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魏将到秦国大良造,又到反秦合纵家,公孙衍为何如此执着?

从魏将到秦国大良造,又到反秦合纵家,公孙衍为何如此执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95 更新时间:2024/1/17 12:34:51

[var1]

公孙衍在魏国时大志难申,只能屈才在军营中担任副将,郁郁不得志让他萌生去意,此时秦惠文王处死商鞅,正四处招揽人才,公孙衍趁此机会离开魏国,向西来到秦国,在这里他见到惠文王,将自己的为秦国制定的东出计划和盘托出,深得惠文王的认同与赞许,并迅速提拔重用他,委任他为秦国大良造,公孙衍也不辱使命,带领秦军一举收复河西之地,

[var1]

此时他在秦国春风得意,大有一展宏图鲸吞魏国之势,而魏国经此惨败对秦国已经心存畏惧,魏王派人来秦国游说公孙衍,希望他能放魏国一马,故国情怀让公孙衍灭魏的思想有些动摇,他向秦王建议同意魏国割地求和,而此时恰好张仪入秦不久,他一眼看穿了公孙衍的用意,张仪向秦王讲明利害关系后,秦王开始疏远公孙衍,对于这种疏远公孙衍心知肚明,此时刚刚登基的魏襄王派人密会公孙衍,承诺只要公孙衍回归魏国,将把相邦之印交给他,这也让公孙衍下定决心离秦,回到魏国。

[var1]

他刚离开秦国,张仪就被秦王重用,心内对张仪极度不满的公孙衍开始运作三晋合纵抗秦,但三晋此时国力已经大衰,凭三国之力也难有胜算,公孙衍又拉拢燕国,中山国一起五国相王,通过相王,平衡各国实力,并一同出兵抗秦,可是他的妙计又被张仪化解,张仪拉拢齐楚两个大国,对五国开始分化瓦解,

齐国出兵攻打赵国,又联合燕国逼中山国去王号,让五国同盟名存实亡,这次失败也让魏襄王对公孙衍失去信任,而张仪开始游说各国连横亲秦,摇摆不定的魏王又转而开始割地求和,和秦国通好,

[var1]

但公孙衍心有不甘,他继续游走于列国之间,距离秦国最近的韩王任命公孙衍为相邦,让他继续联络诸侯,经过他的努力,终于说动燕王,楚王,赵王,加上韩魏两国,组成五国联军要与秦国决战,与此同时,西北戎义渠国也被公孙衍挑动,要东西夹攻秦国,此时若五国齐心,秦国将遭灭顶之灾,

[var1]

但同盟异心是东方六国最大的问题,燕国楚国对攻打秦国并不认真,他们明哲保身,义渠国则见利忘义,早早被秦国用钱物收买,腾出手的秦国在函谷关外,将三晋联军打得丢盔卸甲,左庶长樗里疾带领秦军乘胜追击,在修渔斩首24万,三晋惶恐求和,这次攻秦失败也让公孙衍认清,六国是乌合之众,很难撼动秦国,就算联合也是苟延残喘,暂时续命而已,此后他虽然仍然游走于韩魏之间,但再难掀起浪花,但他的结局如何则在历史上有两种记载,一说他死于魏国内斗,而战国策则记载在秦惠文王和张仪死后,他又被秦武王请回秦国担任丞相,但这段记录可信度不高,他横死魏国的可能性更大。

更多文章

  • 安国君:上位三天的秦王,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却成就了大秦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国君是秦王么,安国君死后谁当秦王,大秦安国君是皇帝吗

    《过秦论》中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国在前六代秦王的励精图治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始皇上位,才把这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车推向了统一之路。[var1]自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开始,秦惠文王、秦武王、秦

  • 山东出土一竹简,解开庞涓残害孙膑真相:孙膑被挖掉膝盖骨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膑真实历史,庞涓砍掉孙膑双脚,孙膑为什么被挖膝盖骨

    [var1]话说根据太史公的《史记》记载。魏惠王委任庞涓为大将以后,庞涓带着魏军到处拉仇恨,而各国由于忌惮魏军的战斗力,对于魏国表示敢怒不敢言。而这天,魏军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只好派人前往齐国请求救援。于是,中国战争史上有了围魏救赵的典故:齐国将领主张直接救援赵国,但是孙膑表示:如果抵达赵国和魏

