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刘备自己选择:诸葛亮庞统法正只能留下一两个,他会先后抛弃谁?

让刘备自己选择:诸葛亮庞统法正只能留下一两个,他会先后抛弃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4/1/17 4:03:08

虽然还没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但刘备伐吴缺一个好参谋长,那却是不争的事实,连诸葛亮事后也扼腕叹息:“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十分清楚,在刘备面前,法正说话更好使,如果法正还在,伐吴之战也是可以打一打的,而且也未必会打输。

法正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很高,“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把诸葛亮弄得只能当后勤部长:“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刘备活着的时候,打仗基本不带诸葛亮玩儿:入川之战,参谋长是庞统;汉中之战,参谋长是法正。

我们细看《三国志》卷三十五和三十七,就会发现诸葛亮和庞统、法正的战略构想是不一样的,诸葛亮跨有荆益的“隆中对”大家都会背,但是庞统却很不以为然:“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事实证明,庞统的见解很有预见性:如果刘备坐守荆州,孙权和曹操两面夹攻,他就只能去苍梧去投奔老朋友吴巨了。

诸葛亮提出了要谋取益州,却没有提出具体意见告诉刘备如何谋取,更没有帮刘备想出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这不是诸葛亮智虑短浅,而是他还在恪守君子之道,要等刘璋实在不行了,刘备再顺应蜀中百姓和门阀的请求,一路被迎接进去。

但是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刘璋并没有失去蜀中民心,绝大多数本土士族庶族还是愿意为刘璋战斗到最后,对刘备入川也十分反感。

建安十九年,刘备围困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仅此一句话,就足以证明刘璋并不是一个奢靡无度的庸主:"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厌战的刘璋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这段史料读起来,让人忽然对刘璋起了同情之心和一点点敬意:如果刘璋坚持不降,刘备能在西川支撑多久?刘璋之降,不是弱,而是仁。

刘备讪讪地接过刘璋捧出的印信和户籍,心中肯定要感谢已经在雒城攻坚战中阵亡的庞统庞士元:要没有庞军师替我找到入川的借口并献上中下三策,我怎能拥有这片天府之土?

刘备管庞统叫军师是没错的,赤壁之战后,刘备发明了一个称号叫“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和庞统不分大小先后,都可以被尊称为军师。

在汉末乱世,军阀混战兼并,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玩儿地就是权谋和狠辣,正人君子诸葛亮,是说不出庞统那番话的:“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庞统这番话可以理解为只要地盘不要脸盘,也可以往好听里说,叫“逆取顺守”,总而言之,就是要给刘备一个心理安慰,免得他在拿下西川后不好意思——如果刘备会不好意思的话。

庞统在雒城阵亡,刘备可是哭了好几天:“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我们翻遍三国史料(《三国演义》不算),也找不到刘备哭关羽张飞的片言只字,事实上刘备只为两个人大哭,一个是庞统庞士元,另一个就是法正法孝直:“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尚书令相当于曹操的荀彧,护军将军相当于刘邦陈平,法正在刘备集团的官职虽然不是最高,但受宠信程度,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的谥号,是刘禅在季汉灭亡的两三年前,也就是景耀三年和四年才追授的,而法正是刚辞世就获谥号曰“翼侯”。

刚克为伐曰翼,思虑深远曰翼。刘备给法正亲拟的谥号,摆明了是把法正当成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

诸葛一生唯谨慎,连刘备在汉中之战打到紧要关头急需支援,他都要开会研究一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杨洪,字季休,后为蜀郡太守、益州治中从事),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精通古汉语的读者诸君肯定能从这段史料中读出很多问题来,但是那与本文关系不大,就且放在一边不提。

刘备和法正在汉中咬紧牙关作战,最后熬走了曹操,这样才有了后来的汉中王——刘备不自称荆王、益王而自称汉中王,也是颇有深意的。

汉中之战,刘备是总指挥,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是大将,运筹帷幄的是庞统,这一点连曹操都很清楚:“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刘备进取西川是听了庞统的建议,跟曹操争夺汉中,则是法正力主:“今策渊(夏侯渊)、郃张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半壶老酒原先喜欢把引用史料翻译成白话,后来才知道纯属画蛇添足:很多读者对任何一段史料,都有着更深刻而又精准的解读,有时候一句评论,完全可以作为一篇文史文章的标题。

法正对刘备说的那番话,当然也可以解读为升级版的“隆中对”,而且似乎更稳妥可行。

法正和庞统的战略规划可操作性极强,可惜天不假年,天不佑汉,这两个实战派谋略家先后战殁病亡,刘备等于折了两只羽翼。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对庞统法正之殁更感痛惜:法正比诸葛亮大五岁,庞统只比诸葛亮大两岁,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同龄人,若不是分别以四十五岁和三十六岁英年早逝,那可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刘备两番痛哭,当然是舍不得庞统和法正离自己而去,于是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让刘备自己选择,诸葛亮庞统法正只能留下一两个,他会先后抛弃谁?

在半壶老酒看来,刘备宁肯失去自己一只胳膊一条腿,也不愿意失去换其中任何一个人,读者诸君肯定也难以做出取舍,我们就只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庞统法正都在,能否与诸葛亮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如果三个人都活到季汉肇基,谁的作用和贡献会更大一些?

