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神白起:横空出世的他,为何能在30年间屠掉六国百万大军?

战神白起:横空出世的他,为何能在30年间屠掉六国百万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12 更新时间:2024/2/28 0:58:53

那么,白起这一生都有什么战绩呢?他又是如何实现这种单方面的杀戮呢?看完本文,也许你就会发现,“长平之役”中坑杀赵军40万降卒都不算事。

[var1]

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并图谋天下的战略,为此,秦昭襄王继续推行商鞅变法所实行的军功爵制,平民出身的白起顺应时势地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在穰侯魏冉的推荐下,被秦昭襄王任命为左庶长,并率领自己的军队,一举拿下韩国的新城,初露锋芒。这时的白起,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几岁正处于朝气勃发的青年将领。

白起外表斯文,秦昭襄王当初召见他时,几乎不敢相信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勇猛武将。

[var1]

先来看看白起一生的骄人战绩:

公元前294年,白起首次率领秦军攻下韩国新城,初建军威。

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穰侯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并擒获魏将公孙喜。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公元前289年,白起率秦军先后攻取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魏国被迫向秦国割献河东之地400里,韩国向秦国献武遂地200里。这些都为秦国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86年,白起率秦军伐赵,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公元前280年,白起率秦军伐楚,占领黔中,楚国被迫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与秦国讲和。

公元前279年,白起再次伐楚,攻取鄢、郢、邓、西陵等五城。

[var1]

公元前278年,白起继续攻楚,占领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烧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取竟陵,一直打到洞庭湖边,楚王逃到了到陈(今河南淮阳),郢都遂城秦国的南郡。白起也因此功而被封为武安君。

楚国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灭亡,大诗人屈原也正是在白起攻占郢都后而沉于汨罗江。

公元前273年,白起率领秦军伐魏,大破韩、赵、魏三国联军,夺取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国被迫献出南阳。这一役,秦军斩敌首13万。白起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沉赵兵两万人于河中。

公元前264年,白起率秦军攻取韩国的陉城,拔五城,斩首韩军5万余人。

公元前263年,白起率秦军攻占南阳太行道,切断韩国本土与上党的通道。

[var1]

公元前262年至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集结重军交战,在相持了近三年的时间后,赵王被秦昭襄王施反间计后,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老将廉颇,而秦昭襄王也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率领秦军与赵军展开决战。

“长平之役”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白起不仅杀死了赵括,还活埋了赵军降卒40万。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后,唯一能与秦国叫板的赵国军事力量也几乎被消灭殆尽。

战国后期,能与秦国相抗衡的诸侯大国只剩下东方的齐、赵和南方的楚国。但是,白起的横空出世,率领秦国的无敌军团先后对楚、赵两国横扫千军的打击后,楚、赵两国的有生军事力量几乎被全部消灭。

[var1]

据史料统计,战国时期,七国的人口大致在2000万左右,以男子1000万左右来算,能够参战的成年男子也就在500万左右,除了农业生产必须留下的劳动力和老弱病残以外,能够参加战争的成年男子估计还应该小于这个数目。

而经过白起连续三十年的进攻与杀戮,有明确记载的诸侯六国被白起斩杀的军队就在百万以上(据梁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独据二分之一),这种单方面的战争屠杀行动,不仅使东方六国的军事力量迅速衰落下去,无法与秦国的虎狼之师相抗衡,更使六国从心理上心惊胆战,彻底绝望起来。

[var1]

那么,白起又是如何让这一场场的战争在自己的手中实现胜利的呢?

白起最擅长的便是突击战术,他认为传统的马车方阵及重兵为主的作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秦国军团的大规模战争需要,因而,他主张用铁甲骑兵队为先锋和中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第一次进攻时就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白起认为,对付缺乏马匹且长于步战、车战的东方诸侯,这种战术最有效。

为此,白起设计出轻骑兵闪电攻击战术,他还从西戎及北狄境内购买了大量的军马,配合马上的准确快速箭术训练,最终组成了秦国的快速攻击军团,使秦军一次次成为战必胜、攻必克,以少胜多、完成大规模战役的无敌军团。

[var1]

在这一系列使人眼花缭乱的成功军事战役中,白起除了依靠自己打造的快速军团以外,还有独有的战术,即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军”、“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在运动战中创造时机歼灭敌军”为战术目标,基本扫除了阻碍秦国统一天下的各个诸侯大国的军事力量。

白起凭借着冷酷、果断、干练、锋锐的个性;凭借着他的快速进攻的闪电战术;凭借着秦昭襄王对他的信任,青年的白起就用他的智慧和热血,用了三十年多的时间为秦国大规模的开疆扩土做出了无数次的征战。

秦始皇后来能够统一天下,也正是依赖于白起打下的这一系列基础。

白起,无愧于“一代战神”的称誉!