  • 安吉发现一座越国贵族大墓,距今约2500年,专家:媲美越王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墓全景照片,考古楚国大墓图片,越王墓藏在哪里

    [var1]而如今江浙一带考古学家在继发掘越王陵之墓后,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在浙江省安吉县50多公里的龙山山间,考古学家用四年的时间发掘了一座沉睡了约2500年的高等级贵族墓园,这座墓园的名字很普通,世人可以称作它为八亩墩。可以说这是近20年来,在江浙一带考古界中有一个重大发现。自从越王陵被发掘以后

  • 战国之楚国分治:存楚由此,亡楚也由此,何其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国,因为地处“四战之地”,一直都是战国七雄之中垫底的角色,到了战国后期,韩国已经彻底臣服于秦国,到秦王政发动统一战争之时,韩国仅仅剩下十余座小城池,已经是名存实亡,秦国大军以来,韩国根本没有招架之力,秦军一来,只能乖乖投降。赵国,自赵孝成王时期邯郸保卫战后,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对

  • 秦赵长平之战长达三年之久,其余诸侯为何不起兵救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赵长平之战有多惨烈,秦赵长平之战主将,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么

    战国后期,秦国伐韩,却被赵国得到韩国上党之地,秦国怒而伐赵,长平大战爆发。战前的东周列国格局,以强秦对峙众弱,为此山东六国曾多次发起合纵伐秦之战。但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军被秦围困却为何不见其他诸侯率军解救呢?[var1]其实,战国后期秦国虽然占据强势地位,却并不能对六国形成绝对压力。因为与秦国同宗的

  • 女子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气愤说了一句话,她被骂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七十二弟子一览表,孔子和他弟子怎么相处,孔子和谁对话最多

    为何孔子的思想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喜欢游历四方、开办私学。他曾经与弟子一起周游列国14年,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因此在途中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从鲁国、齐国再到卫国和宋国、郑国,孔子所到之处都得到当地君主的盛情款待,他的思想也由此得以传播。每到一个地方,就有“金言金句”流传下

  • 外蒙古挖出一干尸,身高1.7米,穿着2000年的西汉服饰,韩专家:汉大将李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古出土匈奴遗骸,西汉墓葬出土图片,匈奴墓出土全过程

    [var1]据相关报道可知,这具男性干尸身高在一米七左右,从衣着上看,应该是来自两千年前的汉朝。此外,在他的墓地旁边还有几座墓地,不过都是游牧民族。因此,有专家推断,那里可能是蒙古和俄罗斯阿尔泰山游牧民族的一个定居点。[var1]时间回到两千多年前,当时的统治者还是汉武帝,他带着大汉朝跟匈奴展开了生

  • 夫差不杀勾践之谜,却被战国竹简解开,学者: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勾践怎么灭吴王夫差的,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相关典故,吴王夫差有关典故

    对于吴王夫差为何不杀勾践,史书描述了三种人,敢于进谏的忠臣伍子胥,献进谗言的佞臣吴太宰嚭,昏庸无能的君主吴王夫差。最终,夫差在奸臣谗言之下,拒绝了伍子胥的忠言,从而放过了勾践。可以说,史书记载勾勒出了一个骄横跋扈、刚愎自用、昏庸无能的吴王形象。然而,能够参与春秋争霸的吴王夫差,可谓一代人杰,勾践卑躬

  • 四方面分析,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结果不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姓吕吗,吕不韦与秦始皇谁更厉害,秦始皇与吕不韦到底是什么关系

    [var1]众说纷纭的秦始皇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千古之谜,因为战国策、史记等关于秦始皇出身的记载,后世大多信以为真,认为秦始皇属于吕不韦和赵姬的儿子,当时赵姬属于吕不韦的宠妾。为了讨好在赵国作人质的异人,于是把自己的宠妾送给异人,结果后来这个宠妾剩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因为当时赵姬已经怀孕,而

  • 夫差为何不杀勾践?战国的一批竹简给了答案,夫差形象彻底颠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勾践怎么灭吴王夫差的,勾践是怎么取得夫差的信任的,勾践和吴王夫差谁厉害

    [var1]在2008年的时候,清华大学的得到了一批战国竹简,在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之后,2017年的时候整理出了一篇文章被称之为《越公其事》,里面是较为详细地写到勾践兵变之后的行为、思考,对于我们研究吴越之间的历史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令人们震惊的却是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颠覆历史的内容,而吴王夫差的形象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