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民间传说里,道士和僧人都是拥有各种异术的高人。相传在乾隆年间,民间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道士,可以施展各种法术,在民间颇有威望,乾隆皇帝知道后非常忌惮,就想以求雨之名杀掉他。
乾隆威胁道士说,如果他求雨失败将要被问罪,后来道士却求雨成功,但是乾隆依然下达了处斩的命令。
神秘道士 乾隆忌惮
乾隆年间出现的这位神秘莫测的道士姓乔,据他所称,他生于明乔道士时常给人提起他和“忠靖公”一同把酒言欢的事情,这“忠靖公”就是明末时期的能臣孙传庭。乔道士的话听起来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人们却都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因为这位乔道士却实有高晨莫测的本领。
这位乔道士在民间不仅可以测吉凶祸福,还能行医治病,偶尔还能去受了旱灾的地方求个雨造福一些百姓,因此很多人都将他当成神仙一样崇拜。
除了在百姓间也很高的声望外,乔道士也是一些地方官员的座上宾。如此一来,乔道士高深莫测的名号最后也就传到了乾隆的耳中。
乾隆是一个小心眼的皇帝,很多莫须有的文字狱都出自他的手笔,这乔道士在民间有如此的声望,乾隆怎么可能容得下他。
虽然乔道士在民间有不小的声望,但是到底也是草民一个,乾隆想杀他易如反掌,可乾隆却也是个好面子的皇帝,他不想随随便便就杀人,以免落让天下人口舌。
作为乾隆身边的宠臣和珅,一眼便看出了乾隆的心思,于是他就找了个机会对乾隆说:“皇上,其实想杀这乔道士也不是难事,只要找一个所有人都服气的借口就好了。”
和珅这么一说,乾隆就来了兴致,便问道:“那依爱卿所言,什么借口可以人所有人都服气呢?”
和珅回答道:“皇上,这京城一带已经近半年不见一滴雨了,很多百姓的庄稼都枯死了,这道士不是有求雨的本领吗,不如找他来做法,要是下不来雨,就可以以此为由杀了她,这样所有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乾隆听闻和珅的主意立刻就喜上眉梢,说道:“爱卿你啊,可真是会为朕排忧解难哦,那这件事就依照你说的办吧。”
为解大旱 设坛求雨
在和珅的引荐下,乾隆见到了这位神秘莫测的乔道士。只见这位道士身着一身青灰色道袍,手拎着一把拂尘,道帽下露出缕缕白发,但整个人看起来却容光焕发,丝毫不见一点老态,颇有一副世外高人的气势。
“草民乔某参加陛下。”道士见到乾隆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平身吧,知道朕为什么召见你吗?”乾隆问道。“当然,这京城一带已近半年大旱,其实陛下您要是不叫我,我也会来为百姓求雨。”道士回答道。
乾隆点了点头说:“如此甚好,那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设坛求雨啊?”道士回答说:“容草民沐浴斋戒准备一下,七日之后方可进行仪式。”听闻此话,乾隆便说:“好,你要什么朕都给你准备,但要是求不到雨,朕可要治你的罪!”
一连七天,道士都处于闭关斋戒的状态,在七天之后的正午时分,道士如约出现在了祭坛前。
只见道士走到了求雨的祭坛上,顶着烈日就盘腿坐下。道士随后挥动起了手中的拂尘,口中开始不断吟唱着某种咒语。
就这样时间过了一个时辰,道士依旧在坛上念着咒语,天空依旧烈日当头,丝毫没有要下雨的意思。台下的乾隆这时开始不耐烦了,便开口说:“你真的会求雨吗?莫不是在装神弄鬼消遣朕?”
道士这时说道:“陛下莫急,草民已经和龙王约定好了,天黑之前必定下雨。”听闻此话乾隆说道:“好,那朕就等你到天黑。要是天黑还没有一滴雨,你就去牢里求雨去吧。”
成功求雨 金蝉脱壳
时间不断流逝,很快就到了傍晚,可天空依旧看不到一点云彩。这时已经有不少大臣在窃窃私语,开始说道士是徒有虚名。
就在众人心中怀疑的时候,一阵不小的风忽然吹来,天空也变得无比昏暗。众人抬头一看,只见巨蟒一般的乌云已经聚拢了起来,已经是马上就要下雨的态势。
几声震雷呼啸而过后,天空如约地下起了暴雨,这时乾隆的脸上就有些微妙了,一方面下了雨旱灾就会缓解,可另一方面因为道士求雨成功,他开始纠结要不要杀掉道士。
如果不杀的话,这道士此番作法声望又会大涨,百姓就真拿他当神仙了,可要是杀的话,那可怎么服天下人呢?乾隆在不断纠结着是否要杀的问题。
在思索了良久后,乾隆最终决定还是要杀掉道士。在乾隆看来,这道士是万万不可留的,万一道士到了民间振臂一呼聚众作乱,那他的皇位还怎么坐的安稳。
乾隆一声令下,道士就被抓进了监狱。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乾隆没有给道士申辩的机会,直接就判了他死刑。
到了行刑的当天,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一开始道士被绑得严严实实,被押到刑场上准备行刑,可就在刽子手将要出刀的那一刹那,道士却突然化成了一团青烟随风而去,只留下一身道袍在刑场上。
结语
乔道士来去如风,还有着占卜求雨的本领,这样的人物不管是在任何朝代,都是统治者心里所忌惮的,因为自诩为天子的皇帝不会允许民间有除了他以外的任何信仰存在。
现实的历史中当然不会有可以随意呼风唤雨的道士,但历史上也可能存在一些本领高深的道士,他们在民间不断口口相传中,最后被神话成了神仙一样的人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