本文参考自:《史记》、《霸道·大秦王朝顶级君臣的另类解读》

更多文章

  • 扁鹊医书究竟记载了什么?为何刚出土,就被国家踢出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名医扁鹊真实故事,扁鹊医书全文,扁鹊治病三个阶段

    [var1]古代的名医有很多,而扁鹊就是其中一个,他的地位和声望都是空前绝后的,是屈指数可数的几个神之一,他有很多故事在民间流传。2012年,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古墓,挖开土后找到了一本扁鹊的书,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医学方法。但这本书出土后,很多教科书却把扁鹊除名了。[var1]很多人疑惑不解,其实,

  • 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两人最终结局如何?难怪课本从不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说起"负荆请罪"这个典故,相信大家脑海里面想到的一定是廉颇和蔺相如了,大家都在小学语文的课文里面就学过"负荆请罪"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史记》。在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名大将叫廉颇,他因英勇善战而举世闻名,使其在朝中地位极高。而蔺相如因为在渑池会上不仅仅立下功劳,也维护了赵国的声誉,因而被赵

  • 成都汉墓发现920支医简,失传扁鹊医书重出江湖,医学界震动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名医扁鹊真实故事,中国失传医书,中国古代保存最完整的医书

    [var1]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据悉有“起死回生”之能,为此许多的人对其格外的推崇和尊敬,可惜的是扁鹊因医术成名,也因医术而毁灭,因为遭到了咸阳秦太医李醯妒忌而杀害。扁鹊死后其留下的医术也成为了千古谜团,一直都被后人所争议,一度还被人觉得可能历史并没有扁鹊这个人,都是杜撰出来的,但是千年之后的

  • 原本只是小人物的屈原,为何会受到两汉士子以及后人的极高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屈原跳江视频,屈原真实的结局,屈原故事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诗人,他的大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端午节之际,我们以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来缅怀这位先烈,而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但也有部分读者不解,为何原本只是小人物的屈原,会受到两汉士子以及后人的极高推崇呢? 一、出

  • 当初秦国统一天下时,其他六国为何不联合起来攻打?全靠张仪忽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仪破坏六国的合纵,秦国统一哪六国,张仪对秦国统一有什么帮助

    [var1]要知道周天子为安心坐稳这江山,利用诸侯之间的相互制衡,实施分封制度。却不想,诸侯起了称王的心思开始了四处兼并的征途。最终对于秦朝取得这江山后人疑问,为何楚国、齐国、赵国时期诸侯尚且知道抱团取暖,合众抵一。到了秦朝这,诸侯之间的团结力便四分五裂了,眼睁睁地看着秦朝一步步兼并其他国家。后人对

  • 张家山汉简出土,颠覆了考古界的认知,战国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家山考古,商周考古图片,张家山汉简书法

    [var1]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的江陵张江山,考古学家出土了一批书简,称之为"张家山汉简",这批汉简的出土,颠覆了考古界的传统认识,这批汉简记载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于西汉初期下葬,上面记载的文字重塑了中华文明的辉煌。这批张家山汉简一共包括九部分,《汉律》、《奏谳书》、《盖庐》、《脉书》、《引书

  • 李世民将一个猛将杀死,百年后他的子孙推翻唐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十大猛将排名,李世民最厉害的名将,唐李世民的臣子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位这个时期的英雄好汉,他生于乱世,一生忠肝义胆,但是由于自己跟随了王世充,最后被秦王赐死,可谓让后人不禁叹息不已。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单雄信。单雄信出道之前是一个绿林好好,他和另一个将军徐世绩都是山东人,而且他们两个是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他们刚开始反隋参加的是瓦岗寨的队伍,当时瓦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只有此人没有活到李世民继承皇位,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所有功臣名单,李世民是凌烟阁的功臣吗

    殷开山在凌烟阁的画像殷开山生于公元578年,陕西人,他的祖父殷不害、父亲殷僧首,以及他自己都是隋朝的官员。殷开山出任隋朝官员期间,以才学和品德著称,很受隋朝上下的称赞。公元617年,李渊太原起兵,当时已经天下大乱,各地都有割据势力,但有着深远眼光的殷开山,一眼就看出了未来能在群雄争斗中胜出的一定是李

  • 李世民是魏徵的教父,是他引导魏徵走上了这条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徵的个人资料,魏徵故里,唐太宗与魏徵

    我觉得这李世民魏徵两者之间没有什么佳话,也不是明君贤臣英雄相惜,李二能导演出300死囚信守诺言回来的皇帝,这人实在太会演戏了,杀兄霸嫂,这样的恶行只有在南北朝的乱世暴君才会有的行为,对于李二这样想做历史垂名的盛世明君实在是一个刺,所以魏徵以讪君卖直,李二也标榜尧舜,双方合作愉快。魏徵真这么正直,史料

  • 国人的虚荣心:乱认牛人做祖先,连隋唐皇帝都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皇帝的祖先,隋唐有哪些牛人,隋唐的祖先都是武川人吗

    一、乱认祖先古来有之在中国的人的文化基因里,有个因素非常重要,一个是上天,一个是祖先,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敬天法祖”奉为圭臬。既然要“法祖”,自然就要给自己找个厉害的祖先,从前秦时期,乱认祖先的这种行为就已经存在了。根据《史记》的记载,大禹是“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商朝的先祖契也是黄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