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纸上谈兵”或许是千古奇冤,秦国打破潜规则,赵括成为牺牲品

“纸上谈兵”或许是千古奇冤,秦国打破潜规则,赵括成为牺牲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81 更新时间:2024/1/19 1:50:49

战国时代以战为名,诸侯彼此征战,大小的战役,不计其数。长平之战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是由于战争的持久性与破坏性,再者也是由于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是空前巨大的。

“长平之战”属于战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长平之战前,秦国与山东六国彼此间处于一个相对的稳态,赵国以其强悍的军事实力成为了抗秦的主力,随着长平之战的惨败,山东六国再也无法与秦国相抗衡,一家独大的现象开始出现。

[var1]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由于赵国接收了韩国的上党郡,而上党郡本来应该割让给秦国的,这场战争便因此爆发。赵国派廉颇为将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选择防守战术,赵国以坚固的防守壁垒阻止秦军的攻击,双方一度在长平僵持了三年之久。大量的消耗,使得双方均想要快速地结束这场战争,双方都在想办法改变。赵国走马换将,用年轻的赵括替换下来廉颇,而秦国那边则用武安君白起替换了王纥。

廉颇率领军队在长平僵持三年,并没有取得胜利的趋势,改变战争策略势在必行。想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赵王采取了以攻代守的战略,希望通过主动出击的方式来迅速地结束战争。赵括在替换下廉颇之后,却由于主动进攻导致了赵国军队的惨败。因此赵孝成王的这次换人也为后人所诟病。那么赵国的这次走马换将将到底有没有问题?下面小编着重地向大家分析一下。

[var1]

赵王换将真的是由于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吗?

很多人将赵国换将就归咎于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国君在做决定的时候,是有其充分地考虑的,赵孝成王也不能算是一个昏庸之辈,他怎么可能仅仅凭借国中的流言,便开始胡乱地做决定呢?赵国与秦国的斗争并不是进行了一次两次,散布流言扰乱军心的做法,早已屡见不鲜,因此仅仅将这次决定归咎于中计,是一个不严谨的说法。

其次,廉颇在对抗秦军的过程中,虽然其前期出战不利,但很快调整了策略,转攻为守将秦国堵在了赵国的领土之外。硬生生地带领着将士与秦国僵持了三年之久,这样的廉颇又怎么能说是与秦国有私呢?因此仅仅凭借流言蜚语来做决断,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与其说是赵王中计,倒不如说赵王是顺水推舟,打算将计就计,只不过最终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想罢了。

[var1]

秦朝在长平僵持三年,双方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赵国本身的军事实力并不弱于秦国,单纯根据初战的几次失利,便将自己的策略转为守势,坚守不出,与秦军僵持了三年之久,在赵国的统治者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令人不明智的行为。既然三年的防守都没能解决问题,那么就需要用进攻来解决。

这个思路按道理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事实证明,即便是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秦国付出的代价同样惨重。但是老将廉颇却不这么认为,他一直坚持坚守不出,在赵孝成王几次催促下,都没能改变他的想法。赵括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是主张出兵作战的,在这一点上与赵孝成王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赵王走马换将换上赵括,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var1]

赵国惨败这个锅到底应不应该由赵括来背?

三年的拉锯战,让赵国来到了崩溃的边缘,赵王急于结束这场战争。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即便是远征赵国在地理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但秦国依旧靠着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弥补了这个缺陷。

但赵国却不具有这样的能力,赵国虽然也进行了变法,但“胡服骑射”仅限于加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对于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得到极大的改善,当赵国与秦国均处于筋疲力竭之时,赵国便由于其综合国力的差距导致了其处于劣势之中。廉颇当时采取以守为攻以消耗为主的策略,便是看中了秦国长途跋涉的劣势,计划采取以逸待劳的作战方针,可结果并非廉颇所愿。

[var1]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国家都没有了多余的财富来支撑这场战争,秦国虽属于劳师远征,可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依旧支撑着秦国前线的几十万军队的吃喝用度。

让赵国比较崩溃的是,虽然秦国表现出来了物资方面的紧张,但其仍旧可以从巴蜀地区运粮食,在秦王的大力支持下,秦国疏通了巴蜀的粮道,成功的将粮食运到了长平前线。赵孝成王没有办法再等下去了,如果再僵持下去,赵国必败无疑。对于赵孝成王来说,快速地结束这场战争,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事情,在他看来,战争的失败造成的损失无非就是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战国时期进行了那么多战斗,一两场的失利,他认为赵国是经受得起的。

[var1]

白起长平坑杀降卒,赵国损失惨重,赵孝成王受到口诛笔伐

胜败本是兵家常事,但由于这场战争所产生的影响是赵国不能承受的。如果没有白起坑杀赵国40万士兵这件事,赵孝成王与赵括也许不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也就成了一场普普通通的战争。

战国时代不杀降兵本是潜规则,或许是由于秦国没有实力再处理这些投降的士兵,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由此可见,赵王的初衷并没有问题,可长平之战之后,白起杀降,导致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的后果显然不是赵孝成王能够承担的,赵括也成为了纸上谈兵的主角,背了几千年的锅,成为了统治者的牺牲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时针的时针

更多文章

  • 西方认为亚历山大帝国完全可以战胜战国七雄:你们的军队太落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亚历山大能征服战国吗,亚历山大能打过当时的战国时期吗,亚历山大东征能打败七雄吗

    [var1] 波斯弓箭手 亚历山大面对的是高度军事化的战国七雄。亚历山大虽然征服了波斯,但他的军队规模很小,与当时中国任何一个战国国家的军队相比,只有3万到5万人,当时,中国的每个战国国家,尤其是秦国都高度军事化。秦国、齐国、楚国、赵国和魏国这样的大国,每次打一仗,就可以派出30万兵力,常备军60多

