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工人施工挖出唐代古墓,墓主人只是9岁女童,出土文物却震惊世界

工人施工挖出唐代古墓,墓主人只是9岁女童,出土文物却震惊世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23 更新时间:2024/2/11 17:43:53

经过考古人员的的探测,认为极可能是一座古代建筑物的遗址。他们指导工人继续施工,挖出遗址。在考古人员的指导下,仅仅挖了0.6米,一座规格完整的石棺墓葬就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墓室呈长方形,近地表处长6.05米、宽5.1米,向下逐渐内收,至墓底部长5.5米、宽4.7米,深度为2.9米。在对古墓的进一步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石椁。

打开石椁,一具雕刻精美、堪称石雕艺术品的仿殿堂石棺跃入眼帘。石棺平面呈长方形,是3间有浮雕的房屋形状。棺盖由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盖下部分由6块石块镶为一体,中间开门,两侧开窗,四周刻有斗拱、门窗、瓦当,并线刻有青龙、朱雀、侍从等图案,俨然是一座隋代歇山式建筑的缩影。

关键是,如此豪华石棺的墓葬主人究竟是谁?更让考古人员诧异的是,石椁很小。而且随着墓葬大门的打开,230多件精致的陪葬品堪比王侯将相的奢华。这到底是什么呢?很快工作人员就从墓志解开了这个谜团,墓志的盖子上阳刻篆书“隋左光禄大夫女墓志”9个字。

原来墓主人是李静训,一个9岁的小女孩。那么,我们的疑问是李静训是谁?

根据墓志和有关文献得知,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

祖父李崇,更是一代名将,年轻的时候,跟随北周武帝宇文邕打天下,平定齐国,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后来在跟突厥大战中以身殉国,终年48岁。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静训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念李崇为国捐躯的赫赫战功,对李敏也倍加恩宠,自幼养于宫中,授予柱国之号,往来宫内,侍从游宴,赏赐超于功臣。而李敏自己也多才多艺。《隋书》中记载:“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李敏被隋文帝。同时,李氏一族有多人在朝为官,一门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

李静训,李静训出生在隋文帝开皇二十年。自幼被外祖母——身为隋文帝长女、曾为周宣帝皇后的杨丽华养在宫中,备蒙恩宠。据墓志记载“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不过可惜的是英年早逝。公元608年,隋朝大业四年六月,殁于宫中,年方9岁。

对于外孙女的死亡,身为外祖母的杨丽华自然悲痛万分。为了表达对外孙的思念,杨丽华将李静训生前使用过的所有物品悉数陪葬。为了使外孙女在地下世界得到永世的安宁。杨丽华还命人在李静训的石棺上刻上了“开者即死”。

李静训埋葬在大兴城(即唐长安城),发掘的李静训墓中,石椁石棺雕制精美,随葬大量金银玉器和瓷器、玻璃器等。其中有一条镶嵌珍珠和鸡血石、雕大角鹿的青金石的金项链,是目前考古发现的项链中最为精美的一件。这条金项链制作技艺之精湛,堪称举世无双,震惊世界,惊艳世界。

这条项链,可能是波斯萨珊王朝之物,也可能是供职于隋皇室的西域工匠所制。说是波斯之物,主要是金项链上的青金石,金项链中央镶嵌凹雕大角鹿的青金石,其主产地在今天的阿富汗巴达克山,而这条项链的设计和工艺,凹雕技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

同时,墓中还出土了具有异域风格的金手镯、金银高足杯、波斯萨珊银币等外国遗物,透露出这一时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繁盛。

所以,这个金项链见证了东西两个王朝、两种文化的交流。当然,这个金项链也可能是隋朝西域工匠自己打造的,如果是隋朝工匠自己打造的,则可以看出隋朝繁盛的景象。

金项链出土时套在墓主的颈上,由此可见,墓主生前的喜爱程度。日常佩用的心爱之物。

项链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左右对称各14个,每个球形链珠均由12个小金环焊接而成,每个小环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颗,其上再各嵌珍珠10颗,珠光闪闪,璀璨夺目。项链的下端是最具争芳斗艳的部分,居中为一个大圆金饰,上面镶嵌一块晶莹的鸡血石,在鸡血石四周嵌有24颗珍珠。项链上的鸡血石纯净晶莹,即使地下埋了千余年仍然鲜艳如新,光洁明亮。

在鸡血石两侧各有一四边内曲的方形金饰,它的四边、圆环、对角线都是连珠形的小焊珠。整条项链鲜红的鸡血石、宝蓝的青金石交相辉映,再配以洁白的珍珠在金链的烘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至极,实在为艺术精品,堪称是举世无双、价值连城。

除此之外,李静训墓中还出土了疑似“步摇冠”的冠饰,出土时已经散乱了,且未见原始详细的信息。虽然十分精美繁复,会令人误以为这是一个完整的花冠,但是其实尺寸挺小的,可见其巧夺天工之妙。

回到历史,其实,李静训虽然荣华,但背后还有凄惨的故事,那就是她去世后的第二年杨丽华也去世了,而杨丽华的死亡似乎成为了李敏夫妇命运的转折点。冠冕隆盛的李家很快被人盯上了。

李静训去世后的第六年,大业十年,父亲被杀,母亲被赐死,父系一脉全部流放烟障之地。李静训生于天下甫定,太平隆盛的开皇。自幼便拥有祖母的庇佑,长辈的疼爱,显赫的家世。在对世事一无所知的年纪便悄然离世。然而,早夭的命运却使她免于目睹身后亲族被戮的惨状,遭受流放岭南的苦厄,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