更多文章

  • 他妈是个传奇,他爹真够狠心,汉武帝临终前杀她决不手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临死前杀了所有的妃子吗,汉武帝传奇,汉武帝传奇500字

    八岁的幺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在位十二年,年仅二十岁即驾崩。汉昭帝年幼即位,一直由霍光独掌朝纲,后又英年早逝,因此在正史《汉书》中关于昭帝的记载,事迹廖廖,其作为一代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形象,在史书里很横糊。 一、他妈是个传奇 刘弗陵的母亲是钩戈夫人,她是一个平民得幸天子的传奇,据说她出生手里

  • 司马懿曾立下遗嘱不准子孙扫墓,1700多年后才明白,真是老奸巨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临死前预言,司马懿临终前的遗嘱,司马懿晚年的样子

    司马懿自幼聪明伶俐,当她长大后,她学到了很多东西,融会贯通很多知识本领,他帮助曹操夺取政权后称帝,后来,他为国家的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临终前留下了一份可疑的遗嘱,他生前就提前谋划,为自己建了一座陵墓,并要求后人死后穿上平日里的常服。司马懿的筹谋当时,大多数皇室贵族都

  •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如何来的?四回合大战,两死一伤一逃脱而得其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死后谁才是三国第一猛将,猛将吕布,天下第一猛将吕布

    方悦,本是河内名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方悦作为河内郡太守王匡的手下部将前去出战,在虎牢关前挑战吕布,面对于天下第一猛将竟丝毫不将吕布放在眼里挺枪而出,没有还手余地的方悦竟被吕布一招斩于马下,不到五个回合竟被吕布所杀!对于这一场的战斗吕布可谓是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赢得了比赛。面对于千军万马吕布都

  • 吕雉太后:刘邦的“糟糠之妻”,被捕受尽折磨,归来后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夫人吕雉,吕雉对刘邦的态度,吕雉心狠手辣

    吕雉剧照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首位开启汉代外戚专权的女性。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她与唐朝的武则天不相上下,并称为"吕武"。而在她把持朝政的那段时期,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为汉朝的后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可是亦有人说她"开国母后莫不贤明,独吕雉以妒悍称制,外戚之祸,汉为最烈,贻谋可

  • 吕布战死,赤兔马神采奕奕,关羽被杀后,赤兔马为啥绝食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家观看古装题材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时,主人公在本领高强的同时,座下更有是一匹汗血宝马, 正是靠着它,每次都能从敌人的手下逃走,可是说拥有一匹汗血宝马是大家所有人的梦想,作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汗血宝马,那无疑是三国时期吕布的坐骑“赤兔马”了。赤兔马到了吕布手里,正应验了那一句话:''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杨仪如果投降曹魏,会被封什么官职?能否超过黄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杨仪是小人吗,杨仪是谁,口水三国杨仪

    本来杨仪以为,他带领蜀汉大军撤回之后,立有大功,肯定会被重用,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的位置,肯定非他莫属,然而,诸葛亮死前早有安排,他看中的是蒋琬,诸葛亮认为杨仪的性格太小气狭隘了。就这样,蒋琬接了诸葛亮的位置,担任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没得到,也没有被委任要职,只担任了中军师这样一个职务,成了一个可有

  •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还能坚持三十年不灭,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姜维坚持北伐,消耗魏国的实力蜀汉从诸葛亮开始一直北伐其实都是被曹魏逼的,如果不北伐蜀汉早就被灭了,首先曹魏的地盘大,各地人才远多于蜀汉和东吴两国,如果不北伐凭借曹魏的能力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曹魏有能力直接打败两国联手,诸葛亮和后面的姜维都知道这一点,所以都在不断的北伐为的就是消耗曹魏的军事实力。魏国经过

  • 诸葛亮五丈原去世后,蜀汉为何等了20年,才让姜维率军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死时蜀汉的情况,诸葛亮死后姜维坚持了多少年,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路线

    诸葛亮的确做到了,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蜀汉,刘备去世后,整个蜀汉政权风雨缥缈。此时的诸葛亮展现出他超强的执政能力,迅速将蜀汉的人心聚拢在一起。在军事上,他平定南中叛乱,在朝廷上,他选拔培养人才,为蜀汉将来做打算。诸葛亮执政前期不管是平定南中还是治理朝政,所做的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匡扶汉室,报答刘备

  • 董卓临终前大喊6个字,被耻笑千年,不料却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董卓是被谁生擒的,董卓死前三个预兆,董卓当时有多厉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网络用语有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创造出来的,有的则是根据历史上的事件或典故,被人们挖掘出来进而继续延用。足见创造这些词语的人并非只关注当下的热门,对于一些历史典故也是了如指掌。东汉末年董卓在当时可谓权倾朝野,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董卓在临死之前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在今天成为了口头禅。那么,

  • 庞德不随马超投降蜀汉,是马超或者刘备人品差吗,或许没那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马超会杀庞德吗,马超庞德怎么分开的,庞德为什么背叛马超

    后来马超投降刘备,庞德却没跟着马超走,选择了留在张鲁身边,后来更是跟着张鲁投降曹操。在曹操手下工作三年,就甘心情愿为曹操而死,他为啥不愿意跟着马超走,是马超对他不好吗?庞德为何肯为曹操拼掉性命,难道是曹操的个人魅力爆棚吗?庞德不愿意跟着马超投奔刘备,大约,不是不愿而是不能。看三国故事我们往往看的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