后,而全公主素憎夫人,稍稍谮毁。《三国志.吴书.妃嫔传》

为了扳倒太子孙和,孙鲁班在父亲孙权耳边挑拨离间,使得孙权对孙和产生了隔阂,给了孙霸以机会。

只不过让孙鲁班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她的强势加入,使得储君相争的局面呈现焦灼状态,朝中逐渐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孙和与孙霸。孙权担心引起内讧,所幸两个都不要了。

最终太子孙和被废,孙霸更是被赐死,期党羽被全数诛杀。孙权小儿子孙亮成了幸运儿,被改立为太子。值得一提是,这还是没有逃出孙鲁班的算计,她早早的察觉到了危险,脱离孙霸集团,并见风使舵,和孙亮的妈妈潘夫人搞好关系,还撮合孙亮与全家女儿的婚事。

最终,孙亮登基,全家成了外戚,一门五侯,位高权重,全公主孙鲁班还是成了最大赢家。

时全氏侯有五人,并典兵马。其馀为侍郎、骑都尉,宿卫左右,自吴兴,外戚贵盛莫及。《三国志.吴书.妃嫔传》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孙鲁班的丈夫全琮已经去世了,年不过四十的孙鲁班不安心守寡,和权臣孙峻搞在了一起。这个孙峻也是孙吴宗室子弟,辈分上比孙鲁班要小,算起来是孙鲁班的侄儿。不得不说,这两个人还真是够乱的。

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三国志.吴书.孙峻传》

不过,由于二人一个是最强外戚,一个是继诸葛恪之后的最大权臣,在一起倒也算是强强联合。

他们俩或许名声不怎么好,但却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朝政的完全把控,排除异己,一度权倾一时。当时的废太子孙和以及朱公主孙鲁育,都是为他们所害。这里面的朱公主,乃是孙鲁班的胞妹,只是当初拒绝和姐姐一起支持孙霸便遭到了报复,孙鲁班的狠毒可见一斑。

孙峻病死后,堂弟孙綝把持朝政,全公主势力不再。为了对抗孙綝,全公主与少帝结盟,准备设计擒杀孙綝。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的计划被孙綝提前察觉,最终少帝被废,孙鲁班也被流放,并在外地终老。

亮遂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议诛綝。《三国志.吴书.孙綝传》

纵观孙鲁班的一生,历任两位丈夫,皆是人中之龙,后又遇上侄儿孙峻,权倾朝野,感情经历倒也算是波澜壮阔。

不过其一介女流,却热衷权势,她既影响了爸爸孙权的立储,又参与宫廷政变想杀当权的孙綝,甚至还害死了弟弟和亲妹妹,其心肠手段,也是狠辣之极。最终得此结局,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当然了,细看孙鲁班的弄权,我们也可以发现,她的权力其实还是建立在男人身上的。最初是父亲孙权,有吴国大帝做后盾,自然谁也不怕。而后来是孙鲁班又多了一个丈夫全琮,孙权最信任的将领,官至吴国大都督。再往后,又冒出来一个侄儿孙峻,权倾朝野。

当这些人都离他而去之后,孙鲁班碰到了更为强势的孙綝,最终便只能是潦草收场了。

标签: 孙鲁班东吴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温篡权上位时被老农骂,朱温没杀他反而还封为王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温,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907年4月,统治了289年的唐朝结束了。恶棍朱温迫使唐哀帝撤退,建立了侯亮政权。朱温篡夺王位时,那些忠于唐朝的皇族和大臣都被杀了,但仍有一个人以正义的方式说话。他当着朱温的面尖锐批评,这让现场非常尴尬。更令人惊讶的是,朱温不仅不敢杀此人,还礼貌地对待他。这是怎么回事?当面责骂朱温的人名叫朱全昱。事

  • 在古代为了更好的赈济灾民,一般都会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厘户法,清朝,历史解密

    纵观古代历史,引起国家及社会动荡的,无非天灾人祸。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开设粥厂,是一种常用的救灾方式,其中有的为官办,有的则是官绅合办,有的则是私人独办,不过主要以前两种为主,最后一种则相对较少,毕竟面对数量庞大的灾民,个人能力实在有限。为了更好的赈济灾民,粥厂的运作其实也是经过

  • 她嫁给自己的小叔子,后来独揽大权成了战争狂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梁太后,西夏,历史解密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数不尽的英雄好汉,也涌现出了无数的奇女子,比如武则天,比如窦太后等,她们都是女子中的枭雄,一度独揽大权,权倾天下,比许多碌碌无为的男儿还要生猛。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位女强人,她拥有一副女儿身却有一颗不输于男子的心,她因为骁勇善战,一度被视为我国古代第一战争女狂人,她就是西夏的梁皇后

  • 株连九族的时候,为何犯人的家属不逃跑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诛九族来自于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一直到清末后才结束。九族说法不同,但是历史上公认诛九族是极其残酷的刑罚。汉代儒家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异姓亲族。其中父族四就包括被处以者一族,即犯罪者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另及姑母和其儿、外甥、外孙。母族三,即其外祖父母、姨母与她儿。而妻族二即

  • 范进中的“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范进顶着蓬松的头发,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在大街上发疯,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之前每当看到《儒林外史》的这一段,就觉得很好笑,也不过是中了个举人,也不是进士、状元,怎么就至于如此疯癫了呢?一、范进中举之难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

  • 寿命最长的皇帝是谁?比乾隆还要多活14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佗,汉朝,历史解密

    正史记录中乾隆是最长寿命的皇帝,享年89岁,算的上是高寿了,但是大家一直被误导,以为乾隆就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其则不然,寿命最长的是南越王赵佗,很多小伙伴们都没听过这个人,其实很正常,赵佗没有被史官记录下来,所以正史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是真真实实的存在,他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他熬死了9

  • 洪武之治时期,在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明初三大治世之一,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

  • 蒙恬北伐的目的究竟有哪些?不止为了讨伐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秦始皇曾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秦锐士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这是一段不容置疑的光辉历史。但是今天我要对这段历史做个补充:蒙恬大军与匈奴交过手确实不假,但是秦始皇让蒙恬北伐绝对不是为了打击匈奴,而是要完成一个更大的战略目的。下面我对内容将分为两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我将讲解为什么蒙恬北伐

  • 武则天晚年挑选男宠有哪些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晚年挑选男宠有哪些标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她对当时的国家做了很多贡献,当时百姓的生活的品质相对之前提高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水平被推上了一个顶点,但是,在她老年的时候,她不再向年轻的时候那样一心只为了国家,她的私人生活开始变的很混乱,挑了很多男宠进入后宫,从此腐败的生活开始了。据相关

  • 把东三省出卖给日本人谁是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变幻的政治风云,在民国时期到底是谁将东北三省出卖给日本人?在中国大陆,人们没有把这些史料系统排列出来,加上标准教科书讳莫如深,一般读者知道真实情况的似乎也不多。请读者允许我做一回文抄公,主要根据中国大陆近20年的出版物,将有关事实抄录如下:孙中山第一,“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以大面积的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