朋友,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狄仁杰破案无数,大儿子有才能,二儿子救他的命,唯独不认三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狄仁杰破案经典案例,狄仁杰破案真的很厉害吗,狄仁杰破案视频全集

    狄仁杰,630年出生,从小博览群书,看过的书本知识过目不忘,而且狄仁杰非常擅长推理,可以看出狄仁杰的智商是非常高的,年纪轻轻就考起了科举,仪凤年间,狄仁杰当了大理寺司丞。狄仁杰在任大理寺司丞时,一年内就处理了过去积压的案件,涉及人数有17000人,他秉公执法,不搬弄是非,没有发生一件冤假错案。698

  • 隋炀帝的女儿,为复仇不惜弃夫杀子,她死后竟被封神,享世代香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南阳公主是隋炀帝是长女,母亲是萧皇后,她长得十分漂亮,史料记载她走路顾盼流离,有沉鱼之姿,是当时著名的美女,许多贵族公子对她倾慕万分,隋炀帝也十分喜爱这个女儿,为了拉拢当朝的宇文化及家族,隋炀帝把南阳公主交给了宇文士及。宇文士及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两人的父亲都是宇文述,南阳公主嫁给宇文家族后,生下了个

  • 改变唐玄宗人生的女人:杨贵妃死后,唐玄宗被张皇后折磨到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故事讲解,唐玄宗对杨贵妃说了什么

    李旦被武则天扶上皇帝宝座之后,窦氏被册封为德妃,李隆基则是被册封为楚王。武则天废了李旦之后,李隆基被降为临淄王。窦氏见到丈夫和儿子被降级,就说了武则天一些坏话。武则天知道以后,杀了儿媳窦氏。窦氏的死,改变了李隆基的命运。李隆基由天潢贵胄,变成了废帝和罪妇之子,日子变得异常艰难。窦氏有个亲妹妹窦氏,在

  • 殷郊是纣王唯一的儿子,为何却斗不过妲己呢?原因很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如果你有继母,你就有继父!妲己出现后,成为了纣王的心肝宝贝,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是大商的姜皇后,在遇到妲己时也要退避三舍。殷郊以前并不认为妲己强大,因为他总是被姜皇后保护,她承受了来自纣王给殷郊的大部分压力。但是,当姜皇后死后,纣王对他的态度一夜之间改变了,殷郊这才真正明白,此时,他的父亲,就

  • 商纣王真的是败于西周的八百诸侯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纣王是哪儿人,商纣王什么样子,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

    但是当你仔细去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原来其中有蹊跷!从大量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显示:商纣王并不是某些史料写的那么残暴,商纣王似乎是被人故意抹黑。如果是这样,那么西岐的周人是凭什么推翻强大的殷商王朝的呢?其实殷商的衰落从商王帝乙就已开始,商朝从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到帝乙(约公元前1100年)已经经

  • 商朝古墓埋藏一条“铜龙”,考古家:别动,那是姜子牙的法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商朝考古发现,殷商古墓的发掘,商朝墓在哪里图片

    1959年的时候,石楼的一位村民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劳作的时候就发现的有异常,这位村民在开荒挖地挖到一半的时候就发现的有一些红色的液体,并且还越挖越多,村民把鼻子凑上去闻了闻,有点腥味,有点像血,大胆的村民还伸舌头去舔了舔,顿时觉得头晕目眩,这位村民赶紧跑回家中,像家里人说明了这件事,家人看了以后也觉得

  • 周文王究竟是怎么死的?恐怕没史书上说的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文王儿子列表,周文王入狱完整版,武烈王和周文王谁厉害

    武王伐纣6友情提示:本节内容,大部分参考于《史记》、《左传》、《诗经》和《尚书》,但是故事时间线做了一下调整,这样逻辑才会通。一家之言,大家图个乐子看看就好。西伯侯姬昌,从他称王之前开始,其实已经下定决心要和纣王掰头掰头了。或许是为报杀父之仇的心情太过强烈,或许是因为陕西方面不少部落、诸侯的臣服让他

  • 商代的人在死后会得到一个“日名”,所有商王都用,至今是个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王的长相,商王大墓真实现状,商朝商王世系表

    “司(后)母辛”这个称谓,与著名的司(后)母戊鼎的“司(后)母戊”是同一类型的称谓。学者们对读“司”还是读“后”的争论我们这里先不管,这个字的读法也不妨碍我们解释这个称谓。“母辛”,“母”是她的儿子称呼自己的母亲,“辛”是日名。商代的人,在死后会得到一个“日名”,即选取十天干中的一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

  • 司马迁记载夏朝到底可信吗?谈谈《夏本纪》的内容有什么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夏本纪》的内容基本抄袭于尚书《夏本纪》的内容大约有4000字,其中大约有3500字是直接来源于《尚书》。《夏本纪》中第一段话记载大禹和舜的对话,其内容来源于《尚书》中的《益稷》《皐陶谟》《大禹谟》等篇章。《夏本纪》中大部分内容记载大禹治水和九州的地理状况,其内容基本原文来自于《尚书》中的《禹贡

  • 商纣王发明的滴水刑,堪称最残酷的刑罚,让宫女生不如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女子被绑架用滴水刑古装电视剧,商纣王史上最残忍的刑罚,商朝的三种刑罚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是封建社会,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诞生了很多的王朝,也出现了很多的皇帝。这些皇帝中有明君也有昏君,明君使国家更加的繁荣昌盛,昏君让国家更快的走向灭亡。古代的昏君有很多,其中商纣王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因为《封神榜》这部电视剧的原因,纣王残暴不仁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古代发明了很多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