  • “胡服骑射”究竟是什么?竟能让赵国迅速崛起,成就顶级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时期胡服为什么骑射,胡服骑射赵国强大吗,赵国胡服的特点

    [var1]春秋末期的赵国虽然跻身战国七雄,但是当时的赵国是七国中最弱的一个,这让赵国成了其它六国的香饽饽,找各种机会时不时就想捏一下,赵国旁边是中山国,但是这个中山国也很有意思,他们自己才勉强活过来就想欺负身边的赵国,而赵国也是不经打,直接被中山国弄的国家分成两半。而赵国周边都是少数民族,所以赵国

  • 被低估的名将,围魏救赵前 ,庞涓是如何攻克赵国都城邯郸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围魏救赵中庞涓如何转败为胜,围魏救赵庞涓可以不救吗,围魏救赵庞涓会怎么样

    [var1] 庞涓的人生巅峰,却是在他攻克赵国都城邯郸后,我们来看具体战况。 公元前356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受邀,前来大梁朝见魏惠王。再次确认魏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三位诸侯纷纷表态,在魏国出兵的时候,出兵出粮共同进退。公元前354年,魏国由大将庞涓统领十万大军,攻击赵国都城邯郸。庞涓军有九万

  • 蔺相如完璧归赵,其实是场失败的外交,后果:赵国2万军队被全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蔺相如对赵国的贡献,蔺相如对赵国有哪些功绩,蔺相如的主要事件

    完璧归赵这个成语背后的含义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每当人们提及这个小故事时,想到的总是蔺相如的有勇有谋、秦昭襄王的贪婪狡猾。 [var1] 很多人都以为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蔺相如靠着自己的勇气与谋略赢得了与秦昭襄王之间的一场对峙,但从长远来看,其实蔺相如根本没有赢。《史记》曾经记载的一句话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纵使无赫赫之功,却见证三国数十年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中三杰,蜀汉最厉害的8位武将

    [var1]而从历史上来看,廖化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平庸之辈。他本是一名平民落草为寇,却在关羽出走之时,偶然救下了刘备的夫人,也正是如此,才开始了他那平淡但光辉的一生。出场时黄巾锦衣,跨马持枪。少年春风,莫过如此。可是关羽担心是个黄巾贼,而拒绝了他的加入,他只好悻然离去,重做山大王。可是,关羽却接纳

  • 8丽姬受封 荆轲被捕 秦时丽人明月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时丽人明月心丽姬荆轲,秦时丽人明月心荆轲最后的下场,秦时丽人明月心里面的荆轲的图片

    嬴政(张彬彬)虽然发怒拔刀但是并没伤害公孙丽(迪丽热巴),匆匆告诫御医不可走漏她怀孕的消息就离开了。第二日嬴政召集内廷众位夫人,当中宣布封公孙丽为四品良人并赐名丽姬。楚夫人故意让丽姬和蒙将军比武,嬴政并未护着丽姬。丽姬觉得嬴政是故意想借他人之手伤害她,换上戎装比武赢了蒙将军。入夜,嬴政去丽姬寝宫看望

  • 5嬴政夺权囚母 荆轲重伤昏迷 秦时丽人明月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时明月嬴政篇,秦时丽人明月心嬴政荆轲,秦时明月嬴政相关片段

    秦王嬴政(张彬彬)想见公孙丽(迪丽热巴)心切,秦国领土满山遍野、大街小巷都贴满了缉拿公孙丽的画像。公孙丽不想连累鲁勾践大侠,和荆轲收拾了行囊,向鲁勾践大侠辞行。公孙丽与荆轲二人行至一处树林,被秦军发现,狼狈逃跑。秦军紧追不舍,二人逃至一处破旧的屋子。嬴政迎了母亲赵姬回宫,但是亲手杀死了她和嫪毐所生的

  • 40集 吕不韦的垂死挣扎 敏夫人的幡然悔悟 秦时丽人明月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吕不韦离开秦国是哪一集,吕不韦替太后求情是哪一集,吕不韦第几集被赶走的

    次日,赵迁亲自向嬴政献城投降,为了表示诚意,他们还进贡了和氏璧。赵高接过降书和和氏璧,他的心里很是痛苦。嬴政本想把和氏璧送给公孙丽,可公孙丽却说这是用李牧的性命换来的,所以她不要。丽儿带着嬴政去见了吕不韦,嬴政觉得吕不韦一直在骗他,还勾结赵王嘉来杀他,所以怒极之下一剑杀死了吕不韦。看到吕不韦的尸体,

  • 鬼谷子给庞涓孙膑出了一道数学题,二人数年才算出答案,你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出的题答案,庞涓和孙膑的数学题,鬼谷子弟子庞涓和孙膑

    [var1]许多人都以为鬼谷子只是一个军事上的奇才,岂不知鬼谷子在算学上的造诣同样卓越。有一日,鬼谷岭里来了两位前来求学的少年,鬼谷子见两位少年与众不凡,便同意收二人为徒,二人在军事上的造诣和天赋可谓是古今罕见,能够把鬼谷子所教的知识很快的消化,并且能够熟练的推演。[var1]学到真本领的两位少年便

  • 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就驾崩了,是秦昭襄王的原因,还是吕不韦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昭襄和秦孝文的关系,秦昭襄王为什么可以继承王位,秦孝文王和秦昭襄王是什么关系

    而秦始皇正是继承了秦昭襄王的政治遗产,然后在稳定秦国局势之后才开始了攻灭六国的步伐,那么问题就来了,秦昭襄王和秦始皇之间其实是还有两位秦国国君的,为什么却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呢?或者为什么没有继承秦昭襄王的政治遗产而进一步发展秦国来攻灭六国呢?[var1]原因就在于这两位国君在位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